青春风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服装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基础知识,学习简单的服装设计方法。
2、尝试运用手绘线描、剪贴或材料拼贴,进行简单的服装设计和服装搭配练习,并尝试服装展示。
3、进一步了解着装的意义和服装的文化内涵,提升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1)本单元的设计以学生最熟悉的校服和最向往的硕士学位服、博士学位服引入。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探讨自己对当前中学生的穿着有哪些看法和建议。教材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的铁路列车员、航空乘务员的职业装与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和裘海索所设计的展示装,加以直观形象的对比、赏析和介绍,使学生通过对展示装和成衣装的穿着对象、品种用途、款式造型、实用功能、风格特点等方面的学习和了解,懂得服装不但具有展示人体、修饰人体的作用,更是一种语言,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念、表达出自己的品位、表达出自己的个性气质特征甚至追求和理想。
教材编写设计了“色彩搭配”和“花色搭配”以及“小饰物搭配”的知识学习,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要做到着装得体,不但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职业、体形以及气质和个性来进行搭配,还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服装设计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以衣服领子的设计为学习突破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感悟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同时在了解对服装外形轮廓线与人的不同体形联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采用服装展示、手绘线描和剪纸拼贴等表现手段,进行简单的服装搭配和服装设计的尝试,从而激发学生对服装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意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服装搭配的基础技巧,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元素,搭配和设计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美好。
(2)本单元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教材第6页至第7页)为服装欣赏;第二课时(教材第8页至第9页)为色彩和花色搭配;第三课时(教材第10页至第11页)为服装设计。
本课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侧重于服装的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学习。教学设计要以学生自主活动展开,把看、想、说、练和分析、评论、展示、设计、创作、实践等方面巧妙地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与单纯学科教学的显著不同。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服装搭配的基本要素,进行着装的审美体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难点:搭配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提高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三、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一课时课前准备
(学生)穿着校服上课,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到同学或家长处进行一次“你心中最喜欢的校服”的情况调查。
(教师)围绕教材内容,收集补充相关的图片和资料,教师穿校服。设计调查表。教学过程
1、服装展示,情境导入。
教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着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有人说:“服装是无声的语言,服装是人的第二张面孔”,服装的“美”能使自己显得更加美丽、大方,充满自信。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服装的欣赏。
(1)请一男一女学生上台展示身上的校服。
教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分小组对校服的使用情况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下面请各小组长将调查情况向全班同学作一个简单的汇报。说说喜欢校服的有多少人,不喜欢的有多少人,认为校服还可以的有多少人,为什么?在校服的款式、面料、质量、价格等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
(2)观赏教材上的校服,小组讨论交流:你们喜欢这样的校服吗?为什么?你对运动款式的校服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学生穿校服好吗?你最喜欢穿什么款式的校服?怎样的校服最适合你?教师:以细条纹和小方格为主调的校服,配以深蓝色和白色的衣领和袋口,起到了一个点缀调和的作用,学生运动装轻松、便捷、活动自如,给人以一种青春靓丽、充满朝气的感觉。硕士学位服和博士学位服更是学生追求和向往的服装。
(3)欣赏教师的校服,请学生进行评述。
教师:一套好的有特色的校服是学校最好的招牌。校服对于改善学校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教师和管理者营造秩序井然的课堂环境和校园氛围。校服可以使学生区别于社会其他人,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可起到一种潜移默化作用。还可以使同学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团结、相互尊重的精神。但校服必须做到符合学生心理、质量过硬、价格合理。
2.图片欣赏,深入探究。
(1)展示装与成衣装图片欣赏。
出示教材上的职业装与展示装图片,启发学生观察比较:这两套服装在穿着对象、品种用途、款式造型、实用功能、色彩搭配、材质运用、风格特点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学生可参考教材上的介绍,讨论后发表意见)
展示装是指服装设计师设计的、代表最新的理念和思潮的服装,并利用音乐、灯光,通过模特在舞台上的表演来展示的,也称“艺术装”。
成衣装是指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普及的穿着,例如工作服、运动服、休闲服和晚服等,其中的工作服也称职业装。从产品的角度分主要有西装、时装、夹克、中式、西式服装、制服和特种服装等。
提问: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职业装和展示装?
(2)欣赏服装展示录像。
(3)教师小结:其实服装的种类还有很多,不同场合、体形、年龄、性格、职业,就有着不同的服装造型。服装不但具有展示人体、修饰人体的作用,更是一种语言,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念,表达出自己的品位和个性修养。第二课时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现有的服装和配件进行搭配,着装或携带到课堂上。课前从网上或服装杂志上自学和收集有关服装搭配的资料。
(教师)制作教学相关的课件(音乐、图片、知识点)。为方便学生进行服装展示,教室里学生的座位摆放成U字形。课前挑选几位学生,帮助他们进行有关协调色调、对比色调以及花色搭配的着装。教师自己穿和谐色调的服装。教学过程
1.问题讨论,导入新课。
教师:服饰的美不美,并非在于价格高低,关键在于配饰得体,适合年龄、身份、季节及所在环境的风俗习惯。那么,在不同的场合中怎样才能穿出适合自己的服装,穿出自己的风采,使自己更加美丽、大方、充满自信呢?
2.师生表演,尝试实践。
(1)采用舞台表演方式,师生穿着自己搭配好的服装,个人或几人组合,随着音乐的旋律,以唱歌、跳舞、体操、运动、走步等形式上台进行展示。
教师:同学们经过自己的精心装扮,面貌焕然一新,这就是服装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那么我们的着装有什么不同特点?怎样才能穿出符合审美情趣,体现审美特点的着装呢?(鼓励学生讨论服装搭配的想法,大胆发表自己对着装的观点)
(2)学生自评:自己的服装为什么要这样搭配,有什么特点和想法。
(3)学生互评:选出“你心中最喜欢的服装”,说说为什么?对同学的服装搭配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认为服装的色彩搭配和花色搭配要注意什么问题?
3.自主探究,理论提升。
(请出课前搭配好协调色和对比色着装的几名同学)
教师:请大家注意观察,他们的着装在色彩搭配上,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1)色彩搭配。
教师:服装色彩是服装感观的第一印象,它有极强的吸引力,要想让色彩在着装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必须充分了解色彩的特征。
①色彩的主要特征。请同学们观看教材第8页“小知识”一栏,了解色彩有哪些主要特征?
教师:浅色调与艳丽的色彩一样,给人以前进感和扩张感,深色调与灰暗的色彩一样,给人以后退感和收缩感。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的视觉特点,不但可以修正掩饰身材的不足,而且能强调突出你的优点。(学生讨论、交流)
②探究色彩的搭配。有人认为色彩越多越“丰富多彩”,也有人认为“色不在多,和谐则美”,你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一个身材高大、丰满的女孩,适合用深色还是浅色?
教师:一个身材高大、丰满的女孩,适合用深色轻软的面料做裤子或裙子,以此来削弱下肢的粗壮。服装的色彩搭配与纯绘画作品色彩不同,纯绘画作品追求画面视觉美感,不用顾及实用功能,而服装色彩在追求美感的同时还应注意其实用功能。
多色配色由于色彩众多,如果缺乏秩序感,整套服装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在搭配时一般选择一两个系列的颜色,以此为主色调,占据服饰的大面积,其他少量颜色为辅,作为对比,来点缀装饰重点部位,如衣领、腰带、丝巾等,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和谐效果(见教材“小知识”一栏)。
服装的色彩搭配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协调色搭配,另一类则是对比色搭配(见教材暖色调、冷色调、对比色调的搭配范例)。黑、白两色一般可与任何颜色搭配,但也要搭配得巧妙。
教师: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某种色彩的偏爱,凡被一个人偏爱的颜色,这个颜色通常和他自己的肤色相和谐。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偏爱的颜色中去充分发挥,向邻近的颜色延伸,那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和自己颜色相协调的色彩系列,利用这一系列色彩来搭配自己的服装,再顾及自己的性格、体形,最后必然会取得理想的穿着效果。
(2)花色搭配。
教师:一条随意的条纹围巾,一件简单的条纹上衣,或者一双别致的条纹袜套,就能为心灵带来一些快乐的色彩。一个善于用图案装饰进行服装搭配的人,一定会带来更多的新奇与惊喜。
①根据体形进行花色搭配。想一想:胖的人和瘦的人应该分别选择什么样的条纹衣服,为什么?教师:胖的人选择直条纹衣服,在视觉上会显得瘦一些,相反瘦的人选择横条纹的衣服会显得胖一些,这是人的“视错”在起作用。
②条纹、花色搭配小窍门。
(请出课前进行花色搭配的几名同学)
教师:这几位同学服装的花色搭配好看吗?为什么?
结合教材上大花、条纹、小花的搭配图例,自学“小知识”一栏。
教师:单色基调与明快条纹搭配,可以增加动感,使视觉充满灵动。将条纹与花卉搭配,要注意色彩的呼应。繁杂的图案不适合复杂的服装结构,选取简单线条的服装才是最佳对策。
(3)小饰物搭配。
教师:巧妙利用小物件进行服饰的搭配,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小物件主要指除了上衣、裙子、裤子外的鞋子、袜子、帽子、手套、围巾、提包、眼镜、胸花、首饰(项链、耳环、手镯)、腰带、披肩、手帕等。用小物件搭配时要考虑与服装整体的协调关系,不要太多也不能滥用。
欣赏教材上“围巾的不同围法”图例。
教师:围巾的功能和装饰在服装的搭配中是非常重要的。有时能配有一条合适的围巾,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如一身黑衣固然神秘,但配有一条色彩丰富的围巾就立刻会有生动亮丽的感觉。一身过于花俏的服装,如果有一条中性色的围巾相配,也会压住喧闹,有了一分沉稳感。
(4)实践尝试,巩固知识。
①试着用一块围巾给同学进行服装的搭配。
②根据服装色彩和花色的搭配要求,调整自己或同学搭配的服装。
③讨论教材上的几组颜色,说说分别属于什么色调?尝试着在单线描绘的服装图案上,进行色彩搭配的涂色练习。第三课时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彩纸或包装纸、挂历纸等其他辅助材料和工具。
(教师)准备展示服的资料和图片,服装设计范例若干幅,辅助材料和相关工具。教学过程
1.切合课题,导入设计。同学们,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服装的得体与否在现代社会已越来越显得重要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展示服装的创意设计。
(1)衣领设计。你们觉得一件衣服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哪个部分?观察同学和老师的衣服,想一想:有哪些不同式样的衣领(自学教材“小知识”一栏的图例)?衣领的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即兴用线描的形式画出几个不同脸形,请个别学生上台根据这些不同的脸形进行衣领设计。
自评:说说设计这个衣领的理由。
互评:为同学设计的衣领提出自己的建议。
尝试:依据同学的脸形特点,进行衣领设计。
展示评价学生设计的衣领作品。
(2)服装造型与人体形的联系。服装造型的轮廓线千变万化,在造型上一般可分为H形、A形、V形、X形、T形等(见教材)。H形:就是直身的衣裙;A形:就是上小下大的造型;V形:与A形相反,上大下小的造型;X形:两头大中间小,突出女性特征。T形:欧式古典女性的服装造型。
请你从服装造型的角度来考虑,以H形、A形、V形、X形、T形为主要设计风格,为身材较瘦和身材较胖或身材匀称的人,进行服装造型的设计。
教师:一般来说,身材较瘦的人可以考虑用较宽松的服装造型,即H形造型;身材较胖的人要考虑稍长大些的上衣配上较合体的下装,即V形造型。而身材匀称的人,可以用合体的A形或X形,显出腰身来。
(3)激发思维,创意无穷。
①大屏幕展示教师收集的一系列蝴蝶图案,教师启发联想:看到蝴蝶你会联想到什么?学生:联想到蝴蝶结、蝴蝶形状的项链坠子、蝴蝶形的裙摆等。你们知道服装大师看到了蝴蝶会联想到什么呢?
②展示一组以蝴蝶为设计元素的服装。请学生观察设计师在服装的哪个部位进行了蝴蝶的联想?
教师:以一只蝴蝶图形可以设计出许多不同款式的服装,这是设计师创意设计的多变之处。
③大屏幕出示一系列的展示装图片,提问:从这些展示装中你看到了哪些设计元素?
2.合作设计、动手动脑。
(1)以“我们是小小设计师”为评价方法,激励学生用钢笔、彩笔或剪贴的方法设计一套有创意的服装。
(2)展示作品,评评议议。
学生展示作品,全班交流点评。
(3)归纳感受,领悟设计。
归纳感受,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服装设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并说说自己对服装设计意义的理解。
教师归纳:服装设计是人类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把美融入人人都离不开的服装之中的创意。让我们更加关注服装艺术,关注生活中的艺术!●方案二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身边有关服装设计的资料与图片。(教师)收集一些我国不同时期的青年服装方面的资料和图片。农村学校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收集具有当地特色的着装资料,如蓝印花布做的服装,民族特色的服装等。教学过程1.从我国青年服装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了解服装文化。教师:服装不但具有取暖御寒的作用,还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对服装美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展示中国不同年代的青年服装,有“封建时期”、“五四时期”、“文革时期”和当代青年的服装图片。)教师:请同学们观赏我国不同时期的青年服装,这些服装的设计和搭配有什么不同点,产生这些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与当时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地理、审美标准等有什么联系?(鼓励学生观察对比、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服装设计领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服装设计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人们对着装审美标准的不同,是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经济的发展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欣赏成衣服与展示服,了解两大类服装的特点。(1)(观赏教材上的校服)教师问:这些校服你喜欢吗,为什么?你认为学生穿校服好不好?你想穿硕士服和博士服吗?为什么?(2)作品欣赏。教师:服装主要分展示服与成衣装两大类(见教材)。①成衣装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是根据人的体形和活动来进行设计的。像我们平时穿的服装都属于成衣装。展示不同的成衣装图片:医生服、厨师服、军装、警服、消防服、环卫服、驾驶员服装等。教师问:这些服装分别与哪些职业有关?有什么不同特点?你还看见过哪些职业装、制服和特种服等?为什么要穿职业装,有什么意义?②展示装主要用于体现设计师的一种最新设计理念和思想,一般请体形匀称的男女模特,结合灯光、音乐,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展示,展示装也称“艺术装”。欣赏裘海索“春天的故事”系列之一。教师问:通过欣赏你能感觉到作者通过这套服装的设计和展示,向人们体现和表达她的哪些理念和思想?作者运用了哪些设计元素,来体现“春天”这个主题的?(引导学生从图案、款式、色彩等方面去考虑)欣赏三宅一生的展示装。看到三宅一生设计的这套服装,你会联想到什么?(从服装的款式、穿戴的方法、布质、色彩、布的纹理褶皱等方面去考虑)你认为这两位设计师在理念、思想、性格、创作风格等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3.说一说。(1)说出几种不同场合的服装穿着(如婚宴、运动会、季节、追悼会等)。(2)谈谈中学生的穿着应该注意些什么?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服装及服饰并带到课堂上。(教师)课前挑选六名同学,帮助他们对服装进行有关和谐色调、对比色调以及花色的搭配;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自己穿和谐的服装。教学过程1.服装展示引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班来了几位明星,大家看看他们是谁(六名学生伴随着音乐的节奏,穿着搭配好的服装进教室)。这几位同学的服装搭配,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2.服装搭配。(1)教师:我们中学生怎样才能穿出青春的风采呢?他们的着装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共同处是:整洁、得体、舒适、大方、色彩明快,显示出中学生健康的精神风貌。不同处是:款式、图案、色调搭配等。(2)色彩搭配。教师:有人认为色彩越多越“丰富多彩”,也有人认为“色不在多,和谐则美”,你对这两种不同观点持什么态度?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觉,会给人冷和暖、膨胀和收缩、轻和重、柔和与坚硬、华丽与朴素、兴奋和沉静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我们需要不同的感觉。选择色相相近或纯度相近的颜色搭配,能取得和谐的效果(如红与橙、黄与绿、橙黄与黄色、绿色与蓝色等);选择颜色为黄与紫或黑与白、红与绿的对比色搭配时,其效果感觉强烈。(参考教材上的范图或以教师搭配的服装为例,进行色彩搭配的比较说明)教师:搭配时一般选择一两个系列的颜色为主色调,占据服饰的大面积,其他少量颜色为辅,作为对比来点缀装饰重点部位,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和谐效果(见教材“小知识”一栏)。(3)花色搭配。教师:布料上的图案有很多,但基本以小花与大花、横条纹与直条纹为主。你认为服装的花色搭配与人的体形有联系吗?有什么联系?胖的人和瘦的人应该分别选择什么样的条纹衣服?花色搭配有什么好的技巧?利用小物件进行服饰搭配时是否要考虑与服装整体的协调关系?(自学教材“小知识”一栏)观察教材上的范图或赏析几位学生穿着花色搭配好的服装。3.尝试体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利用带来的服装,在组内选出的一位“模特”,并为他搭配一套符合他年龄特点、气质、个性的服装。4.服装展示评价。每组推选的“时装模特”上台进行服装展示,小组选出一位主持人对本组搭配的服装,进行现场解说。评选采用投票的方法,每位同学参与投票,评出“最佳现场解说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积极尝试进行了服装搭配,效果很好。关于着装的技巧还有很多,有待于同学们日后继续探索。其实,本来就不存在不美的颜色和花色,只有不美的搭配。美是没有定义的,但美是一个整体。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努力提高自己内在的心灵美。第三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旧挂历纸、剪刀、胶水等。(教师)服装设计范例若干幅,辅助材料和相关工具。教学过程1.观赏导入。教师展示自己穿着的服装引导学生观察:一件完整的衣服主要分哪几个部分组成?你认为设计衣服最重要的是哪个部分,为什么?设计衣服的领子应该考虑哪些问题?(遮蔽缺陷,突出优点,并与衣服的整体要协调)2.衣领设计。(1)教师:请观察同学的衣服并回忆你在服装店看见的衣服,说一说衣服主要有哪几种领子?(2)观察教材上“小知识”一栏中不同的衣领,你觉得这些不同的衣领,符合怎样的脸形?(3)请根据长形脸和圆形脸的特点,进行衣领设计。3.体形与服装轮廓线。教师:人的体形各种各样,有的胖、有的瘦,有的娇小玲珑、有的苗条修长、有的高大威武、有的短小粗壮。根据人的不同体形,为了可以更好地表现人体美,服装外形轮廓线也是千变万化,服装在造型上一般可分为H形、A形、V形、X形、T形等(见教材)。你认为体形胖的人和体形瘦的人更适合穿着哪一种类型的服装?教师:一般来说,身材较瘦的人可以考虑用较宽松的服装造型,即H形造型;身材较胖的人要考虑稍长大些的上衣配较合体的下装,即V形造型。而身材匀称的人,可以用合体的A形或X形,显出体形来。4.尝试设计。观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用了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你准备如何进行设计?学习建议:①在对折的纸上画出服装设计草图,剪出一个对称的服装形状,接着剪出各种纹样加以装饰。②为自己设计一套具有新意和个性特点的服装。5.点评。展示作品,自评、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