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判断题
1.把一杯食盐溶液放在窗台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会与水分一起蒸发。( )
2.水沸腾后,如果继续给这杯水加热,水温会持续升高。( )
3.天空中的云是气态的水。( )
4.没有水温计时,可以用气温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
5.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空气是存在的。( )
6.不小心将乒乓球捏扁了,我们可以用开水烫,使乒乓球鼓起来。( )
7.在研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时,我们可以选择绿豆或者回形针放在天平上与空气的质量进行比较。( )
8.天空中出现纤维、羽毛状的卷云,说明很可能会下雨。( )
9.对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日历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段时间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10.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
二、选择题
11.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我们小组的实验结果是食盐的溶解能力更强,第3小组的实验结果是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更强,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的方法是( )。
A.等一会儿,老师会报出答案,我们只要记录老师的数据
B.第3小组的数据可能更准确,我们选择他们的实验数据
C.重新领取实验材料,重新实验
12.小科观察加热水的过程中,下图中( )最有可能是沸腾时记录的。
A. B. C.
13.把食盐和泥沙等杂质分开,正确的操作过程是( )。
A.蒸发→溶解→过滤 B.溶解→过滤→蒸发 C.溶解→蒸发→过滤
14.常温下,比较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样强 B.小苏打强 C.食盐强
15.小科准备研究“水的温度是否会影响食盐溶解的快慢”,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B.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C.放入同样多的食盐
16.下列方法能最快溶解肥皂的是( )。
A.水温30℃,肥皂块 B.水温50℃,肥皂块 C.水温50℃,碎肥皂
17.乌鸦喝水,乌鸦把小石头放入小瓶子中,水面就升高了,这是因为( )。
A.水占据了石头的空间 B.空气占据了水的空间 C.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
18.如图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然后松手,我们发现( )。
A.活塞不动 B.活塞会往回弹 C.活塞会继续向下压
19.假如把下图的杯子底扎个小孔,我们不会观察到( )。
A.杯底的小孔会冒气泡 B.纸湿了 C.杯子里空气占据的空间慢慢增加
20.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是( )。
A.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B.都是摸不到的 C.都是白色的
21.在探索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可以用到的材料包是( )。
A.试管、温度计、烧杯 B.烧杯、滤纸、搅拌棒 C.简易天平、打气筒、皮球
22.整理一个月的天气日历时,下列做法不对的是( )。
A.分类别统计 B.借助图表汇总 C.缺少的数据自己随便补齐
23.“天空中云比较多,时常可以看见太阳”,那这一天的天气最可能是( )。
A.晴 B.多云 C.阴
24.下列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数据收集 ②发布天气预报 ③天气会商
④生成数值天气预报 ⑤气象员做出预报
A.①④⑤③② B.①⑤③④② C.①②④③⑤
25.下面选项中,风级最大的( )。
A.举伞步行艰 B.带叶小树弯 C.青烟随风飘
三、实验题
小科所在小组做水结冰的实验,把实验中水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做了如下记录,分析记录表,完成问题。
时间 开始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水的变化 水 水中出现小冰块 水中的冰块越来越多 水中大部分是冰块 完全结冰
温度变化 5℃ 0℃ 0℃ 0℃ 0℃
26.从记录表中我们知道,水从第 分钟开始结冰,这时的温度是 ℃;第 分钟水完全结冰,这时的温度是 ℃。
27.我们发现: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
28.在做水结冰实验时,下列( )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
A.小科:只用观察水什么时候结冰,不用记录温度的变化
B.小明:实验时,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C.小红: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拿数可以更清楚
29.在做水结冰实验时,在装冰块的烧杯中加入( ),使杯中温度降得更低。
A.食盐 B.沙子 C.食用油
30.小科在试管中倒入水后做了一次标记,水完全结冰后又做了一次标记,请你帮他在下边方框的图中画出水完全结冰后的标记。
31.冰是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冰和水 (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水结冰是因为 。(填“受冷了”或“受热了”)
32.装冰块的杯子外面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 )。
A.水变成水蒸气 B.水蒸气变成水 C.水从杯子里流出来
四、填空题
33.我们的地球被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它是由 (填“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的。
五、选择题
34.充满空气的气球几天后变小了,与之有关的空气特性是( )。
A.透明 B.无色无味. C.会流动,易泄漏
六、实验题
我们来做热气球。
35.做“热气球”升空实验时,我们需要用到纸筒来帮助我们聚焦热量,我们该如何放置纸筒呢?( )
A.口朝右 B.口朝上 C.口朝下
36.在给塑料袋里的空气加热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拎塑料袋所需的力( )。
A.慢慢变大 B.慢慢变小 C.始终不变
37.袋子飞起来的原因是空气会 运动,袋子下降的原因是空气会 运动。
A.受热 B.向下 C.受冷 D.向上
七、综合题
如图,在课堂上我们做了模拟风的成因实验,请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8.实验中,我们发现从A孔流进的是 (填“冷”或“热”)空气,从B孔流出的是 (填“冷”或“热”)空气。
39.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风是因为 形成的。
小科学习了天气这一单元后,长期坚持观测天气,并制作了10月份某一周的天气日历。
40.观察上图的记录,根据气象符号判断10月24日的天气应该是 ,10月25日的天气应该是 。
41.这周出现最多的是 (填“晴”“多云”“阴”),有降水的天数有 天。
42.如果在10月27日用风旗来测量风向,则风旗飘向 。除了风旗,小科还可以用 来测量风向。
43.下面三个容器中,测量24小时后,( )中的结果可以作为当天的降水量。
A.①号 B.②号 C.①号和③号都可以
44.小科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最好把雨量器放在( )。
A.阴凉的大树下 B.通风的走廊 C.开阔的草坪上
八、实验题
小科测量并记录了某一天气温。如下图甲是小科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的气温变化柱状图,图乙是当天10时气温计的示数。
45.根据图乙可以知道当天10时的气温为 ℃。
46.请你帮助小科在图甲中画出10时的柱状图。
47.根据柱状图判断,下午3点后,气温的变化应该是( )。
A.慢慢下降 B.保持不变 C.慢慢上升
九、简答题
48.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请你说说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详解】把一杯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子里的水蒸发,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逐渐以食盐晶体(颗粒)的形式析出。题目说法错误。
2.×
【详解】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变成水蒸气。沸腾时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水在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
【详解】天空中的云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水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在天空中漂浮,就形成了云。云是液态的水或固态的水,气态的水是水蒸气,人眼是看不见的,该说法是错误的。
4.×
【详解】不同的温度计特点不同,水温计能够测量水的温度,气温计用来测量空气温度,找不到水温计的时候,不能用气温计来代替测量正在加热的水的温度。
5.√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我们周围空气是真实存在的。
6.√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把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就可以鼓起来。
7.√
【详解】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很轻。在研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时,选择质量较小的物体与空气质量进行比较;更适合放在天平上与空气质量进行比较的是回形针、绿豆等比较小的物体进行比较。题目说法正确。
8.×
【详解】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卷云、层云三类。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可能会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雨天气;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常发生在晴天;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覆盖面积较广,题目观点错误。
9.√
【详解】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对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日历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段时间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0.√
【详解】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米做单位。根据雨量器的使用可知,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1.C
【详解】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时应查找原因,重新领取实验材料,重新实验。
12.B
【详解】水在沸腾时,会有气泡产生,A不符合题目要求;
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B符合题目要求;
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C不符合题目要求;
所以,答案为B。
13.B
【详解】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所以,正确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
14.C
【详解】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5.B
【详解】“水的温度是否影响食盐溶解快慢”这个对比实验中,水的温度是唯一的变量,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一致。因此,B选项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是错误的。AC正确。
16.C
【详解】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多种方法混合使用,使得溶解速度更快。想让肥皂溶解得快一点的方法是把肥皂剪碎,用热水并搅拌,故选项C符合题意。
17.C
【详解】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占据空间。“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衔来石块放入水中,随着石子的增多,水慢慢升高,直到喝到水,说明石子能够占据了水空间。C选项符合题意。
18.B
【详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然后松手,我们发现活塞会往回弹,这是因为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19.C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能够占据一定的空间,把下图的杯子底扎个小孔,空气就可以流动,杯底的小孔会冒气泡,杯子里空气占据的空间慢慢减少,最后纸湿了。
20.A
【详解】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占据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有重量,都是动物、植物需要的,A是正确的选项;空气是摸不到的,水摸的到,B选项观点错误;C选项观点错误,水和空气都不是白色的。
21.C
【详解】空气具有质量,但是很轻,我们通常是借助天平和轻小的物体完成测量。所以,探索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可以用到的材料包是简易天平、打气筒、皮球。
22.C
【详解】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缺少的数据不可以随便补齐。
23.B
【详解】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就是阴天。空中的云比较多,但有时能看到太阳,可以记录为多云天气。
24.A
【详解】气象台天气预报数据收集的主要渠道有卫星、雷达、观测站等。制作气象预报主要的步骤:数据收集、生成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故选A。
25.A
【详解】根据风级歌: 一级青烟随风飘;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
26. 2 0 8 0 27.0 28.B 29.A 30. 31. 固态 是 受冷了 32.B
【解析】26.
观察上图可知水从第2分钟开始结冰,温度为0摄氏度;第8分钟完全结冰,温度为0摄氏度。
27.
如图,根据上图信息,水结冰时冰块越来越多,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直保持在0摄氏度。
28.本题需要我们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液面再读数。所以答案为B。
29.冰块中加入食盐可以使其在融化过程中降低实验的温度。当盐掺在冰里,盐就会在冰中溶解而发生吸热作用,使冰的温度降的更低。
30.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当试管中的水全部结冰后,和原来试管中的水相比,冰的体积变大,表现为冰面上升。
31.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温度是影响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水在结冰过程中,由于周围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低于水的温度,所以水结冰是因为受冷了。
32.装冰块的杯子会从周围吸热,杯子外面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珠,所以B符合题意。
33.多种
【详解】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我们的地球被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它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34.C
【详解】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它是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充满空气的气球几天后变小了,与之有关的空气特性是会流动,易泄漏。
35.C 36.B 37. D B
【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
35.在做热气球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纸筒来帮助我们聚集热量,纸筒应该倒立放置,即开口在下面。这样放置纸筒的原因是空气受热会上升,开口在下面,热空气不容易流出。C符合题意。
36.在给塑料袋里的空气加热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拎塑料袋所需的力慢慢变小,这是因为热空气变轻,会上升运动。B符合题意。
37.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所以,袋子飞起来的原因是空气受热会向上运动,袋子下降的原因是空气受冷会向下运动。
38. 冷 热 39.空气流动
【解析】38.热在空气中传递时,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冷热空气的流动会形成风。从A孔流进的是冷空气,从B孔流出的是热空气。
39.风是因为空气流动形成的。
40. 多云 晴 41. 阴 1 42. 西 风向标 43.C 44.C
【分析】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40.观察图中所表示的天气符号,10月24日的天气应该是多云,10月25日的天气应该是晴天。
41.这周天气降水天数是1天,阴天是3天,多云是2天,晴天是1天;出现最多的天气是阴天。
42.据图可知,10月27日的风向为东风,风向指风的来向,用风旗来测量风向,则风旗飘向西。除了风旗,小科还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 风向标所指的方向是与风向相同,则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
43.为方便观察,下列容器中,最适合制作自制雨量器的是透明的圆筒形。故①号和③号容器都可以。
44.小科要测量降雨量,下面最适合放雨量器的地方是开阔的草坪上。
45.9 46. 47.A
【分析】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性质而制作的。温度计种类很多,根据所用测温物质的不同和测温范围的不同,有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和光测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等。
45.从图乙中温度计显示的示数可以看出,10时的气温为9℃。
46.如图甲所示,根据气温计中的示数,绘制的10时气温9℃的柱状图。
47.根据一天中气温的一般变化规律,上午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逐渐上升,一般在午后2点钟左右气温达到日最高值,之后气温逐渐下降。由此判断,下午3时以后,随着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减弱,气温的变化应该是慢慢下降。
48.天气对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会影响人们的出行、身体健康、动植物的生长、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天气有时可以给生活带来帮助,例如晴天可以晾晒衣物,雨天能净化空气,雪可以保护农作物,天气有时也会影响生活,例如雾天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冰雹会砸伤行人和损坏设施,暴雨会使农作物减产等。
【详解】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天气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各种不同天气的利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同。气温变化比较大对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会影响人们的出行、身体健康、动植物的生长、人们的生产、生活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