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学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1 17:0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4
课堂巩固
02
核心素养
03
知识点精讲
课程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
2.科学思维
知识点精讲
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 人说话是由喉咙里的________振动发声的;蜜蜂的嗡嗡声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的;乐器中的管乐器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靠____振动发声的。
知识点1: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源
振动
声带
翅膀
空气柱

4. 如图2-1-1所示 是小明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小明用锤敲击音叉,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乒乓球被弹开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如果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
不能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将不容易观察的音叉振动转
换为乒乓球的振动,便于观察
转换法
5. 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仍在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现象
D.大钟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B
思路点拨:(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继续存在并传播。(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又叫做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
6.声音是以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可以通过示波器显示出来。
7. 音叉振动时,叉股向左运动,压缩了左侧空气,这使左侧空气变密,右侧空气变稀疏;叉股向右运动时,右侧空气变密,左侧变稀疏。因此,音叉不断振动时,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________向远处传播。
知识点2: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波
波动
8. 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________,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思路点拨: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振动
声波
9. 声音需要气体、液体、固体等作为传播的________。在真空中,声音是________传播的。
知识点3: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
不能
10. 如图2-1-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通入玻璃罩内,
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
铃声逐渐变小
铃声逐渐变大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__;如果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闹铃的声音了。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1.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1)声音靠介质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2)真空不能传声。
月球表面属于真
空环境,没有空气作为介质让声音传播
12. 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叫做______,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1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声音在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________中慢些,在_______中最慢;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和气压有关。
知识点4: 声音传播有多快
声速
340
固体
液体
气体
14. 声波从水里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于
(  )
A. 变快 B. 不变 C. 变慢 D. 不能确定
15. 关于声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B. 声音在所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C.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D.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较快
C
D
16. 在常温情况下,在长为884 m的金属管A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 s。请结合题意并根据下表中给出的数值,回答下列问题。
常温时声音在一些介质里的传播速度
介质 传播速度/(m·s-1) 介质 传播速度/(m·s-1)
空气 340 花岗岩 3 800
水 1 500 钢铁 5 200
铜 3 750 铝 5 000
(1)常温时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
(2)常温时声音在金属管A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3)第一次听到的响声是通过________传过来的,第二声是从________传过来的。所以在发生地震时,埋在废墟或矿井中的被困人员,通过___________(填“敲击水管”或“直接呼救”)发出求救信号的效果比较好。
340
5 200
金属管
空气
敲击水管
思路点拨:(1)声音在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常用符号v表示。(2)15 ℃的空气中声速是340 m/s。(3)声速快慢的影响因素:介质种类、介质温度和气压。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小;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17.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的耳朵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________,原声与回声到达人的耳朵的时间差大于0.1 s以上时,人的耳朵才能将其区分开。
知识点5: 回声
回声
18. 在雷电交加的夜晚,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响个不停。这是因为(  )
A. 人的耳朵产生的错觉
B. 闪电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快
C. 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D. 雷声经过地面、云层及山岳的多次反射
D
19. 教室内,老师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 墙壁不能反射声音
B.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C. 反射时声音从窗户跑掉了
D. 回声太小
B
20. 小明在野外场地进行射击训练,击发后4 s才听到射击时发出的声音的回声,那么反射物至射击运动员的距离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思路点拨: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则此时障碍物到人耳的距离至少为17 m。
21. 人耳听到声音:声源→介质(空气)→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知识点6: 人怎样听见声音
22.北宋时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士兵们感知声音的途径是(  )
A.空气——耳膜——听觉神经
B.大地——头骨——听觉神经
C.空气——头骨——听觉神经
D.大地——耳膜——听觉神经
B
23.如图2-1-3所示,在教室里敲一下音叉,同学们能听到由音叉________而发出的声音。在人和音叉之间传播声音的介质是________。声音传到人耳的过程是音叉在空气中振动激起________,传到人耳时引起耳内________振动,从而产生听觉。
振动
空气
声波
鼓膜
思路点拨:人耳听到声音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声音通过介质传导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②听小骨将振动传到耳蜗;③神经将信息传入大脑。人耳听声的两种途径: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课堂巩固
1. “双减”之后,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校开展小乐器社团——吹竖笛的情景,优美笛声的发声物体是于(  )
A. 嘴唇 B. 声带
C. 笛子 D. 笛子内的空气柱
D
2. 1994年,苏梅克·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碎片,撞向木星,产生了巨大的爆炸,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的声响,这是因为于(  )
A. 彗星的碎片太小了,没有分量
B. 爆炸产生的声音很弱,人们听不见
C. 太空是真空,所以声音不能传播
D. 原因尚待考察
C
3. 某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原因是(  )
A. 手不能传播声音
B.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C. 手吸收了声波
D.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B
4.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铃声明显减弱
B.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D. 相比正常情况,耳朵贴在桌子上,敲击桌子能听到更大的声音
C
5.【物理观念】如图2-1-4甲所示,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产生的;如图2-1-4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声。
振动
不能
6. 下列四个实验中,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实验是__________。
(1)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玻璃钟罩内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2)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3)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4)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
(2)(4)
7. 某人在离墙136 m处喊了一声,0.8 s后他听到回声,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