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4
课堂巩固
02
核心素养
03
知识点精讲
课程要求
1.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核心素养
1.模型构建
2.科学态度与责任
知识点精讲
1.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
知识点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 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像的性质 应用
u>2f 2f>v>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测焦距
2f>u>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幻灯机
投影机
电影机
u=f 不成像,得到平行光
u2. 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就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镜头就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感光元件就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
3. 投影机在投影时,投影片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镜头就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屏幕就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4. (2022威海)如图3-6-6所示,小明透过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观察积木,发现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与该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若想让“6”变大一些,可将积木与胶囊的距离________。
照相机
减小
5. 周老师在用投影机在投影试卷时,发现屏幕太小了,看不见试卷的边缘,可将试卷与镜头的距离________,使屏幕中的像变________一些。
增大
小
6.放大镜:
(1)实质:放大镜实质上是一个焦距较短的凸透镜。
(2)使用方法: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就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起到放大图像的作用。物体越靠近焦点,看到的像越______,放大效果越_______。
(3)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当物距________焦距时,成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知识点2: 放大镜的原理及应用
大
好
小于
正立
放大
7. 当把凸透镜紧贴课本上的字时,我们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____的虚像,但是此时放大效果________
(填 “很好”或“不是很好”);若将凸透镜逐渐远离课本上的字时(不超过焦距),我们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_____的虚像,但是此时的像________(填 “更大”或“不变”)。
正立、放大
不是很好
正立、放大
更大
思路点拨:把放大镜放在物体和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使物体落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就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起到放大图像的作用。
课堂巩固
1. (2022衡阳修改)凸透镜是照相机,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 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 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
2. (2022娄底)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3. (2022梧州)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 “刷脸”时,面部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内
D.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
4. (2022遂宁)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小华得到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他和“冰墩墩”一起完成了几个光学实验,下列描述与实验情景不相符的是( )
B
5. (2022湘潭)如图3-6-7,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B. 墙上的“花”是虚像
C. 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 cm
D. 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A
6. 如图3-6-8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列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 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 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
的虚像
D. 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凸透镜
靠近投影片
C
7.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 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 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 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C
8. 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填 “实”或“虚”)像。
凸透镜
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