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教材 人民音乐 出版社 第六 册 课 第 课时
课 题 《春天举行音乐会》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春天举行音乐会》这首歌曲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春雨、春水、春风、春雷都比喻成会唱歌、会弹琴、会打鼓、会鼓掌的人物,还把春笋比喻成小小指挥家。歌曲跳跃、活泼,多处运用了休止符,使音乐富有跳跃感,充分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大地万物开始苏醒,花红柳绿的一片盎然景色。
教学内容 1.学习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2.用合适的乐器和节奏为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伴奏。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唱《春天举行音乐会》,感受春天之美,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2、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歌曲。
3、通过运用打击乐器模拟风声、雨声、水声和雷声,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发挥其想像能力。
重 点 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演唱中做到有强弱的变化 难点 休止符的准确把握 教具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乒乓球
教学流程 师 生 互 动 设计意图及 核心素养落实点
一、激情导入: 二、进入新课 三、寓教于乐: 四、创造表现: 五、小结: 1、师:同学们,一年四季都分别是哪四个季节呢?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同走入音乐王国,一起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让我们来静静地欣赏一段视频音乐看看他描述的是哪个季节呢?都能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点击课件播放。听后请孩子们说一说感受。)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一个多彩的充满生机的季节,当我们置身于春天的大自然,会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那么现在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春天,去参加春天举行的音乐会,大家认真听一听,都有哪几位演奏家参与演奏了呢? (一)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活泼、欢快的) (二)学习上半场音乐会 1、听上半场的音乐会,找一找春天都邀请了哪些好朋友? 2、你们喜欢这几位朋友吗?让我们静静地聆听,这几位朋友是怎样“表演”的。(课件播放《天天举行音乐会》原唱不出谱)并且朗读歌词。
3、谁能说说,歌曲中这几位小演员它们是怎么表演的?(春雨唱歌,春风弹琴,春雷打鼓,春水鼓掌)
那么在这首歌曲中是如何唱的呢?(分批出示节奏条)
4、聆听歌曲范唱(出歌谱),学唱难点乐句,解决难点问题。
这几位朋友是怎么歌唱的?谁能学学?启发学生用春雨(或春风、春水、春雷用不同的色彩)的声音模唱歌曲旋律。
5、接龙演唱:师唱前半部分,生唱后半部分。
6、随琴轻声唱歌词。
7、讨论:出屏幕①在演唱歌曲时应该用什么情绪来唱?情绪的强弱处理②歌曲中如果要去掉休止符,会怎样?
8、分角色演唱。 9、加入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春天气息都感染了我们,如果我们能为这首歌曲伴奏那就好了,①可惜,老师没有带乐器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学生用身边的任何物品用具来模仿打击乐器的声音,并选择适合的伴奏型)②选择合适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学习下半场音乐会。解决难点十六分音符。
10、完整地演唱。 11、用动作来模仿乐句。
12、学生分为两组,A段一组演唱歌曲,一组伴奏,B段一起律动。 13、谁是这场音乐会的指挥呢?是春笋,这里有一个符号,它戴上了一个倒三角的小黑帽,这帽子叫顿音记号,遇到它就是告诉我们要唱的短促,跳跃,有弹性。(不要唱的太重,易乒乓球为例) 14、学习指挥,找同学上台来表演。
15、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边表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如表演、绘画、舞蹈、朗诵等多种形式来跟着音乐进行创作表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参加了春天举行的音乐会,高兴吗?大自然因为春天的到来变得五彩缤纷,春天因为有了这场音乐会而变得生机勃勃。那么就请同学们课后分组去创作我们自己的音乐会,回去以后仔细观察,看看家里的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是怎么样唱歌的呢? 引起兴趣,导课题, 通过视频,引起孩子对春天的共鸣。 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兴趣,让孩子们在听中完成歌词的熟悉。 把歌曲教学解读为两场音乐会,巧妙进行乐段分析。 分析节奏,总结节奏。运用对比熟悉掌握休止符的特点。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只有解读节奏,学生才能唱准旋律。 通过接唱的模式,让孩子学会倾听和与他人合作,增强兴趣。 通过共同讨论,从生活体验中感受力度,表现力度,而不是单纯的停留在简单的学唱层面上,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染力,表现力以及音乐审美技能。探索生活中的声音,丰富学生想象力 鼓励学生创编动作和表演,挖掘、开发他们的表演潜能,在创编中体会音乐的快乐和魅力,获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