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4升华和凝华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4升华和凝华教学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1 17:0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4
课堂巩固
02
核心素养
03
知识点精讲
课程要求
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了解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现象。
3.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
2.科学思维
知识点精讲
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________,升华过程要________。例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知识点1: 升华
升华
吸热
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变小了
冰冻的衣服晾干了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进行人工降雨
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合理即可)
2.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
B. 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
C. 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变小、消失
D. 放在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冰
C
3. 下列物态变化中要吸热的是(  )
A.冰棍“冒”出的“白气”
B.清晨植物上的露珠
C.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
D.北方寒冷的冬天洒水成冰
C
4.“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结成9 ℃的固态凝胶,几秒后固态凝胶又消失不见了,同时皮肤上没有湿黏的感觉,并且可以使人感到凉爽。凝胶消失的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需要的吸、放热情况与____________(填“冰雪消融”或“雾凇形成”)的过程是一致的。
升华
冰雪消融
5. 将气球套在盛有适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试管口上,很快看到干冰变小,而气球膨胀,且管内无液体产生,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干冰________(填“升华”或“凝华”),发生此物态变化需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得周围温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思路点拨:升华是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升华的特点:①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没有经过液态过程;②升华过程要吸热。
升华
吸热
降低
6.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________,凝华过程要________。例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
知识点2: 凝华
凝华
放热
冬天,玻璃窗上形成的冰花(在玻璃内表面)
霜、雪的形成
用久的灯泡内壁变黑
(合理即可)
7. 冰箱内的冻肉取出后,过一段时间其表面会出现一层“霜”。对于“霜”形成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以下吻合的是(  )
A. 升华、吸热 B. 凝华、放热
C. 汽化、吸热 D. 液化、放热
B
8. 装有冰的烧杯加入盐后,此时烧杯中冰的温度_______(填“高于” 或“低于”)0 ℃,烧杯的外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水珠”“块状的冰”或“粉末状小冰晶”)出现。这是因为冰加盐后,冰的熔点________(填“升高” 或“降低”),使冰更快熔化,冰熔化________(填“吸收” 或“放出”)大量的热,使烧杯的外壁温度迅速________(填“升高” 或“降低”),空气中的________(填“小水珠” 或“水蒸气”)遇到温度很________(填“高” 或“低”)的外壁直接________(填态变化名称)形成霜。
低于
粉末状小冰晶
降低
吸收
降低
水蒸气

凝华
思路点拨:凝华是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的特点:①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没有经过液态过程;②凝华过程要放热。
9. 人工降雨的过程:干冰升华→水蒸气凝华为小冰粒→小冰粒熔化成水→雨。
知识点3: 人工降雨
10.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从电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C.干冰作为人工降雨的冷却剂,是利用它升华吸热的特点
D.人们吹电风扇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气温
C
11.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粒,冰粒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粒是凝华过程
D.冰粒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B
12. 如图4-4-1所示是利用飞机在高空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很快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变成气体,同时高空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或小水滴,云中小冰晶和小水滴增多,从而形成降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冰吸热变成气体是汽化现象
B. 高空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C. 高空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D. 高空中的水蒸气吸热变成小冰晶或小水滴
C
思路点拨:人工降雨过程中主要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①干冰升华,需要吸热;②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需要放热;③小冰粒熔化为水滴,需要吸热。
课堂巩固
1. 【传统文化】《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2022年北京冬奥会把“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倒计时,其中“霜降”节气中霜的形成是(  )
A. 升华 B. 凝华 C. 液化 D. 凝固
B
2. 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  )
A.树枝上形成的“雾凇”
B.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C.冰雕作品逐渐变小
D.雪花在脸上变成水
C
3. 【传统文化】对下列诗词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A
4. 某地通过人工降雨促进地表绿地增加。 在水蒸气含量很高的高空中喷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在上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升华、凝华、熔化 B. 升华、凝固、熔化
C. 升华、熔化、凝华 D. 凝华、液化、升华
A
5. 今年夏天,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路上每天都有洒水车喷水雾,水雾________(填“汽化”或“液化”)后,可以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降低温度;遇到阴天云系较多时,又及时采取人工降雨,向高空抛洒干冰,干冰________后,会吸收热量,使高空中的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越聚越大,下落过程中再________成小水珠,形成降雨,从而缓解旱情。
汽化
吸收
升华
凝华
熔化
6. 【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炭粉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炭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炭蒸气又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炭粉。 这样,废纸和炭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升华
凝华
7. 【科学思维】如图4-4-2所示是妮妮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图4-4-2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
据________________(填“酒精
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
“铁架台”)高度固定的。
酒精灯及其火焰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加热时_____________直接变成紫色的________,冷却后棉线上出现碘的晶体。
(4)实验中观察到锥形瓶壁和棉线上有固态碘,这是因为实验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碘粉
固态碘粉
碘蒸气
先升华后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