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5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5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学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1 17:0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4
课堂巩固
02
核心素养
03
知识点精讲
课程要求
1.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核心素养
1.科学思维
2.科学态度与责任
知识点精讲
1.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________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蒸发
不断补充淡水
2. 水循环包括三大循环:
(1)海上水循环——海洋水经________被带到上空,再经降水过程返回海洋。
(2)海、陆间水循环——海洋水经________到达海洋上空,经大气输送到达陆地上空,经降水到达陆地表面,然后经地表径流(江、河、湖、海)和地下径流(地下水)再返回海洋。
(3)内陆水循环——陆地水经________和植物蒸腾作用被带到高空,再经降水过程返还陆地。
蒸发
蒸发
蒸发
3. 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粒,连成了千姿百态的云。下列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冰粒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
B.小冰粒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
C.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D.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B
4.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将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汽化
液化
凝华
思路点拨:任何物质都有三态变化,但不同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可能不同。 水的三态是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辨认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就是确认它的初、末状态的过程。水蒸气是气体,是人眼看不见的;雾、露和“白气”都是液态的小水珠;霜和雪是固态的小冰晶。
5. 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1)云:云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遇冷时,________或________形成的。
(2)雨:雨由________组成,是水蒸气________形成或者小冰粒________形成的。
(3)冰雹:冰雹由________组成,是水蒸气________形成或者水珠________形成的。
知识点2: 运用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解释简单自然现象
小水珠和小冰晶
液化
凝华
大水珠
液化
熔化
大冰块
凝华
凝固
(4)雪:雪由________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时直接________形成的。
(5)雾:雾由________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时________形成的。
(6)露:露由________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时________形成的。
(7)霜:霜由________组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时直接________形成的。
小冰晶
凝华
小水珠
液化
小水珠
液化
小冰晶
凝华
6. 对以下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冰挂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7. 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下列与“雪”的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冰冻的衣服变干 B.深秋大雾弥漫
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D.铁水浇铸成零件
C
8.【传统文化】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不正确的是(  )
A.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思路点拨:要正确理解自然界中的云、雨、雹、雪、雾、露、霜的组成及形成原因,注意:①雾和露的形成都是液化现象,雾在空中形成,露在地面形成;②雪霜的形成都是凝华现象,雪在空中形成,霜在地面形成。
9.节约用水的措施:①减少水龙头的滴漏现象;②用洗米、洗菜的水浇花;③用拖地的水冲厕所;④农业上用喷灌、滴灌代替沟渠灌溉;⑤使用节水型洁具;⑥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
知识点3: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10.【科学态度与责任】 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海地区水资源充足,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的问题
B. 为保护水资源,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
C.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资源污染
D. 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11. 去冬今春,某市干旱少雨,给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下面关于干旱少雨主要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气中缺乏水蒸气 B. 大气中水蒸气太多
C. 大气温度偏低 D. 大气温度偏高
A
12.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如图4-5-1所示。在这个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
B
思路点拨:地球上覆盖着大量的水,但是淡水资源只占总水量的2.8%,大部分的水都是以深层地下淡水,冰雪固态淡水等形式存在。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同时,还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和水环境严重污染的情况,所以要增强环保和节水意识。
课堂巩固
1.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关于地球的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 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 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
A
2.【科学态度与责任】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缺乏淡水,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下列节水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洗过菜的水直接用来浇花
B. 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D. 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B
3.【科学态度与责任】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下列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水升空的途径只有蒸发
B.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
C. 天空中的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D. 某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
C
4.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实现人工降雨,此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有(  )
A. 干冰升华,水蒸气凝固
B. 干冰汽化,水蒸气凝华
C. 干冰升华,水蒸气液化
D. 干冰熔化,水蒸气凝华
C
5.云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粒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__热。
6. 在自然界出现的露、霜、电闪、雷鸣、沙尘暴等现象中,其形成过程涉及液化变化的有________,涉及凝华变化的有________。
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