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秋天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1 16: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上册语文
课文单元:1.秋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秋、气、了、树、叶、片”6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2个偏旁。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尝试背诵第一自然段。
3.结合课文插图,抓住“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等词语,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
4.通过对比,学会写“了”和“子”。认识“横撇”新笔画。
【教学重点】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认识自然段。通过对比,学会写“了”和“子”。认识“横撇”新笔画。
【教学难点】学会写“了”和“子”。认识“横撇”新笔画。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2.多媒体课件(秋天的典型场景,独体字变偏旁和独体字组成词语的动画图等)。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前一段时间我们认识了生字,还学习了拼音,把生字连成串儿,这就成了一篇篇优美有趣的文章。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行课文的学习了。(课件展示)在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来认读。为了防止丢字落字,还可以请你的小手来帮忙。一边读一边用小手划指,准备好新的挑战了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刚刚学完的汉语拼音解决学习汉字的问题,初步感知运用的方法。】
看图认识季节:
观察课件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指名说)反馈:树上的叶子黄了,麦穗也成熟了,小松鼠在采松果,为过冬做着准备。这些景物都在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认识“秋”字:
这个字就是秋,禾姑娘和火姑娘就组成了秋的这个字,像这样的合体字,我们可以采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秋可以组成这些词语,(指名读)秋天,秋风,秋千。题目就叫秋天。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四、初步认识课文的特点:
1.(课件展示)看字宝宝们排成了一行行整齐的队伍。你能发现他们在排队的时候有什么规律吗?
2.(动态演示自然段)认识自然段:有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几行字宝宝前面空了两格。老师告诉大家,前面空两格是自然段的标志。在一篇文章中,自然段是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看图)这一部分就是第一自然段。跟老师在第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数字1。大家能不能像第一自然段给其他自然段也标上序号,自己试一试吧。
3.独立给其他自然段标上序号。
4.小结:这篇文章一共有三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认识自然段,因此将此环节独立并突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然段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呈现教材原貌,带领学生体验数自然段个数、给自然段标序号等过程,有利于落实语文学习的常规,方便后续学习。】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标好自然段,我们就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先来听老师读一遍。请同学们用小手划指。听准字的读音。
2.处理“一”的不同读音:这些字的读音你们听准了吗?跟老师读一遍。有什么发现吗?不一样对吗?比如第一个词语一片片。如果读成一声,就会觉得很生硬,一这个字宝宝会变声。在不同的词语中有时会读一声,有时读二声,有时会读四声。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几个词语,把一的读音读准确。
3.借助拼音自己试着把这篇课文读准确。
4.能把字宝宝都读准确吗?别着急,我们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来学习。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特别是读好轻声和“一””的变调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要加强指导,从读准字音,到读好词语,再到读好句子,最后到读好全文,分步将学习落到实处。】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和老师一起读第一自然段:设问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是的,天气和树叶发生了变化,我们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天气,树叶。
2.认识“气”:气这个字在古代最早是这样写气字的。跟汉字三很像,后来大概是为了与三进行区别。就将上面和下面的横弯曲了,慢慢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的气字。每个汉字都经历了很长的演变过程。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去探索研究一下汉字最原始的模样,这会帮助你更好的记住这个字。气这个字还可以组成这些词语,我们来读一读。空气,香气,生气。
3.认识“树叶”:我们还是可以采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他们。跟老师来说:左边一个木,中间一个又,右边一个寸,合起来就是树。左面一个口,右面一个十,合起来就是叶。组成这两个字的木和口跟我们之前学习的生字有什么不同呢?
4.了解“木、口”字旁:木字变瘦了,捺变成点,口字变得小了。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为了给右面的部件空出位置。所以当木字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后,我们就叫他木字旁。口字变小了,我们把它称为口字旁。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5.秋天来了,天气和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看图)夏天时天气酷热,秋天时,天气变得凉爽了。夏天时,树叶绿油油的,秋天时,树叶变黄了,会从树上落下来。我们来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引读第一自然段)
6.处理轻声的字:这些字的读音上没有标调,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成轻声。我们来读一读这几个带有轻声的词语“凉了,黄了,叶子”扩词变短语再读。
7.区别“一片”和“一片片”不同含义:老师把一片片叶子中去掉一个字,变成一片叶子。意思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很多同学会发现叶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一片叶子就只有一片,而一片片叶子是有很多很多片。秋天来了,叶子都落了下来,所以我们要说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读这个句子时,我们要突出一片片这个词语。
8.指导朗读长句子:我们给这个长长的小分句画一个停顿符号,帮助我们读好它。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个小分句。再试着自己读一遍。
9.再次读第一自然段。
10.根据提示尝试背诵:老师去掉了一些生字,你能结合这个填空。把它背下来吗?
11.看课文插图试着背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与阅读结合。阅读中识字,相机联系生活复现识字,又在识字中促进阅读理解。并在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中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六、指导书写“了”和“子”:(提醒读书姿势和写字姿势)
本篇课文共四个字宝宝要书写。我们先来学习写两个。
1.对比观察字形:“了”和“子”:同学们看这两个生字,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呢?(指名说)
(课件展示)你们一定发现了,子比了多一横。
再观察“人”和“大”:这两个生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大比人多一横。
2.教师小结:发现生字的相同和不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掌握生字,我们先来观察了这个字。
3.指导“了”:
①它是由几笔写成的?(回答),对,由两笔,分别是横撇和弯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个新笔画,②认识新笔画“横撇”:和老师一起来看一下横撇的写法。教师介绍:书写横撇时,要从左往右写,写横时起笔稍重。折时要顿笔,然后轻轻往左下方撇。好,伸出手来,书空一遍横撇。(书空)
③练写笔画“横撇”:好,下面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练习写三个横撇。写字时要注意写字的姿势要标准,头正伸直。脚放平,准备好了,我们就可以开始练习写了。
④指导“了”书写:横撇是把这个字写好的关键,那接下来请同学们借助田字格中的横竖中线来观察。在写了的时候,应该把横撇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呢?上半格一半的位置处起笔,收笔应该收在竖中线上。再来观察弯钩的位置,应该在横撇收笔的位置处起笔。沿着竖中线写,写到下半格一半的位置时收笔。好,看老师来写了这个字。(分步出线,点)
⑤动态观察“了”的写法
⑥在书上描红两个,再写一个(养成习惯:一看二写三对照)
⑦注意“了”的声调以及词语运用。轻声,跟老师读一遍。再想想这个“了”一般出现在句子的什么位置呢?(出示词语)大多数是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读的时候要短而轻。跟老师读一遍。接下来我们再来观察“子”。
4.指导“子”书写:
①对比观察: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了”在“子”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细心的小朋友一定发现了:子字中的横撇中的横要写得短一些。没错,因为呀在这个字中有一个长横需要突出。所以上面的横就要写的短一些。我们来观察最后这笔长横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横要贴近横中线书写,在横中线偏下一点儿起笔,在横中线偏上一点收笔。稍微倾斜。
②自行练写:在语文书上描写两个,书写一个字。写完后,跟老师的对照一下,如果觉得哪一笔写的不满意,就在旁边再写一个。同学们开始书写吧。
③练习组词:写完后和老师想想,可以组成哪些词语呢?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同学们注意“子”在孩子,儿子这样的词语末尾时要读成轻声。
七、这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板书设计】 1.秋天
天气凉了 树叶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