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鹤城区2023年下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7.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3.“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
七年级历史
A.重要原因B.主要表现C.基本特点
D.积极影响
14.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
“周瑜
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与这些情节有关的战役是(
考生注意:1.本试卷两道大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A.桂陵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D.长平之战
2.本试卷分检测卷和答题卡,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5.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素朝
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5分,共50分)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①昭君出塞一一丝绸之路开辟
②秦的暴政一大泽乡起义
1.小明是七年级某班学生,国庆假期与父母参观了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C.战国时期经济发展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③刘秀以柔术治国一一光武中兴
①赤壁之战一
一曹操统一北方
遗址,他去的省份应该是(
8.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
A.1②
B.③4
C.23
D.②4
A.山东省
B.云南省
C.河南省
D.湖南省
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水利工程是()
16.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
A.长城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灵渠
活动
内容
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研究的原始人类遗址是(
9.秦朝的百姓,如果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查阅文献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司马迁《史记》等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观看视频
《漠北战役》等
3.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
搜集图片
《五铢钱》《独尊儒术群雕》等
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
人文初相的是(
考察遗址陕西茂陵、陕西凤翔县祭天遗址等
A。合师和堰相
B.炎帝和黄帝C.尧和舜
D.大禹和启
A。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4.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D,统治者对盐铁专卖高度重视
10.《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从政治上看,“虽死犹存”是指()
17.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土地、平民、奴隶
A.统一度量衡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现在中医已经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要了解中医,可以阅读以下哪部书籍(
周天子
诎候(宗亲、功臣)
11.明确认识历史阶段特征,是阶段和单元复习的核心内容。以下目录反映的历史阶段特
A.《论语》
B.《史记》
服从命令、纳贡镇守鑫土
征是(
C.《齐民要求》
D.《伤寒杂病论》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察举制
第9果泰统一中国
18.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
44
5.2023年是我国十二生肖纪年的兔年,某公司打算用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0
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完整的古代文字甲骨文中的“兔”字来制作纪念品,下列“兔”字符合要求的是()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54
A.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营养价值高
第12课汉武帝巩周大一统王朝
57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兔
限
免
4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19.中国古代出现了一部系统总结6世纪前黄河中下游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
63
和贮藏等内容的农业著作,被公认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本
B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书的作者是
6.“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刘徽
D.道元
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12.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
20.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写道:“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
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原始史料的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时()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都江堰的修建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A.官僚机构臃肿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电视剧《大秦帝国》
怀化市城区2023年下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第1页(共6页)
怀化市鹅城区2023年下期七年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第2页(共6页》
怀化市鹅城区2023年下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第3页(共6页)】怀化市鹤城区2023年下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5:BBBCD
6---10:BBDCD
11---15:CDACC
16---20:CDABA
二、综合题(25题16分;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8分,共计50分)
21.
(1)答:孔子;(2分)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任一点2分)
不同:图一:以德治国,图二:依法治国(4分)
答:促进了思想与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意思接近亦可)(2分)
(3)答: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控制)(2分)
(4)答: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2分)
22.
(1)答: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分)促进了汉朝和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2分)
(2)答:长安;(2分)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等)(答出任一点2分)
(3)答: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2分)
(4)答: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或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2分)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互利共赢)。(意思接近即可)(2分)
23.
(1)答:孝文帝改革;(2分)穿汉服(说汉语;联汉姻;改汉姓;用汉制)(任一点2分)
(2)答:促进了民族交融(2分,意思接近亦可)
(3)答: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任意2点4分)
(4)答:改革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4.论述题(8分)
【答案】
(一)观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表明观点,观点明确2分)
论述: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荒淫奢侈,残暴无道,使得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了夏的灭亡。(2分)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王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2分)周厉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导致了国人暴动。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腐败。(2分)(史论结合综合阐述共6分,言之有理)
(二)示例一:
论述:秦始皇历史功绩巨大,(或者:秦始皇是我国的千古第一帝,有功也有过。)(表明观点2分)他灭六国,统一全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开创者。(2分)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有利于政局稳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在全国各地顺利通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他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发展。(2分)但是他也有过错,施行暴政,给秦朝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也损毁了先秦典籍。(2分)
综上所述,秦始皇的一生有功也有过,但总体上来说是是一个功大于过的皇帝。(一分为二、史料结合阐述共6分)
示例二::同意秦始皇是个暴君的观点。(表明观点2分)秦始皇在位期间实施了暴政,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农民上缴收获的三分之二;征调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修长城,建阿房宫,劳民伤财;实行严刑酷法,激化社会矛盾;还实行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毁了文化,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正是由于秦始皇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朝二世而亡。所以秦始皇是个暴君。(史论结合阐述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