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4.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4.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3 11:02:12

文档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说教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人教版语文教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为议论文单元,集中学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而本课又是唯一的一篇驳论文,虽然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用到过反驳别人观点的方法,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因此对驳论文比较陌生。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选自《且介亭杂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三周年之际,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这篇杂文针对当时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并学会运用文中的重要词语。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做到能以理
服人。
2.品味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揣摩语句,理解深层含意。 2.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说教法
教学本文,要指导学生多多诵读,从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和语言两方面突破。首先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驳论文的思维流程,深层讨论课文意蕴,体会驳论文的特点;其次组织学生品味语言,揣摩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鲁迅杂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课堂上采用诵读、品读、圈点勾划、讨论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用心感知,深入体验,反复品味,思考探究,最终形成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说学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学习方式,本课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说理透彻的议论文,虽然个别地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一切都可以在反复地阅读中,在用心地体悟中,在合作探究中,在教师适时点拔中,迎刃而解。 “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将贯穿课堂教学。
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
投影仪、白板
五、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中的词语。
2.明确议论文的三要素,了解驳论和立论的区别。
能力目标:1. 通过对课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用
道理说服别人。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讽刺艺术),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
德育目标:体会鲁迅在文中表达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培养自信力,增强爱国主义
精神。
教学重点:1.议论文三要素在文中的体现
2.赏析语言,体会本文的讽刺艺术
3.作者情感的把握
教学难点:驳论文的论证过程及通过重点句进行语言赏析,体会鲁迅的讽刺艺术。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每年都有一天被中国人称为"国耻日",国人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提醒中国人勿忘国耻,这是哪一天 为什么会选择这天
(播放录像,创设情境,感受九一八事变)
从这一天起,东北成为遭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帝国主义统治14年的殖民地;从这一天起,东北父老乡亲沦为亡国奴。可是,大家知道吗,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居然抛出了所谓的“不抵抗政策”,于是“九一八”后一周内,日本关东军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的30多座城市,“九一八”后一月内,东北沦陷。在未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中国东北半壁大好河山竟拱手相让。紧接着,日本帝国主义又向华北地区步步逼近,亡国灭种危机迫在眉睫。这个时候如果是一名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学生)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正是需要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众一心,抵御外族入侵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却因为当前的局势,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他们的头脑。面对此情此景,以救疗国民精神为己任的鲁迅先生总免不了呐喊几声,让国人在失望甚至绝望中,从勇猛和悲壮的人身上看到希望的曙光。于是他就于1934年9月25日写下了这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两年后的这一天鲁迅先生与世长辞。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整体感知
(一)听读课文,圈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
(二)分析文章,了解论证过程
1. 从文中找出有些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的?
(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未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自欺了。 )
3.这一部份中国人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没有自信力,现在就连曾经有过的他信力都没有了,为了掩盖自己的恐惧、悲观和丧失自信的心态,就开始发展自欺力,就开始成天叫嚷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自己失掉了自信力,却诬蔑所有的中国人都失掉了自信力,多么荒谬。为了批驳这种荒谬,作者提出了自己怎样的观点?
4.作者的依据?他们的表现?
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5.那么自古以来这些人都有哪些人呢?大家能举出相应的例子吗?
教师举例:
一种是不求名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 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祖冲之等。
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文天祥被俘后,元军一再逼迫他投降,文天祥便毅然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屈原、林则徐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种是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关汉卿、孙中山等。
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6.鲁迅接下来说“这一类人,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齐读)大家能举出这些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人的例子来吗?
“九 一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人叫嚣“上海一旦发生战事,4小时即可了事”,然而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十九路军顽强抵抗,坚持了一个多月,使日本侵略者受到重创,死伤一万多,粉碎了侵略者的美梦,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1935年,二十九军血战喜峰口,以大刀和血肉之躯与敌拼搏,震惊中外。
7.明知道前面是坟,而偏要往前走,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么伟大的自信,这是多么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样的人我们用什么样的词加在他们身上才能显出对他们足够的尊敬呢?
明确:“中国的脊梁”
8.既然有那么多中国的脊梁,可为什么却不能为大家知道呢?
明确:他们在追求自由、理想和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放的过程中总是被统治阶级镇压、暗杀,他们的精神不能被很好地宣传彰显;因此,鲁迅先生在赞美革命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抹杀”革命者的罪行。最后鲁迅先生郑重宣告: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所以那些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这些民族的中坚又怎会丧失民族的自信力呢?鲁迅先生对他们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也正是在这群脊梁的支撑下,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所以文章在最后说到要论中国人,必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三、理清思路,了解驳论文
驳论文就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
四、学写驳论文 学习好,分数高就是优秀生
五、作业
1.积累词语 2.完成练笔(共9张PPT)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且介亭杂文集》
要求:
画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
听读文章,整体感知
课文作者摆出的敌方论点和论据是什么?
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敌论据:两年前 总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 只希望“国联”
现在 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作者的论点及论据
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古——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今——前仆后继战斗的人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你根据自己的了解为第7段中“……的人”注解举例。
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
如毕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等人
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人
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如屈原、关汉卿、海瑞等人
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玄奘、法显等人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你能举出这些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人的例子来吗?
“九 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你能举出这些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人的例子来吗?
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前,日本人叫嚣“上海一旦发生战事,4小时即可了事”,然而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十九路军顽强抵抗,坚持了一个多月,使日本侵略者受到重创,死伤一万多,粉碎了侵略者的美梦,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1935年,二十九军血战喜峰口,以大刀和血肉之躯与敌拼搏,震惊中外。
两年前总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不自夸只希望国联
现在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失掉了“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以偏 概全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从古至今有“脊梁”
敌论点
己论点
敌论据
己论据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驳敌论证
正面立论
结 论
学写驳论文
驳论文就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
练习:学习好,分数高就是优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