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本章整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本章整合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1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1 16:5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本 章 整 合
6
1
2
3
4
5
7
1.(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C
秋天树叶纷纷落下,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A不符合题意。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不符合题意。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选项C符合题意。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属于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
6
1
2
3
4
5
7
2.(2021·河北中考)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部分变成红色时,冷水只有一小部分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当热水大部分变成红色时,冷水只有一小部分变成红色。
6
1
2
3
4
5
7
3.(2020·广西贵港中考)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把冰冷的手放到嘴边哈气,手会变暖
C.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会发热
B
用力搓手,手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把冰冷的手放到嘴边哈气,手会变暖,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反复弯折铁丝,人对铁丝做功,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A、C、D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B符合题意。
6
1
2
3
4
5
7
4.(2020·四川攀枝花中考)质量和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之后,将铜块投入水中。已知c水>c铜,不计热量损失,则(  )
A.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升高的温度和铜块降低的温度相同
B.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降低的温度和铜块升高的温度相同
C.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
D.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减少的内能和铜块增加的内能相同
C
6
1
2
3
4
5
7
质量和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Q=cmΔt可知,比热容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小;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升高的温度小,由于初温度相同,所以水的末温度低。将铜块投入水中,热量由高温的铜块传给低温的水。铜块内能减少,水的内能增加,因不计热量损失,故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C正确,A、B、D错误。
6
1
2
3
4
5
7
5.(2020·广西梧州中考)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是      现象;粽子在锅里煮的时候香味会更明显,原因是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
扩散
剧烈
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粽子在锅里煮的时候香味会更明显,是因为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6
1
2
3
4
5
7
6.(2020·湖南张家界中考)如图所示,往盛有少量水的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内能,且内能变
      。
做功

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变小,这个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6
1
2
3
4
5
7.(2020·广西玉林中考)用煤气灶烧开水,是通过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把质量为2 kg的水从20 ℃加热到60 ℃,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热传递
3.36×105
用煤气灶烧开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 J/(kg·℃)×2 kg×(60 ℃-20 ℃)=3.36×105 J。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