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准考证号
6.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从北往南运动的物体会向右偏移,都江堰的主体工程体现了这
交口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达标卷
原理,并借助地势和弯道来排沙和泄洪。这说明都江堰
七年级历史
A.同时具备防洪和灌溉的功能
B.是世界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C.体现了中国先民高超的智慧
D.完全迁就于自然地势因素
7.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A.退避三舍
B.纸上谈兵
C.破釜沉舟
D.四面楚歌
3.答卷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8.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注重减轻农民负担。材料描述了休养生息政策的
A.实施背景
B.具体内容
C.最终结果
D.积极影响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9.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
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
关键词:秦统一中国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该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从东方的女娲抟土造人到西方的上帝创人,从古希腊的鱼变人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古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至今,人类都在追溯自身的起源。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A.问卷调查
B.文献记载
C.考古发现
D.神话传说
10.说唱作为一种曲艺表演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早在汉代时,它就成为百戏中的一种,如下图
2.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踪踪的设计理念来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发掘的玉琮,良渚古
所示的说唱俑现珍藏于国家历史博物馆,它身材矮胖,表情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从侧面反
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除玉琮外,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还有象征军事指挥
映了东汉时期的
权的玉钺等,这表明中国
A.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
A.古代历史遗存分布广泛
B.民族交往频繁
B.已出现了早期国家形态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文明最早发祥于长江流域
D.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D.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超
11.《三国演义》由明朝人罗贯中编著,该著作在描写某战役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
3.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交口某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中国的原始农
“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然而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说
耕生活后,发现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共同特点是
明
A.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B.都会饲养家畜,以采集、狩猎为生
A.史书记载通常以历史小说为依据
.历史小说与史书内容基本一样
C.都使用打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
D.都会制作彩陶,生活在黄河流域
C.历史小说的描述经过了艺术加工
D.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彩
4.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12.“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
(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
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历史人物应是
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三国时期的刘备
B.东汉末年的张角
A.何尊反映了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B.何尊上所述的“中国”定都于咸阳
C.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D.东汉末年的曹操
C.何尊上的铭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13.图示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线索、明晰时空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图示中序号与政权对应
D.铸造何尊的王朝为巩固疆土实行禅让制
何尊及尊上的铭文
正确的是
5.“东周时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了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A.东晋西晋北朝南朝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B.东晋西晋南朝北朝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水利工程的修建
C.西晋东晋南朝北朝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思想学术繁荣导致
D.西晋东晋北朝南朝
七年级历史
第1页(共6页)
七年级历史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