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 人教版数学 三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 人教版数学 三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01 20:0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
人教版数学 三年级下册
一、填空题
1.有( )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合起来的表能更( )地表示信息。
2.
树种 柳树 杨树 槐树 其他
棵树/箱 40 30 10 20
从统计表中可看出,槐树有( )棵。
3.根据一、二年级喜欢的颜色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喜欢( )的人数最多。
(2)二年级喜欢( )的人数最少。
(3)参加此次调查的一共有( )人。
4.下面是三年级两个班数学成绩统计表。
(1)三(1)班成绩优秀的有( )人,比三(2)班成绩优秀的少( )人。
(2)三(1)班成绩良好的人数是三(2)班成绩良好人数的( )倍。
(3)三(2)班一共有( )人。
5.根据某品牌市场调在部对某超市八宝粥的销售情况做的调查,调查员做出以下统计表。
某超市九月份销售某品牌八宝粥情况统计表
品种 黑米 紫薯 桂圆莲子 椰奶燕麦
箱数 32 26 43 12
某超市十月份销售某品牌八宝粥情况统计表
品种 黑米 紫薯 桂圆莲子 椰奶燕麦
箱数 22 10 14 5
请根据上面两个表格的内容,将下表补充完整。
某超市九、十月份销售某品牌八宝粥情况统计表
黑米 紫薯 桂圆莲子 椰奶燕麦
( )月 ( ) ( ) ( ) ( )
( )月 ( ) ( ) ( ) ( )
二、判断题
6.任意两个统计表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
7.复式统计表是由许多个单式统计表合成的。( )
8.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 )
9.一组的跳绳平均成绩比二组高,那么一组小亮的跳绳成绩一定比二组小敏的成绩高。( )
10.从表中可以看出,对春节联欢晚会感觉非常好的人数最多。( )
三、选择题
11.下面是希望小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的信息:一班:航模18人、书法7人、踢球16人;二班:航模20人、书法9人、美术16人;三班:航模12人、书法9人、踢球23人。可以把( )的兴趣小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
A.一班和二班 B.二班和三班 C.一班和三班
12.要想知道全校学生最喜欢的社团活动情况,最科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老师的经验来判断B.调查,获取数据 C.询问别的学校
13.这是小红家和小浩家近3个月用电量统计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浩家用电量三月份最多 B.小红家用电量在减少
C.小浩家用电量在增加
14.从复式统计表中可以看出(  )。
A.草莓味酸奶销售的最好
B.一月份比二月份销售情况好
C.两个月销售情况呈上升趋势
15.下表是某校三(2)班全班同学喜欢吃蔬菜的情况,统计如下表:(每人限选一种)
喜欢吃黄瓜的人数比喜欢吃西红柿的少( )。
A.6人 B.2人 C.8人
四、解答题
16.根据下列信息,完成复式统计表。
(1)喜欢科技书的女生比男生少4人。
(2)喜欢文艺书的女生是男生的2倍。
(3)喜欢漫画书的男生比喜欢文艺书的男生多5人。
(4)喜欢笑话书的女生比喜欢科技书的女生的2倍少3人。
文艺书 漫画书 科技书 笑话书
男生 12 18
女生 8 20
(5)请你再说出两条信息。
17.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1)一月份________味酸奶卖的最多,二月份________味酸奶卖的最少。
(2)原味酸奶一、二月份一共卖了________箱。
(3)超市老板根据一、二月份酸奶的销售情况,要采购三月份的酸奶,他怎么购买比较合适,为什么?
18.三(1)班同学最喜欢的水果:
水果 西瓜 苹果 雪梨
人数 13 9 23
三(2)班同学最喜欢的水果:
水果 西瓜 苹果 雪梨
人数 11 23 10
(1)请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表。
(2)三(2)班最喜欢西瓜的人数比三(1)班少( )人。
(3)三(1)班最喜欢( )的人数和三(2)班最喜欢( )的人数同样多。
参考答案:
1. 联系 简洁
【分析】有联系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合起来的表能更简洁地表示信息,这样的表就叫做复式统计表。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有(联系)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合起来的表能更(简洁)地表示信息。
【点睛】并不是所有统计表都能合并在一起的,合并的前提是调查内容是一样的。
2.10
3. 蓝色 绿色 342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一年级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2)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二年级喜欢绿色的人数最少。
(3)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一、二年级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
【详解】(1)答:一年级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2)答:二年级喜欢绿色的人数最少。
(3)42+36+50+28
=78+50+28
=128+28
=156(人)
56+42+63+25
=98+63+25
=161+25
=186(人)
156+186=342(人)
答:参加此次调查的一共有342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1) 29 7
(2)2
(3)48
【分析】(1)通过成绩统计表,可分别得到三(1)班和三(2)班成绩优秀的各有多少人,再相减即可。
(2)通过成绩统计表,可分别得到三(1)班和三(2)班成绩良好的各有多少人,再用(1)班人数除以(2)班人数即可。
(3)把三(2)班成绩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人数相加,就是一共有多少人。
【详解】(1)36-29=7(人)
三(1)班成绩优秀的有(29)人,比三(2)班成绩优秀的少(7)人。
(2)14÷7=2
三(1)班成绩良好的人数是三(2)班成绩良好人数的(2)倍。
(3)36+7+4+1
=43+4+1
=47+1
=48(人)
三(2)班一共有(48)人。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的数据分析能力,读懂统计表,使用统计表提供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5. 九 32 26 43 12 十 22 10 14 5
【分析】根据给出的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即可。
【详解】某超市九、十月份销售某品牌八宝粥情况统计表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统计表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表找出需要的数据。
6.×
【分析】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区别:单式统计表用于表示一组数据,而复式统计表用于表示多组的数据。任意两个统计表不一定能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只有两个有联系的统计表才可以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可知:
复式统计表是由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的,可以更简洁地表示信息,
所以任意两个统计表不一定可以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应熟练掌握。
7.√
【详解】把多个统计内容(调查内容)一样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起,统称为复式统计表。据此可知,复式统计表是由若干个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的。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正确
【分析】把统计得来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可以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注意知识的积累
【详解】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说法正确。
9.×
【分析】平均成绩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不能反映每个数据的具体情况。
【详解】平均数反映的是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不能反映每个数据的具体情况。
所以只能说小亮所在一组的平均成绩大于小敏所在二组的平均成绩,不能说明小亮跳绳成绩一定比小敏成绩高。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10.×
【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对春节联欢晚会感觉非常好的有48+46+39=133人,对春节联欢晚会感觉好的有46+51+56=153人,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48+46+39
=94+39
=133(人)
46+51+56
=97+56
=153(人)
133<153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春节联欢晚会感觉好的人数最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1.C
【分析】复式统计表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可知,每个队的统计项目必须相同,这样才能把几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详解】把两班兴趣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必须兴趣小组的三种项目相同,只有一班和三班相同;所以一班和三班的兴趣小组人数可以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制作和特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
12.B
【分析】根据题意,调查对象是全校的学生,范围较大,人数较多,所以要想知道全校学生最喜欢的社团活动情况,可以进行调查统计,根据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因为全校学生人数较多,所以要想知道全校学生最喜欢的社团活动情况,最科学合理的方法是调查,获取数据。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际应用的能力,统计之前要进行调查,获取数据。
13.B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对每个选项中的说法进行分析并判断;
分别对小浩、小红家近3个月的用电量进行大小排序即可判断。
【详解】A.71>69>68,即小浩家用电量4月份最多,因此原说法错误;
B.75>73>70,即小红家用电量在减少,因此原说法正确;
C.71>69>68,即小浩家用电量4月份最多,3月份最少,因此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B
【分析】A.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分别求出两个月各种酸奶的销售量,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B.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分别把一月份、二月份卖出的各种酸奶的数量合并起来,再进行比较即可;
C.根据统计表中一月份、二月份数据的变化,即可判断。
【详解】A.原味:30+35=65(箱)
草莓味:45+15=60(箱)
芒果味:10+35=45(箱)
黄桃味:25+10=35(箱)
65>60>45>35
原味酸奶销售的最好,故本选项错误;
B.一月份:30+45+10+25
=75+10+25
=85+25
=110(箱)
二月份:35+15+35+10
=50+35+10
=85+10
=95(箱)
110>95,所以一月份比二月份销售情况好,故B选项正确;
C.两个月销售情况有上升的趋势也有下降的趋势,故C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统计表中读取信息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5.B
【分析】先分别求出喜欢吃黄瓜、喜欢吃西红柿的总人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
【详解】(6+7)-(3+8)
=13-11
=2(人)
喜欢吃黄瓜的人数比喜欢吃西红柿的少2人。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的数据分析能力,读懂统计表,使用统计表提供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16.复式统计表见详解
(5)喜欢笑话书的女生最多;喜欢漫画书的最少。(答案不唯一)
【分析】(1)用喜欢科技书的女生人数加4,即可求出喜欢科技书的男生人数;
(2)用喜欢文艺书的男生人数乘2,即可求出喜欢文艺书的女生人数;
(3)喜欢漫画书的男生人数=喜欢文艺书的男生人数+5;
(4)喜欢笑话书的女生人数=喜欢科技书的女生人数×2-3;
最后根据结果补充完整统计表即可。
(5)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说出两条合理的信息即可。
【详解】(1)(人)
(2)(人)
(3)(人)
(4)
(人)
复式统计表如下图所示:
文艺书 漫画书 科技书 笑话书
男生 12 17 24 18
女生 24 8 20 37
(5)女生:37>24>20>8;
喜欢笑话书的女生最多;喜欢漫画书的最少。(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已知数据求出未知数据,再填表即可。
17.(1)草莓;黄桃
(2)65
(3)见详解
【分析】(1)比较一月四种酸奶卖的箱数,确定哪种卖的最多即可;比较二月份四种酸奶卖的箱数,确定哪种卖的最少即可;
(2)把两个月原味酸奶卖的箱数相加即可;
(3)根据每种酸奶的销量情况确定采购的箱数即可。
【详解】(1)45>30>25>10,一月份草莓味酸奶卖的最多;
35>15>10,二月份黄桃味酸奶卖的最少。
(2)30+35=65(箱)
则原味酸奶一、二月份一共卖了65箱。
(3)他三月份多购买原味的酸奶,适量多购进芒果味的酸奶,另外两种味道的酸奶各购进20箱。因为原味的酸奶一直卖的好,草莓和黄桃味的销量在下降。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统计表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表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18.(1)见详解;
(2)2;
(3)雪梨;苹果
【分析】(1)根据三(1)班和三(2)班的数据填写;
(2)用减法计算出三(2)班最喜欢西瓜的人数比三(1)班少的人数;
(3)找出三(1)班和三(2)班数据相同的那个水果;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1)如图:
(2)13-11=2(人),所以三(2)班最喜欢西瓜的人数比三(1)班少2人。
(3)三(1)班最喜欢雪梨的人数和三(2)班最喜欢苹果的人数同样多。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统计表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