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01 20:1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下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卷
历 史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与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2)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A. 生活在长江流域 B. 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 种植粮食作物粟 D. 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2、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A B C D
3、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①聚落 ②农作物出现 ③城市的出现
④磨制工具 ⑤家畜出现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4、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 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B. 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C. 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D. 远古传说有夸张成分,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
5、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A. 女娲补天 B. 精卫填海 C. 大禹治水 D. 牧野之战
6、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内容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的是
A. 青铜器和甲骨文 B. 青铜器和冶铁业
C. 铁制农具和牛耕 D. 冶铁业和甲骨文
7、《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 牧野之战 B. 春秋争霸 C. 楚汉之争 D. 官渡之战
8、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9、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 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A.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 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 解除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D. 加强了民族交融
10、西汉初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史称
A. 休养生息 B. 文景之治 C. 光武中兴 D. 武帝中兴
11、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A B C D
A.A B. B C. C D. D
12、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①《伤寒杂病论》的撰写 ②《齐民要术》
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④全身麻醉手术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 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春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4、 历史图片往往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现象。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 中外交往 B. 国家统一 C. 经济发展 D. 民族交融
15、“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丝绸之路向中原输入的主要是丝绸
B. 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
C. 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D. 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 到欧洲
16、李明毕业后想要在家乡创办一个“农业生态园”,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决定从古书中学习经验,你向他推荐哪一本书
A.《齐民要术》 B. 《史记》 C. 《伤寒杂病论》 D. 《九章算术》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其中17题14分、18题12分、19题18分、20题8分)
1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秦汉史》
材料二 西汉建立后,举凡各级行政建制、官僚制度、军制和法律、土地和赋役制度等等,都是秦制的延续和发展。……但汉武帝一方面推崇儒术,一方面又条定刑法,重用酷吏。……武帝起用“布衣”公孙弘为相,打破封君为相的惯例。……武帝陆续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打击王国势力。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图一 秦朝疆域图 图二 西汉疆域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汉的各种制度与“秦制”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为“打击王国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汉与秦朝疆域的最大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不同”的现实意义。(4分)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2分)
18、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 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 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炎帝、黄帝作为华夏集团的两大部落首领,带领早期的先民认识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他们通过以战促和, 以德报怨,经过联盟和与其他氏族、部落的融合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融合,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之路。
——李俊《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材料二: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从而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的联系。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秦朝)书同文行同伦……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自此形成国家统一为众心所向、分裂为历史逆流的大一统历史传统。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四:(汉武帝)事实上是以儒家的“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以儒补法,巩固“大一统”。秦汉以来“大一统”观念形成以后,历朝历代,无论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皆以天下一统为正流,以天下分异为歧路。
——贾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
(1)材料一中的“炎帝、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打着“攘夷”旗号成为春秋首霸的人物。(2分)
(3)材料三中“书同文”体现了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一措施?(2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以儒家的‘德治'做 统一思想的工具”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19、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4分)
材料二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另一项措施。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统一后又实行了哪些经济、文化措施?(4分)
材料三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3)据材料三,说明商鞅的思想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4分)
材料四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哪一项内容?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6分)
20.(8分)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丝绸之路示意图 河南洛阳白马寺
2023年下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4:ABCD 5~8:DABA 9~12:BBBC 13~16:DDAA
二、非选择题:
17.(1)推行郡县制;(2分)制定法律(秦律)。(学生答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扣分2分)
(2)关系:西汉制度是秦朝的制度的延续和发展。(2分)措施:实施“推恩令”。(2分)
(3)不同之处:西汉疆域与秦朝疆域相比,主要增加了西域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进行管辖。(2分)现实意义: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2分)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或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巩固)。(2分)
18:(1)人文始祖 (2分)
(2)齐桓公(2分)
(3)统一文字 (2分)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颁布推恩令;(2分)设立刺史;(2分)
19:(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分)
(2)统一度量衡;(2分)统一货币(1分),统一文字(1分)
(3)法家;(2分)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但是单纯的威胁、恐吓并不是好方法。(言之有理即可2分)
(4)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2分)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分)
20.(8分)答案要点:(1)丝绸之路的形成(2分)(2)丝绸之路的作用(4分)(3)丝绸之路与佛教的关系(2分)
例文: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即“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佛教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位于河南洛阳的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胡人汉服
胡床
汉人胡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