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任 意 角一、教材分析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教法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分析
二三四一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中第一节的第一课时。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角的概念的推广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之一,是初中相关知识的自然延续。为进一步研究角的和、差、倍、半关系提供了条件,也为今后学习解析几何、复数等相关知识提供有利的工具,所以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的推广尤为重要。 知识目标 :
(1)推广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2)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
(3)掌握所有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 )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 :
(1)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类比思维能力;
(2)通过画图和判断角的象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德育情感目标: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参与意识;
(2)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和象限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及判断。
难点:
把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到角的定义,角的范围仅限于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由教材的“思考”出发,引发学生的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角的推广的必要性。
2.“终边相同的角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可以从特例出发,通过填空的方式,使学生经历由具体数值到一般的k值的抽象过程,学生易于接受。
三、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为问题呈现阶段、探索与发现阶段、应用知识阶段。
探索与发现新知识是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以问题驱动、层层铺垫,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获得新知识。
学法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应该与学生熟悉的知识背景相联系。
在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思考、探索、交流、反思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合作探究,建构数学数学运用,巩固知识回顾小结,分层练习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思考:
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说明角的概念扩展的必要性 。学生容易回答前面一个问题,但在回答后面一个问题时会发现问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合作探究,建构数学 问题:
(1)、过去是如何定义一个角的?角的范围?
(2)、举出不在的 角的实例,加以说明
(3)、你认为刻画这些角的关键是什么?
(4)、给出任意角的定义 角: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静止的)
角: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运动的) 结合具体的实例,感受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从旋转量、旋转方向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类比正、负数和零,定义角的正角、负角和零角。 进一步建构概念:问题:
如果把角放在直角坐标系中,那么怎样放比较方便、合理?
(先让学生以同一条射线为始边作出下列角:210°,-150°,-660°)
给出象限角的概念:
在总结分析合理放法的基础上,给出象限角的概念,并说明在同一坐标系下讨论角的好处。 通过尝试探究,由学生感受没有统一标准时,角的表示不方便。 进一步建构概念:思考:
锐角是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一定是锐角吗?
试想:
都有哪些角的终边与30度角的终边相同?
探究:
将角按上述方法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后,给定一个角,就有唯一的一条终边与之对应。反之,对于直角坐标系内任意一条射线OB,以它为终边的角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那么终边相同的角有什么关系?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地, 所有与角 a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a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
,即任一与角a 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a 与整数个周角的和.例1:在00 -3600范围内,找出与角-950012’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它是第几象限角。(分析、板书)例2: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学生完成、教师指导)例3:写出终边在直线y=x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 的元素写出来。(共同完成,注意k的正确取值是关键)数学运用,巩固知识通过例题进一步理解任意角、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 回顾小结,分层练习问题:
1.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2.你掌握了与角a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方法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复习本节主要内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回答,讨论交流,补充;教师归纳总结,突出重点知识,解决疑惑点。
回顾小结,分层练习作业:
习题1.1 A组第1,2,3题.
板书设计1、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2、象限角的概念;
3、终边相同角的表示1.1.1任意角 例题
练习投影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