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级(下)《甘露的秘密》发展性阅读导学案
备课时间 ____周星期_____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___周星期___需 课时 课 题 《甘露的秘密》
阅读评价
组别 组长 组 员 班级评价 教师评价
1 2 3 4 5 6 7 8
展示次数 终结评价
展示质量
一、阅读目标
1.识记理解课文的重要字词。2.体会科学小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说明的特点。
二、目标链接
科学小品是一种独特的说明文体,是用小品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形式来介绍科学常识,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形态、特征、成因、功能和作用等。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形式活泼,往往用通俗易懂、丰富多采、形象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表现科学内容,阐述科学道理,以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科学小品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情趣。科学小品文的作用是宣传科学知识,因为它面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读者群体并不是专业人土,所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是它必须具备的特色。本文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成功的范例。阅读时,体会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要重点关注修辞、修饰语和限制语、描述性的动词或形容词等。本文是一篇阐释甘露来由的科学小品,作者以其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说明了甘露形成的原因。本文在以下几方面颇具特点:①描述形象生动,富有趣味。如介绍蚜虫生活习性时,写蚜虫在觅食的时候用“探索”“发现”“吸取”,生动地表现了蚜虫吸取植物汁液时的情景,形象地介绍了蚜虫的生活特点。②用词准确且形象。如“蚂蚁这些贪吃的小东西为……千方百计地保护蚜虫”一句中,“警卫”一词形象地表现出蚂蚁为保证自己获取食物而排斥其他昆虫的特点。又如“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蚕食”一词用得非常准确,表明蚜虫吃东西像蚕吃桑叶一样,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将叶子吃光。③词语富有感彩。如“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不辞劳苦地把它一个个搬到蚁巢里……”“亲密无间”“不辞劳苦”等有力地表现出蚜虫在蚂蚁心目中的地位。
三、阅读过程
作家及作品常识梳理(导入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编著寓言集《猴子刺虎》、《无花果》、《帆和舵》、《当代中国寓言大系》、《古代中国寓言大系》、《外国寓言大系》,知识小品集《叶绿花红》、《群芳新谱》、《绿色的宝石》,理论编著《简明文学原理》、《简明美学原理》、《德育原理》等。 《叶绿花红》获国家首届图书提名奖、中国第四届图书一等奖,理论编著《美育原理》获1993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一)结合“十注” 带疑初读(25)分钟环节要求: 细读默想 用心十注 整体感悟 卒章反刍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结合“十注”和注释初读课文后,在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探究下面的问题,形成小组解读结果。找出你读不准的字词,并注上拼音在小组中交流,最后整理出小组生字词解读成果。2.朗读感知。(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课文第八段是围绕“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来说明的。B、从“蚂蚁帮蚜虫搬家”可以看出蚂蚁是蚜虫的卫士。C、从“蚂蚁照顾蚜虫的卵,并喂养小蚜虫”可以看出蚂蚁是蚜虫的保姆。D、课文第八自然段重点写蚜虫,说明甘露得以产生并且数量大都与蚂蚁有密切的关系。(2) (2)蚂蚁是蚜虫的保护神,这是自然界中的 共生 现象。本文揭示说明对事物的认识不能 只停留在表面,而要 经过不断探索,逐渐认识其本质 。
(二)小组合作 置疑探读(15分钟)环节要求:我置我疑 疑义相析 解疑互进 献疑待诂
小组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问题,形成组内解读成果,再抽组进行班级展示和抽组开展评价,教师必须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有权质疑教师,对质疑教师的学生应该根据情况给予学分表现记载。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蚜虫在觅食的时候,先用那唇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短毛,向四周探索一番,一旦发现了可以猎食的目标,便将那根尖锐的刺吸式口气刺进植物组织内部,不停地吸取植物内的浆汁。体会加粗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在说明蚜虫觅食过程的作用。 “探索”、“发现”、“刺进”、“不停地吸取”等动词的使用非常形象生动,蚜虫觅食和吸食的过程如画面一般呈现在我们眼前。 2.对于蚜虫的排泄物最感兴趣的是蚂蚁。你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一下,凡是蚜虫多的地方,就会发现成群结队的蚂蚁,熙熙攘攘,忙着一团。它们紧紧地跟踪在蚜虫的后面,不是用触角轻轻地拍打着蚜虫的屁股。蚜虫受到拍打,感到十分快意,便翘起屁股,随之排泄出一滴一滴的蚜蜜,使小蚂蚁痛痛快快地饱餐一顿。体会文段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说说文段所表达的情意及说明作用。 “最感兴趣”、“成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队”、“熙熙攘攘”、“忙着一团”、“跟踪””、“拍打”、“快意”、“翘起屁股”、“痛痛快快”、“饱餐”一连串拟人化动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蚂蚁吸食蚜蜜的过程,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描写栩栩如生,富有生活情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新语文实践活动:请用一段文字准确生动介绍教室前面部分,注意准确性和生动性相结合。
(三)交流展示 释疑导读(15分钟)环节要求:小组交流 陈述己见 组间论辩 教师点拨
1、预习或课堂中疑惑问题备忘(或板书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 2. 阅读收获展示(或教学后记、读后感、学习心得、妙语警句摘要):
(四)紧扣目标 发展扩读(10分钟)环节要求:对应目标 方法迁移 扩读增量 发展能力
鸟中诸葛 ①乌鸦的名声不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②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振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马路上,让汽车替他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③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乌鸦站在猪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爬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将耗子叼到嘴里。④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返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⑤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渔竿搁在冰窟 ( http: / / www.21cnjy.com )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叼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⑥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绝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⑦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飞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而且对自己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入深坑。⑧荷兰的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18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到8岁,这只乌鸦视他为“父亲”,他一踏进门,乌鸦便手舞足蹈地向他鞠躬致意,其亲昵之态令人动情。⑨乌鸦的摹仿能力也很强,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有个别乌鸦能掌握百余个词呢!⑩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⑾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羊粪“空投”于狼脚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残羹剩饭”。⑿但在一些地方认为,碰见乌鸦是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已被揭开。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发出的微弱气味,从而竟相飞至。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臭而来。这也许是人们厌恶乌鸦的原因。
(五)矫正评价 能力测读(15分钟)环节要求:自我作答 组内小结 准确表述 待师验证
1、基础堂清。(1)词语解释,然后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互检测最先记忆和运用。(8分)天赐 其甘如饴 延年益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诚言不谬 亲密无间 _ 熙熙攘攘 _ (2)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12分)①全世界已经发现的蚜虫有2000多种。我认为: ①“已经发现”说明还可能有未曾发现的,“已经发现的有2000多种”,加上可能未曾发现的,蚜虫种类别之多确实惊人。②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是亲密无间的。我认为: “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带有夸张语气的词突出了蚂蚁和蚜虫关系的亲密。③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吞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使蚜虫能够饱食终日,好排泄出更多的蚜蜜来。我认为: “大肆蚕食”、“祸害”都是贬义词,说明了蚜虫对植物的危害之大。2.认真阅读《鸟中诸葛》,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本文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表达出什么意思 (10分)我认为:本文标题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意思是“乌鸦是一种聪明机灵的鸟儿”。(2)本文开头与结尾有什么特点 (10分)我认为: 开头点题,统领全文;结尾与开头呼应,简单说明了乌鸦得恶名的原因,既增添了文章的科学性,又使文章显得结构完整。 (3)请在文中找出准确生动说明的语句,结合关键词句体会、分析其准确性和生动性。(10分)我认为: 略。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