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备课】2015山东泰安市新泰优秀语文备课资源(教案+课件+导学案)评选(新泰实验中学)优秀作品: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备课】2015山东泰安市新泰优秀语文备课资源(教案+课件+导学案)评选(新泰实验中学)优秀作品: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3 18:06:38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 掌握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语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 把握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及描写手法。
3. 把我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及主题。
二、基础内容复习:
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 惘然( ) 嗤笑( ) 阴晦( ) 恣睢( ) ( )
?? 胆怯( ) 给予( ) 诧异( ) 过瘾( ) 拮据( ) ( )
2.请写出对下列人物的描写方法。
?? ①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 )
?? ②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 )
?? ③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 )
?? ④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
3.说说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三、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 (一)
??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竞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5.结合语境,解释下面的词语。
?? (1)辛苦展转:
?? (2)辛苦麻木:
?? (3)辛苦恣睢:
6.“我”希望“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7.文末又一次提到“眼前展开一片……金黄的圆月”,其作用是什么?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 父亲的节日
金鑫
?? ①哪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么要给你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 ②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扬起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还未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 ③孩子看出了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爹爸吧,他一定会很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 ④第工天是星期天,早晨,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他敲门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天小男孩给我的花儿。那一枝花儿,我压根儿没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局面有些尴尬。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儿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予,将她引到阳台上玩儿,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在帮我解围,这一天,毕竟是文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 ⑦过了一会,父亲又走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不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听你母亲,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我坚持不要,父亲显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来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商量好了的。父亲说走就走,临行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给我几本,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嘿。”
??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我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沓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8.请写出第③段“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句中“有心人”所包含的两层意思。
??
??
9.联系上下文,品读父亲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 ⑴父亲给“我”送钱时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怎样的感情?
??
??
?? ⑵父亲向“我”要书时,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给我几本,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
??
10.文章最后写道:“我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沓钱,沉默了好一阵子。”请说说“我”在沉默中想到了什么。
??
??
11.试想,如果“我”带回了那个小男孩送给“我”的康乃馨,那么,“我”会不会把它作为父亲节礼物送给父亲呢?为什么?
??
??
12.请从下面两句的加点词中任选—个,设计一道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的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 ①过一会,父亲又走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
??
??
?? ②我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沓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不能吃的蛋糕
?? 许多父母感到很难向他们的孩子解释为什么有些电影和杂志不适合他们看。有一位父亲想出了一个解释的办法。
?? 这位父亲仔细倾听孩子们想看某部限制级电影的种种理由:影片中有他们喜爱的演员;别人都在观看;它被列为限制级仅仅是因为它隐含色情内容,但这些内容从未直接在影片中出现过;它的语言相当优美。几位少年并不否认,影片中有一个建筑和一群人被炸飞的镜头,但他们认为这样的暴力元素很正常,无可厚非。再说影片的特技效果非常精彩,故事情节也十分紧张刺激。
?? 听完了这些理由,父亲还是说:“不行!”
?? 那天晚上,父亲问孩子们,是否愿意品尝他烘烤的果仁巧克力蛋糕。他解释说,他选用了全家人最喜欢的配方,而且添加了一些“新花样”。孩子们问他是什么花样,父亲平静地回答说:“在蛋糕里加了狗粪。”
?? 但是父亲又马上向孩子们保证只加了一点点,其他所有成分都堪称食中精品,而且他花了很多心血来烘烤果仁巧克力蛋糕,温度和时间都把握得恰到好处。他相信这些蛋糕口味绝对一流。
?? 虽然父亲暗示果仁巧克力蛋糕的品质几近完美,但是这几个少年表示坚决不品尝。
?? 父亲故作惊讶。他向孩子们保证,他们尝不到狗粪的味道。但孩子们仍然无动于衷。
?? 于是父亲告诉孩子们,他们想看的电影就如同这个果仁巧克力蛋糕。我们的思想往往会诱使我们相信一点点邪恶无关紧要。事实上,哪怕是一点点狗粪都能将美味佳肴变成令人作呕、全然不能接受的东西。父亲继续解释道,虽然电影行业让我们相信今天大多数电影老少皆宜,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现在每当孩子们想要做他们不该做的事情时,父亲就会问他们是否想要吃他特制的果仁巧克力蛋糕,他们也就不再提起了。
?? (选自《环球时报》2014年4月)
13.文中孩子们列举了想看某部限制级电影的种种理由,请说出其中的四点。
14.文中的父亲烘烤了一个加了一些“新花样”的蛋糕,其用意是什么?
15.面对着品质完美、口味一流的蛋糕,孩子们是怎样的反应?
??
16.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17.你从这则短文中受到了什么教益?
??
四、写作创新吧
[这是一块自由而广阔的天地,请以你的真实体验、丰富情感、独到见解,向老师展示你的才华吧!]
19.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生活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五、自我总结:
1.学习本单元我最大的收获是:
?
2.我认为本单元的易错之处在:
?
3.我认为今后尚需努力之处在: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一、单元学习目标
1.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
2.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3.注意培养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得出自己的见解。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分析、体会、品味小说,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二、复习过程: (一)单元聚焦   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这里所说的写少年生活,并不是都像《孤独之旅》《心声》这样,完全以少年人物形象为中心的。   《故乡》写故乡人物的变化,但是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历来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   《孤独之旅》写一个孩子在牧鸭生活中成长的故事。   《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弟弟的无情寡义,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这人间悲剧,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对社会的某种认识。   《心声》所触及的是当前的一些教育问题。 (二)阅读建议 1.阅读小说,先要抓住故事情节。由分析故事情节理出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 2.抓住典型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典型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的要素,是社会现实的具体体现,因此,由典型环境可以推理出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 3.分析人物形象。抓住典型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动作,从而分析出人物性格。典型人物形象是一类人的代表,又有独特的个性。应分析他与同类人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尤其注意分析典型人物的性格、思想,还要由此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挖掘主题思想。 4.了解作家的写作背景和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来推理出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 5.品味关键语句。 (三)相关知识 1.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899年去南京求学,1902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学医,后弃医从文。立志通过文学影响,改变国民精神,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1906年在日本东京从事文学活动,翻译俄国、东欧等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1909年回国,先后在绍兴、杭州任教。辛亥革命后,任南京政府教育部官员,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任教。1918年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同年5月,发表了《狂人日己》。从此,他一直走在新文化的前列,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和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作品。1926年8月因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反动当局通缉,以后相继到厦门大学、广州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回到上海,1936年10月在上海逝世,全部作品收集在《鲁迅全集》中。 2.小说简介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小说中的人物: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既可以概括介绍,也可以具体描写;既可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也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描写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也可以插入适当的议论;既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还把高潮、结局提到文章的开头,这种写法叫倒叙。小说主要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并表现主题思想。   小说的环境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主题思想服务的。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描写更为重要。   情节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人物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的。
(四)课文内容复习
1.故乡
本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两个”闰土和“两个”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本文具有以下特点:强烈的对比、精彩的对白、高妙的白描、精辟的议论。
2.孤独之旅
本文通过写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偏远芦荡放鸭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得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告诉当今的少年们:人生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下锤炼,需要在孤寂中磨练才能迅速成长。
全文具有如下美点:出色的环境渲染、细腻的心理刻画、逼真的细节描写、平实的语言风格
3.我的叔叔于勒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文中丰富深刻的主题内蕴。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文中情节结构的跌宕曲折。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文中精妙无比的景物点染。
4.心声
小说写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遭到老师的拒绝,后在意外情况下终于如愿以偿。故事揭示了家庭生活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小说以其深沉的思想内涵,凄楚的人物形象,纤丽的情节叙述和令人伤感的语言表达,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双线交织是本文最突出的结构特色。两相映衬是本文最精妙的写作手段。浅显通俗是本文最重要的语言风格。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