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摩擦力课件(共17张PPT)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3摩擦力课件(共17张PPT)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2 10:1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8.3摩擦力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
3、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知识与技能:
6、体会古代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探究模式。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4、掌握实验探究中的科学研究方法;
5、经历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过程;
学习目标:
这种力叫做
【问题】那么为什么会产生摩擦力呢?
接触
相对滑动
【比赛】利用自己的双手和身边物体产生一个摩擦力亲自感受一下.
【分享】比较产生的这些摩擦力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活动】请利用海绵再次感受摩擦力。
接触面粗糙
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阻碍相对运动
接触面
【目标一】滑动摩擦力定义
两个相互
的物体,
当它们
时,

上会产生一种
的力,
滑动摩擦力。
符号:Ff 单位:N
【反馈练习一】摩擦力概念题型
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 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在重心上
C.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D. 两个物体若有相对运动,它们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如何测量摩擦力呢?
【目标二】滑动摩擦力测量
G
FN
F
Ff
o
【困难】由于摩擦力出现在接触面上,且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无法直接测量。

设计: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原理:
二力平衡
方法:
转换法
类比法
实验一下
设计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此时重力大小就是弹簧测力计示数。
回顾:重力大小的测量
原理:二力平衡
G
F
方法:转换法
o
二力平衡
方案:
将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挂钩拉住物体,将物体放在水平木板上,拉动木板运动,这样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摩擦力大小。(如图所示)
方法:
转换法、逆向思考法、缺点列举法
原理:
再实验一次
F
Ff
o
改变我们生活中的摩擦
鞋底、轮胎有花纹
增大摩擦
增大摩擦
增大摩擦
增大摩擦
增大摩擦
减小摩擦
减小摩擦
减小摩擦
减小摩擦
用力捏闸、刹车
用力抓鱼
路面撒煤渣、融雪剂
用力拧壶盖
垫上毛巾拧
运动员手上涂镁粉
回环运动手要松
溜冰场做的很光滑
推书橱时书取出
滑梯表面光滑
增大摩擦
增大摩擦
减小摩擦
改变压力
改变粗糙程度
改变摩擦
【目标三】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大小
方法:控制变量法
猜想:
方案:
将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挂钩拉住物体,将物体放在水平木板上,拉动木板运动,这样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摩擦力大小。(如图所示)
1.通过在物体上放钩码来改变压力。
2.通过在木板上加毛巾或者加棉布
来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且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装置图
课题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原理
_________
仪器
_________、木块、木板、
毛巾、棉布、砝码
方法
1._______:通过弹簧测力计知道摩擦力大小.
2._________:匀速拉动难以控制,采取拉动木板
3.__________:控制压力一定,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关系
4.___________:有木板静止想到木块静止。
甲木板
乙棉布
丙毛巾
丁砝码木板
①在木板上加砝码,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毛巾铺在木板上,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 图和 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二力平衡
弹簧测力计
转换法
缺点列举法
控制变量法
逆向思考法
改变压力
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改变压力
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反馈练习二:


目标 方法 模式
1.滑动摩擦力定义 比较法 异中求同-概念 建构探究模式
2.摩擦力的测量 转换法 类比法 困难-规律借用探究模式 困难-类比
探究模式
逆向思考法缺点列举法 缺点-仪器
改进模式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控制变量法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探究模式
课堂小结
原理
方法
目标一:滑动摩擦力概念
比赛
建构流程一
产生一个摩擦力
分析
怎样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共同之处
比较
构建
滑动摩擦力定义
异中求同∣概念建构探究模式
比较法
建构流程二
目标二:滑动摩擦力测量
原理
困难
类比重力
解决问题
方法
缺点
逆向思维改进
一举两得解决问题
问题
如何测量摩擦力
受力分析
找到摩擦力
困难∣ 规律借用探究模式
困难-类比
探究模式
缺点-仪器
改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