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02 11:12:30

文档简介

地理期末参考答案
1-5:ADCCB 6-10:ACADB 11-15:CABBA 16:B
17.(1)极端洪水:当地降水较少,但天气多变,如遇强暴雨天气,河流径流量突然暴涨,形成的季节性的极端洪水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山前开阔地区由于流速变慢而沉积形成面积较大的洪积扇。
降水形式:拉萨所处地区为河谷地形,易形成山谷热力环流,夜晚由于谷底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形成对流雨,对流雨不稳定,有出现强降水的可能,雨水对山谷地区冲刷作用强,向河流注入大量泥沙,河流径流携带的泥沙在出山口地势平坦地区沉积形成面积较大的洪积扇。
植被覆盖状况: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作用差,河流含沙量大,容易在山前流速降低的情况下沉积而形成面积较大的洪积扇。
(2)地形地势条件;冰川覆盖面积;岩石性质;风化强度
18.(1)地处热带,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秘鲁寒流减湿作用明显降水少。
(2)阿塔卡马沙漠气温比同纬度其他沙漠低。沙漠平均海拔较高,气温较同纬度其他沙漠低;受沿岸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3)位于东南信风离岸风,沿岸秘鲁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使得鱼类密集;鱼类为海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吸引众多海鸟,鸟粪增多,硝石资源丰富。
19.(1)纬度位置;距冬季风源地较近;海拔高度等。(每条2分,答对2条得4分,共4分)
(2)分布于寒冷之地,冻土广布,土层较浅,树木根系横向生长,根系较浅;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多大风天气;夏季气温高时,冻土表层融化,树木根基不牢等。(每条2分,共6分)
(3)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适应寒冷天气;树叶呈常绿状态,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树木多群聚,可以抗风防倒;树干呈尖塔状,利于积雪下滑,减少树冠积雪量等。(每条2分,共8分)
(4)全球变暖,降水可能减少,导致山火频发,冻土消融,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上山火产生的烟雾等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明显;死亡干枯的树木及林中的枯枝落叶层较厚,为山火提供燃料;泰加林所处纬度较高,对气候变化敏感,导致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地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每条2分,答对2条得4分,共4分)莆田一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 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今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乌鲁木齐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图1为合肥至乌鲁木齐某航班线路及座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航班沿线可见雪山景观,为更好的欣赏雪山景观可选座位( )
A. 31A B. 31C C. 31J D. 31L
该航班正点抵达目的地时,太阳位于(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3.一般从合肥去乌鲁木齐的航班飞行用时和返航用时有明显差异,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去时因白天交通拥堵,用时较长 B.去时受西北季风影响,用时较长
C.返程受高空西风影响,用时较短 D.返程受东南季风影响,用时较短
为全面了解我国冰川资源状况,科研人员进行了两次冰川编目,第一次为1970-1980年、第二次为2008-2010年,两次均在7-9月进行。结果显示,我国天山冰川面积在减少,但高程5200米以上的冰川面积却在增加。下图示意我国天山不同朝向冰川面积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天山冰川的主要分布区及其水汽来源分别是( )
A.南坡大西洋和北冰洋
B.南坡太平洋和印度洋
C.北坡大西洋和北冰洋
D.北坡太平洋和印度洋
5.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推测高海拔冰川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反射率降低 B.降水量增加
C.地形趋于陡峭 D.太阳辐射减弱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1990-2000年期间( )
A.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B.太行山东坡降水量偏多
C.南方冻雨频次偏高 D.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厚
7.与2000年相比,1960年黄河三角洲( )
A.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慢 B.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快
C.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快 D.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慢
湖南省九嶷山“三分石”高出周围岩体近300米,三块岩板形似三根手指。它是巨大的花岗岩体在出露地表的过程中,受内外力作用逐渐形成的。左图示意“三分石”景观,右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三分石”的岩石类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推测“三分石”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为( )
A.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断裂下陷—风化侵蚀
B.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构造挤压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断裂下陷—风化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构造挤压—风化侵蚀
10.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分石”将因( )
A.内力挤压,裂隙变小 B.流水侵蚀,裂隙增大
C.碎屑堆积,裂隙变小 D.冰川冻融,裂隙增大
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左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右图示意该内流区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湖的湖泊水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湖泊及其水位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湖—①、乙湖—②、丙湖—③ B.甲湖—②、乙湖—③、丙湖—①
C.甲湖—①、乙湖—③、丙湖—② D.甲湖—②、乙湖—①、丙湖—③
12.水系重组后,丙湖( )
A.流域面积扩大 B.湖盆容积缩小
C.补给类型发生改变 D.水量平衡转向亏损
13.随着气候暖湿化,该区域湖泊盐度降低的是( )
A.甲湖、乙湖 B.甲湖、丙湖
C.乙湖、丙湖 D.甲湖、乙湖、丙湖
蜜蜂授粉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又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在物候学上,蜜蜂的“始见”日期往 往是当地春季到来的标志。我国蜜蜂“始见”日期大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下图示意安徽省年内蜜蜂种群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蜜蜂“始见”日期的空间差异反映自然带( )
A.垂直地域分异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地方性分异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15.安徽省7-8月间蜜蜂种群数量较5月和9月少,主要是因为( )
A.食物减少 B.天敌增多
C.植被减少 D.台风增多
16.蜜蜂种群数量与农业的相互影响表现为( )
A.蜜蜂种群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增多 B.农业专门化经营,蜜蜂种群数量减少
C.蜜蜂种群增多,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D.化肥农药使用多,蜜蜂种群数量增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拉萨河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流域内有大量的洪积扇,当雄县境内发育的各洪积扇平均面积大于嘉黎县。根据1990~2015年气候统计资料,当雄县年均温低于嘉黎县,年降雨量也少于嘉黎县。科研人员提出,导致“当雄县降雨量较少,但洪积扇面积较大”的因素有极端洪水、降水形式、植被覆盖情况等。
(1)请从科研人员提出的3个因素中任选其二,据此解释“当雄县降雨量较少,但洪积扇面积较大”的现象。(8分)
(2)除科研人员提出的因素外,列举2项其他导致“当雄县降雨量较少,但洪积扇面积较大”的可能因素。(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8分)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在阿塔卡马沙漠以东的山地雪线高度接近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雪线。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旱极”,该沙漠盛产硝石,研究发现硝石是由海鸟粪转化而成的。下图示意安第斯山脉及阿卡塔马沙漠位置,下表为阿塔卡马沙漠与澳大利亚沙漠的自然要素比较。

(1)阿塔卡马沙漠以东的山地雪线是世界上最高的雪线,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6分)
(2)阿塔卡马沙漠与澳大利亚沙漠气温存在差异,分析其原因。 (6分)
(3)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阿卡塔马沙漠硝石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22分)
泰加林又叫寒温带针叶林或北方针叶林,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温带大陆,可生长在干旱、贫瘠、大风等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其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常绿状态,树木多群聚、树干呈尖塔状。垂直分异较简单,外围树木见风易倒,有“风倒树”之称。研究显示,近些年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地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下图分别示意我国泰加林分布和阿尔泰山泰加林景观。
(1)指出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泰加林分布面积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4分)
(2)推测泰加林有“风倒树”之称的缘由。(6分)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泰加林树叶有蜡质层、呈针状常绿状态,且树木多群聚、树干呈尖塔状的好处。(8分)
(4)解释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地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的原因。(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