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7.1 认识周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7.1 认识周长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02 11:1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
三上教科书第39-40页例2、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分析:
教材中通过对书签周围边线的观察,明确周围边线的长度就是其周长。在“试一试”中,让学生采用一定的方法量一量树叶的周长,例如可以沿着树叶的周围用绳围一围,再将相应的绳子长度量一量,量得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然后,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动手去量一量、算一算,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理解并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此外,还要求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认识。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实际生活,另一方面为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周长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因此对周长的认知需要形象的感知,不能单单依靠抽象的数学语言来建立。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围一围、量一量等活动充分感知周长。同时,对类似书签的周长,应突出“它的周围边线的长”;对类似树叶的周长,应突出“沿着它的周围用线围一围”。此外,还应重视用线围一围、把绳子拉直了量一量的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强化对周长的请认知,并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教学时,要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
1. 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3.通过观察、测量和等活动,在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会测量、计算常见的平面图形的周长。
难点:理解并掌握周长的概念,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书签、树叶、线、三角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有一个短跑教练训练他的运动员,要求运动员沿操场边线跑一周,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哪一次运动员跑的是正确的,哪一次运动员跑的是错误的,为什么?
师课件动画演示3次运动员运动轨迹,学生自主判断,并说明为什么。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那么沿操场边线跑一周是操场的什么呢?学完了今天的内容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初知周长
1、描一描
师出示3个不同的书签,并提问:你能描出它们一周的边线吗?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书签,按要求描出3个图形的边线,个别汇报,课件展示。
师指出: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2、摸一摸
师问:你能指出数学书封面、课桌面和三角尺一周的边线吗?并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课桌面、三角板的周长呢?
学生分别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课桌面、三角尺一周的边线,并说一说指一指。师课件演示并总结。
(数学书封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课桌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三角尺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
师课件动态出示书签、数学书封面、课桌面、三角尺的一周边线,引导学生总结周长的概念。(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线的长度之和叫周长)
师板书:一周边线的长度叫周长。(加强印象)
3、算一算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那么你会算一个物体的周长吗?
师课件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例图,问:你能指一指、说一说什么是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什么是这个四边形的周长吗?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独立指一指,相互说一说,并交流汇报,师总结:各条边的长度之和就是它们的周长。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算出来呢?(把它们的所有边的长度加起就行了)现在各条边的长度我们知道吗?不知道怎么办?(用尺子量)大家来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量一量、算一算,并展示学生做的算式,总结算法
4、想一想
师出示一个书签,问:你能测量出这个书签的周长吗?
学生先交流后说一说(学生可能有困惑,也有可能有学生想到用线围一围,再量长度)师可鼓励学生多发言多交流,然后用课件动画演示用线围一围,再量长度的方法,师要强度在操作的时候要主意的内容。
师拿出准备好的树叶,问:你现在会测量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吗
(1)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片树叶,先想一想这片树叶的周长是什么,再思考一下怎样才能测量这片树叶的周长。(可模仿刚刚老师演示的方法)
(2)4人小组合作操作,围出树叶的周长,并量一量。
(3)汇报交流:把测量方法说给对方听一听,并记录下测量的结果。
小结:同学们在计算物体的周长的时候,要根据物体形状的不同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时行测量,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完成练习题1
师课件出示题目“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要让学生多说一说为什么,加强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四、实际运用,拓展延伸。
1、测测你的眼力!
师出示一幅图,问:甲和乙谁的周长长?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讨论,明确应考虑每一部分周长是哪几条边线组成的,再去分别比较每条边线的长短,最后总结出周长的大小。
小结:周长是围成图形所有边线的长度之和,所以我们要比较边线的长短,而不是看所占部分的大小。
2、课后作业。
“想想做做”第2、4题。
四人小组合作量头围和腰围。
五、课堂小结
师:能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收获,教师予以点评。
六、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叫周长
化曲为直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