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 试卷 2023.11
本试卷共4页,卷面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2017年12月15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新的重大发现,确认开普勒-90星系第8颗行星开普勒-90i存在。开普勒-90i距离地球约2 545光年,体积约为地球的1.32倍,质量约为地球的2.5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下图为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较图。据此回答1~2题。
1.开普勒-90星系( )
A.类似于太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B.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C.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
D.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
2.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90i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表层温度高 B.昼夜温差大
C.大气厚度薄 D.星球密度小
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我校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制的“太阳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风层
4.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是出现在色球层的黑色区域
B.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太阳黑子的周期约是11年
C.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没有同步起落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5.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是(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 ②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
③引发钱塘江大潮 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 ⑥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
当今生物只是地球演化进程的一个片断,生命的历程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过程,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美好的未来。据此完成6~8题。
6.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三叶虫→鱼类→恐龙
7.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
A.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
B.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C.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
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
8.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
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9~11题。
9.该钻井( )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
10.当地震发生时,地处塔里木盆地的居民会感觉到( )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D.上下颠簸
11.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据此回答12~14题。
12.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大气较稳定的是( )
A.8时、12时 B.12时、15时
C.5时、20时 D.5时、15时
13.在上述时刻,大气较稳定的原因是( )
A.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减
B.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增
C.随着高度上升气温保持不变
D.天气晴朗,盛行下沉气流
14.图中最有利于近地面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A.5时、20时 B.5时、8时 C.5时、15时 D.12时、15时
我国气候干旱地区,有些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往往会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因起源于甘肃兰州,也被称为兰州砂田、甘肃砂田。砂田作物产量高,品质较好,据此完成15~16题。
15.砂石覆盖,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增加蒸发 B.增加降雨
C.增加下渗 D.增加水汽输送
16.与没有覆盖砂石的农田相比,砂田小气候明显的( )
A.太阳辐射强 B.昼夜温差大
C.降水量更大 D.大气逆辐射强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某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天问奔火,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一切顺利的话,“天问一号”将在太空中飞行大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星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1)描述海南岛的地形特征。(4分)
(2)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可能形成盐场的地点,并说明理由。(6分)
(3)图中①地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说出该基地的名称,并解析①地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8分)
18.读我国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高空D比C的气压 (填“高”或“低”),地面B比A的气压 (填“高”或“低”)。(4分)
(2)A比B的温度 (填“高”或“低”)(2分)。
(3)绘出A、B、C、D间空气流动方向及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6分)
(4)A、B间的风向是吹 风,C、D间的风向是吹 风。(4分)
(5)若此时为白天,那么A对应的地面为 ,B对应的地面为 (填“海洋”或“陆地”)(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屋顶绿化是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绿化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简述深秋晴朗的夜晚容易出现霜冻危害的原因。(4分)
(2)分析主人公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柴草的作用。(4分)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6分)饶平县第一学期高一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D B D B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B D C B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共52分。
17.(18分)
(1)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四周分布面积狭小的沿海平原;(4分)
(2)③地。原因:地处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利于晒盐。(6分)
(3)文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有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发射更安全。(8分)
18.(20分)
(1)低 高 (4分)
(2)高 (2分)
(3)(6分)
(4)西北风 南风(4分)
(5)陆地 海洋(4分)
19.(14分)
(1)深秋晴朗的夜晩,云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大气温度低;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温度很低且下降速度快;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华成霜,出现霜冻。(4分)
(2)烟雾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水汽、尘埃,能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可预防霜冻。(4分)
(3)覆盖植被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速度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就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也起到降温作用。(6分)
选择题解析
【答案】1.C 2.A
【解析】1.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而该星系距离地球约2 545光年,说明该星系位于银河系内。该星系以一颗恒星为中心,其他行星绕其旋转,类似于太阳系,故选C。
2.由图可知,开普勒-90i距离恒星近,表层温度高,不利于生命存在;由材料可知,该星球密度比地球大,大气层状况无法确定,昼夜温差也无法确定。故选A。
3.A 4.D 5.B
【解析】3.该同学观测到的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A正确。色球层的太阳活动为耀斑,日冕层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风,BC错。黑子没有位于太阳风层,D错。故选A。
4.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光球层的温度较低的区域,从数量众多到下一次数量众多,太阳黑子的周期约为11年,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具有同步起落,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其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故选D。
5.太阳活动抛出的高能带点粒子可能会导致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①④⑥正确。钱塘江大潮为天体引潮力形成,与太阳活动无关,③错误。日本阿苏火山爆发、印尼爪哇深海发生6.5级地震都属于地球内能释放的形式,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不是太阳活动造成的,②⑤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6.D 7.B 8.D
【解析】6.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级,太古代最老,哺乳动物比爬行动物高级;三叶虫主要出现在早古生代寒武纪,鱼类出现在古生代的志留纪,恐龙出现在中生代,D正确。故选D。
7.漫长的地质时期,气候总体表现为冷暖干湿交替出现,恐龙灭绝说明这个时代的环境不利于恐龙的生存和发展的,并不代表所有的生命。中生代末发生著名的生物绝灭事件,特别是恐龙类绝灭,菊石类全部绝灭,人类了解地质时期的气候的变化,(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意义重大。故选B。
8.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古生代末期,也就是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距今大约2.5亿年之前。当时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估计有96%的生物都灭绝了,包括95%的海洋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发生在中生代末期的白垩纪——第三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当时地球上大约45%的物种灭绝了,包括盛极一时的恐龙在内,此次生物灭绝之后,爬行动物退出生物进化主舞台,地球生命演化进入哺乳动物时代。故D正确。
9.A 10.C 11.A
【解析】9.根据所学,地壳平均厚度是17千米,且陆地地壳更厚,而材料中钻井深度仅为8588千米,因此没有穿透地壳,A正确;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圈层的分界面,由于钻井没有穿透地壳,因此没有到达莫霍面,B错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其平均厚度为100千米,因此没有穿透岩石圈,C错误;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其深度是从地壳底界到2900千米处,因此钻井没有到达地幔底界,D错误。故选A。
10.根据所学,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而且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所以地震发生时,先感到上下颠簸;而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而且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所以地震发生时,后感到左右摇晃。同时由于地震是发生在我国西北内陆塔里木盆地,地震波始终在固体中传播,因此纵波和横波均能传播。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1.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地震纵波传播速度快,纵波选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跳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此时容易逃生和救援;横波传播速度慢,横波后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水平摇晃,建筑物容易倒塌,此时不容易逃生和救援,因此“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正确。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和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无关,B、C、D错误。故选A。
12.C 13.B 14.D
【解析】12.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5时和20时气温垂直分布都是上热下冷,出现逆温,大气上下对流较弱,大气较稳定,C对。
13.5时和20时气温垂直分布都是下冷上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增,不利于上下对流,大气较稳定,B对。
14.读图可知,12时和15时气温垂直分布都是上冷下热,大气上下对流运动旺盛,有利于将近地面污染物带到高空,通过对流扩散,稀释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污染程度,D对。
15.C 16.B
【解析】15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改造。砂石覆盖,可以阻挡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故A选项错误;对降水没有影响,故B选项错误;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地表径流流速,从而增加下渗,故C选项正确;对水汽输送没有影响,故D选项错误,故选C。
16.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改造。与没有覆盖砂石的农田相比,砂田覆盖了砂石,砂石比热容较小,因此可以加大砂田的昼夜温差。太阳辐射、降水量、大气逆辐射不会因为覆盖了砂石而发生明显改变,故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