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下册语文 5.大自然的语言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来了,小树林里鸟语花香;冬天来了,一切都销声匿迹了,让人感到有些凄凉。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答案】D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2.下列有关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 》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从具体生动的四季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介绍了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
B.“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形象生动,很有文学性。
C.课文开头一段用词生动、简练、典雅,富有表现力,作为说明文不应这样写。
D.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按照由主要到次要、从空间到时间的顺序进行。
【答案】C
【知识点】说明文中描写等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A正确;B正确;C《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开头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促人联想,便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里说“作为说明文不应该这样写”说法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生态 草木萌发 消声匿迹 冬冷夏热
B.成熟 草木荣枯 大地苏醒 冰雪溶化
C.农谚 年年如事 物候观测 次第开放
D.播种 花香鸟语 割麦插禾 风雪载途
【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A.消→销。B.溶→融。C.事→是。D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汉汉字的正确书写。汉字里许多形似字和同音字,我们一定要关注词语的意义,理解了词义,就不容易写错别字了。平时学习要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与积累。
4.下列语句中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B.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孕育:这里指生长。)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D.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答案】C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A正确;B正确;C“销声匿迹”在句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故理解有误;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对词义的理解。词义有字典意义和语境意义。特别是多义词,字典里往往有几个意义,有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我们要根据词在具体语境中,勾连上下文去“引文生义”。
二、填空题
5. 文学常识填空。
《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 的《一门丰产的科学 物候学》 文改写。作者是 浙江上虞人,我国著名的 、 。
【答案】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知识点】大自然的语言;作家作品
6.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簌 簌 物候 仪 器 纬 度
连翘 衰 草连天 piān 然 农 yàn
xuán 殊 nì 温层 yù 报 土 rǎng
冰雪 róng 化 xiāo 声匿迹 草长 yīng 飞
【答案】sù;hòu;yí;wěi;qiáo;shuāi;翩;谚;悬;逆;预;壤;融;销;莺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多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多义字字形辨析
三、语言表达
7.请根据病因修改下列画线句子的语病。
①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展示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②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原理,③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①句词语搭配不当,修改意见:
②句用词不当,修改意见:
③句缺少句子成分,修改意见:
【答案】把“展示”换成“包含”;把“原理”换成“现象”;在“从而”后加“了解”
【知识点】大自然的语言;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①“展示”和“知识”搭配不当,应把“展示”换成“包含”。
②“桃花开”“燕子来”是自然现象,而不是自然原理,应把“原理”换成“现象”。
③“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这句话缺少与“气候变化”和“影响”搭配的谓语。应在“从而”后加“了解”。
【点评】本体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知病句的几种常见病因和修改方法。
四、名著导读
8.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请完成下面填空。
《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的《后传》做底本。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这样一看,班固自己作的似乎太少。因此有人说他的书是“剽窃”而成,算不得著作。但那时的著作权的观念还不甚分明,不以抄袭为嫌;而史书也不能凭虚别构。
《经典常谈》所讲的主要“经”书中,《 》和《 》也是史书。写《汉书》的四人,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班彪、班固,还有班固的兄弟 和曹大家的夫人 。
【答案】尚书;春秋;班超;班昭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经典常谈》
【解析】选段出自《经典常谈》,联系原著内容和文学常识可知,本书讲解了五部经书,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除了《史记》这部史书外,《尚书》和《春秋》也是史书;
班斿,博学有才气,成帝时,和刘向同校皇家藏书。成帝赐了他全套藏书的副本,《史记》也在其中。班斿的次孙班彪,对《史记》的续作加以整理补充,着了六十五篇《后传》。这部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儿子班固用它作底本,专心精究,在其弟班超的帮助下,续写前稿。班固死后,《汉书》的稿子很散乱。他的妹妹班昭也是高才博学,其节行并为人所重,被称为曹大家。她奉诏整理哥哥的书。因此,写《汉书》的四人是班彪、班固、班超、班昭。
故答案为: 尚书;春秋;班超;班昭。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根据选段内容联系原著章节,结合章节中的关键段落进行分析,梳理出“《经典常谈》中的史书”和“写《汉书》的四人”即可。原著对《汉书》的成书过程的介绍非常详细,班斿时期,成帝赐书,这是前提条件。班斿的次孙班彪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后传》。班彪之子班固以《后传》为底本,在其弟班超的帮助下,进行续作。班固死后,其妹班昭继续整理《汉书》。
五、语段阅读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____(A.清醒 B.苏醒 C.醒悟 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A.次第 B.连续 C.陆续 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A.纷纷 B.唰唰 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9.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0.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 的说明方法。
11.第②段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 )
A.劳动人民心中理解的话。
B.布谷鸟唱歌。
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D.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
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答案】9.B;A;C
10.举例子
11.D
12.B
【知识点】近义词;生动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举例子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辨析近义词可以从不同的语素入手区分;可以从词义的轻重角度辨析;还可以从意义的侧重点不同来辨析;可以从词义范围的大小来辨析,还可以从词语的感彩角度辨析;还可以从适用对象的不同来比较。但不管是哪一种辨析,都要和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分析。
(2)本题考查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的答题格式为:举什么例子+具体形象说明什么特征+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通俗易懂,增强说服力。
(3)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材料中信息的筛选重在读懂内容,细心寻找,稍加整合。步骤:细读题干,确定答题方向;略读材料,把握每则材料内容;细读材料,各个击破,逐个审准材料并提取答题关键点。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一般步骤是一审题,明确答题方向,二根据题干要求提示定位,锁定答题范围,三整理答案,列出序号,规范作答,最后还须根据题干赋分进行验证。概括时可以摘录文中的总起句或过渡句、重点句等,也可要素归纳,关注事件地点人物事件,还可段意合并或自行概括。如果是选择题,要将每一项选项都仔细与文本内容核对,找出正确的选项。
9.作答时,结合语段内容和语境,综合考虑所指对象、使用范围等因素,选择恰当的词语。第①空,根据“沉睡”及所表现出来的拟人的修辞手法,应选“苏醒”一词;第②空,根据“各种花”“开放”来分析,花儿的开放有时间顺序,应选“次第”一词;第③空,根据所形容的对象——“落叶”来分析,应选“簌簌”一词。
故答案为:B;A;C
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判断能力。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属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第1空、举例子
11.仔细阅读第②段,根据“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一句可以判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就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
故答案为: D
12.A正确;B.“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说法错误,“冰雪融化,草木萌发”描述的只是春天的景象,故错误;C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B
六、综合性学习
13.(2023九上·邵东月考)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班级拟组织开展以“聚焦‘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新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据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11月30日电(记者王守宝)正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画线部分所包含的节气的名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仔细观察下面的形象标志,根据画面内容,写出节气的名称及其含义。
【答案】(1)“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2)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3)清明;标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诠释了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意义。
【知识点】漫画释义;新闻概括;材料探究
【解析】(1)对新闻的内容进行概括,一般做法就是找出导语,按照“谁+怎么了”的套路按照要求进行压缩。所以可以压缩为“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2)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需要记忆。“夏满芒夏暑相连”就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
(3)对于标志的介绍和含义,回答时要条理清晰,尤其是画面内容介绍就是一篇小型说明文,可按照从右到左或者从左到右进行说明,最后再说明含义。
故答案为:⑴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⑵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⑶ 清明;标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诠释了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意义。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新闻报道的概括能力,要求既简洁还要清晰。需注意要把新闻概括为一句完整的陈述句,而不是短语或者词语的累积。
⑵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考生应平时多读书、多思考、多记忆。
⑶本题考查对形象标志的介绍说明。在介绍时一定要按照合理的说明顺序,不可没有条理。
七、文言文阅读
1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③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释】①姥(m6):老妇。②篚(f6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书。④抗:抗衡,相当。⑤耽:沉溺,沉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善鸣,求市未能得
②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③当举群相送耳
④使人耽之若是
(2)请用“/”画出文中波浪线句子的朗读节奏。(画两处)
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②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直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中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答案】(1)擅长(善于);前往(去,接近,靠近);全(全部);假使(假如,如果)
(2)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3)①王羲之前往看鹅,心里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②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看重,都是这类情况。
(4)B
【知识点】大自然的语言;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判断句式;被动句式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鹅)善于鸣叫,他想买却没有买成。 善:擅长(善于)
②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 就:前往(去,接近,靠近)
③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 举:全(全部)
④如果天下人都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 使:假使(假如,如果)
(2)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的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本句句意为: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书。
(3)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①意:心里。固:坚决。市:买。 ②为……所:表被动。 “皆此类也”判断句式。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故B项中"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错。
故答案为: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平时学习时,应多加积累。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对原文的翻译不可图省力,必须下真功夫,按照“信、达、雅”的原则,逐句翻译。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平时备考时既要记得牢,还要记得准。
【附参考译文】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独居的老妇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却没有买成,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妇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的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王羲之高兴地写完后,用笼子把鹅装起来拿回去了,心情非常愉快。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是楷书.一半是草书。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给别人写信说:“东汉张芝在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都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八、诗歌鉴赏
(2023·赤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①斜日塞天昏②,一半山川带雨痕③。
新水④乱侵⑤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注释]①晚虹:傍晚雨停后出现的彩虹。②昏: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③雨痕;雨水冲洗后留下的痕迹。④新水:雨水。⑤乱侵:到处流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正面点题,时间、地点都十分明确,重点照应了”初睛”,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三、四句写雨水在长满青草的路上到处流淌,附近散落着的村庄,绿杨簇拥,炊烟袅袅。
C.诗人用白描手法,勾勒出雨后初晴景象,全诗着笔由近及远,景物富于变化,极有层次。
D.诗人行走塞路.所见之景赏心悦目,充满诗情画意.与其他边塞诗相比,可谓别具一格。
16.本诗描绘景物时,使用的色彩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答案】15.C
16.色彩明丽,“晚虹”描绘了傍晚的绚烂彩虹,“新水”写出了雨水还在滴落,“青草路”使人感受到青草的丰茂与生机,“绿杨村”使人仿佛看到被绿色的杨树环绕包围的村庄。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通读古诗,理解诗句含义,找到有关色彩的词,分析归纳色彩的特点及作用。
【译文】晚虹斜挂,夕阳西沉,黄昏降临到边塞。天开始晴朗,可一半的山川仍带着雨的痕迹。
新下的雨水,到处漫流在青草蔓蔓的小路上。前方村庄,轻烟萦绕着绿色的杨树。
胡人的羊马,再也不要想到南方放牧,唐王朝的旌旗正飘扬在北疆。
我这行人惊喜地看到再也没有战争,能够在秋天的原野上悠闲地游赏打猎。
15.C:白描,错误。 全诗色彩缤纷,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故答案为:C
16.“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风光宛如旖旎江南,但旖旎中又有北国的雄浑。颜色上的搭配,与空间位置上的变化结合在一起,从而将草原风光形象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故答案为:色彩明丽,“晚虹”描绘了傍晚的绚烂彩虹,“新水”写出了雨水还在滴落,“青草路”使人感受到青草的丰茂与生机,“绿杨村”使人仿佛看到被绿色的杨树环绕包围的村庄。
九、现代文阅读
(2023九上·康巴什月考)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草原的回声
北野
①鸟鸣响起来又落下去,起起伏伏,像倏忽不定的天外之音,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眼见那一群星光似的身影纷纷射入草原深处和云隙里。我静静地等待着,直到一片嘤嘤的啼鸣和流星般的幻影又从晨光里飞回来,突然之间灌满头顶,我的心立即被快乐充盈。鸟儿,神祇的使君,你们在这晴好的时光里想要飞到哪里去呢?想要用歌声表达什么呢?
②在漂泊之中,鸟儿们保持着和谐、欢乐,它们在飞翔和鸣叫中闪烁着精灵的光亮。这片纯粹、安谧的土地净化了它们的歌声,净化了我烦乱的心情,我的目光长久地留在有着嘤嘤鸟语的草原深处。
③最朴素、平易,在一生中始终保持兴奋的是麻雀。黎明时分,麻雀已经成群结队地在枝丫间急切地跳来跳去,树叶和枝干上的露珠折射出点点亮光,把它们的眼睛映得异常明亮。接着,从云气里直射下来的是叫天子和百灵,“啾啾啾”地向草原洒下激越的铃声。干净的空气和歌唱带来的快乐让它们小小的胸脯鼓胀着,一起一伏,它们在草叶和花片上寻找着滋润喉咙的水珠和籽粒,然后热情饱满地飞升,荡起一个高度就停顿一下,发出脆生生的啼鸣,随后又向上飞,仿佛在攀缘音乐的高峰。
④保持着独特个性的是水鹳和翠鸟。它们有着扁长而尖的嘴巴,形象秀颀,摇曳多姿,集体出没在水边的苇荡里,总是在尝试新鲜的唱腔。水鹳“嘤嘤”地长鸣着,在水面上低低飞行,猛然,它因自己的歌声产生了一种羞涩,一下子扎进水波里去,然后湿淋淋地钻出来,站到了苇梢上面。翠鸟则永远都慢悠悠地鸣叫着,在苇梢的中间部分站住,风吹过来的时候,它有些慌张,游戏似的用一只脚抓住苇枝,另一只脚去拨弄自己头上漂亮的羽毛,同时把短促清亮的啼鸣像阳光一样洒满苇丛。
⑤让人敬慕的是白鹭。这个对草原满怀深情的叙述者,在鸟群外最高的松枝上静静地站立,却把目光投向百鸟啼鸣的草原深处。它“嘎”地长叫一声飞出去,巨大的啼鸣声和身影使嘤嘤戏语的百鸟猛然间一惊。这时,白鹭已在它们的头顶上兴奋地鸣叫着飞行,雪白的翅膀在空中慢慢展平,像滑翔的风筝。
⑥雪鸟是歌声最沉稳最忧郁的一位。它总是孤单地躲在鸟儿们的后边,发出低低的叫声,像是从灵魂深处冲上来的,以至于惊动了它胆怯的身体,使它发出微微的颤抖。我们看见雪鸟,通常是在严冬,它“丁零零”地向天空发出一串串清脆的鸣叫,然后从一团白雪似的绒羽里伸出火红的脚爪,那令人心动令人怜惜的火一样的红爪,划开厚厚的雪被,寻找吃食。
⑦最有灵性的歌手是苍鹰。它让我长久地敬畏、仰望。苍鹰不是在用喉咙歌唱,而是在用生命诉说。它盘旋着,高度超过了一切欢快地鸣叫着的鸟群,浸没于寒冷的高空。它远离永远被它鄙视的平静,它更愿意停留在飓风的旋涡里,所以这声音没有谁能够听到。它漂亮的羽毛像灵魂的碎片一样,从高空缓缓地飘下来,在阳光下折射着动人的光芒。
⑧歌唱着的还有什么?嘤嘤鸟鸣,似幻似真,仿佛让我经历了一生。
⑨此刻,我站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窗前,脑子里突然闪出一团纷纷扬扬的鸟儿的光影,空洞的心突然就充满了温情。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8日有删改)
17.作者善于将情感与鸟性穿插于鸟鸣中,请根据文意完善思维导图。
18.赏析文中画线句。
19.文章的标题“草原的回声”,如果换成“草原的声音”,是否可以?说说你的理由。
20.文章开篇有“我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心立即被快乐充盈”“净化了我烦乱的心情,我的目光长久地留在有着嘤嘤鸟语的草原深处”等语句;文末有“似幻似真,仿佛让我经历了一生”“站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窗前”等表达。这些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生活体验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感悟。
【答案】17.⑴快乐、热情⑵水鹳、翠鸟⑶深情、兴奋⑷空洞|温情
18.描写角度:①运用动作描写,“发出”“伸出”“划开”“寻找”,写出了雪鸟的动作,说明了“我”对雪鸟观察的细致,表达了“我”对雪鸟的喜爱之情。②颜色相互对比、映衬,使雪鸟形象更加鲜明,增强了视觉的感染力。③视听结合,调动多种感官。
用词角度:①擅长运用拟声词,“丁零零”写出雪鸟鸣叫声的清脆,非常生动形象。②运用叠词,“一串串”“厚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9.示例:不可以。理由:①“回声”是指声音传播后反弹回来的声音,相较于普通的声音持续时间更久。使用“回声”说明草原上的鸟鸣声持久地回荡在作者的耳中、心中,表现了作者对草原和自然的喜爱和眷恋之情。②作者在城市中本无法听见草原的鸟鸣,正是声音在作者心中不断折射激荡,导致回声不绝,才能净化烦乱的内心,让身处城市的作者感到温情,“回声”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题。③“草原的声音”只点明草原的各种鸟鸣声,不能体现草原声音和启发感悟之间的密切联系,平淡无奇,不能吸引读者。
20.示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来自自然的声音让作者感到放松,不再受城市生活的纷扰,心瞬间能宁静下来,去凝视生活中的美好与活力,去思考不同生命的个性。我曾经于疲惫之中凝视过一株草、一朵云、一颗星、一弯月等,它们以最本真的姿态启迪了我、激发了我、唤醒了我。生活的美好在于发现。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挖掘、感悟文章主题;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⑶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⑷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情感的理解与概括。根据题干要求,答题时既要结合文章内容,又要联系自身生活实践。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由第③段‘接着,从云气里直射下来的是叫天子和百灵,‘啾啾啾’地向草原洒下激越的铃声。干净的空气和歌唱带来的快乐让它们小小的胸脯鼓胀着,一起一伏,它们在草叶和花片上寻找着滋润喉咙的水珠和籽粒,然后热情饱满地飞升,荡起一个高度就停顿一下”可知,(1) 快乐、热情;
由第④段“保持着独特个性的是水鹳和翠鸟”“它因自己的歌声产生了一种羞涩,一下子扎进水波里去,然后湿淋淋地钻出来,站到了苇梢上面。翠鸟则永远都慢悠悠地鸣叫着,在苇梢的中间部分站住,风吹过来的时候,它有些慌张”可知,(2) 水鹳、翠鸟;
由第⑤段“让人敬慕的是白鹭。这个对草原满怀深情的叙述者,在鸟群外最高的松枝上静静地站立”“这.时,白鹭已在它们的头顶上兴奋地鸣叫着飞行”可知,(3) 深情、兴奋;
由第⑨段“此刻,我站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窗前,脑子里突然闪出一团纷纷扬扬的鸟儿的光影,空洞的心突然就充满了温情”可知,(4) 空洞,温情。
故答案为:⑴快乐、热情⑵水鹳、翠鸟⑶深情、兴奋⑷空洞|温情
18.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注意从描写和用词的角度。“发出”“伸出”“划开”“寻找”,属于动作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雪鸟找食的动作,说明了“我”对雪鸟观察的细致和喜爱;“白雪似的”“火红的”“火一样的红爪”,运用颜色描写,色彩对比映衬,更能表现出雪地里雪鸟的形象,增强视觉效果;“丁零零”属于听觉描写,“白雪似的绒羽”“火红的脚爪”“火一样的红爪”“厚厚的雪被”属于视觉描写,视听结合,让画面更加生动;“丁零零”是对雪鸟声音的描述,属于拟声词,写出了雪鸟叫声的清脆好听;“一串串”“厚厚”属于叠词,“一串串”写出了雪鸟的叫声好听悠长,“厚厚”写出了雪积得深,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故答案为:描写角度:①运用动作描写,“发出”“伸出”“划开”“寻找”,写出了雪鸟的动作,说明了“我”对雪鸟观察的细致,表达了“我”对雪鸟的喜爱之情。②颜色相互对比、映衬,使雪鸟形象更加鲜明,增强了视觉的感染力。③视听结合,调动多种感官。
用词角度:①擅长运用拟声词,“丁零零”写出雪鸟鸣叫声的清脆,非常生动形象。②运用叠词,“一串串”“厚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9.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妙处。首先表明理由不可以。理由如下:首先,回声是当.声波碰到一个障碍物时,它会弹回来,我们会再听到这个声音。这种反射回来的声音称为回声,相较于普通的声音持续时间更久。“ 草原的回声”说明草原_上的鸟鸣声持久地回荡在作者的耳中、心中,更能体现出这些声音给作者带来的启迪,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声音没有这个表达效果;其次,由文章第⑨段“此刻,我站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窗前,脑子里突然闪出一团纷纷扬扬的鸟儿的光影”可知,作者此时身处都市,无法听见草原的鸟鸣,“回声”则指草原上的声音在作者心中不断折射激荡,导致回声不绝,让作者感受到温情。“回声”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而“声音”无此表达效果,最后,“草原的声音”只能写出草原中各种鸟的叫声,但是不能体现出“空洞的心突然就充满了温情”,即不能表现出这些声音给远在都市的我带来的内心触动和感悟,不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故答案为:不可以。理由:①“回声”是指声音传播后反弹回来的声音,相较于普通的声音持续时间更久。使用“回声”说明草原上的鸟鸣声持久地回荡在作者的耳中、心中,表现了作者对草原和自然的喜爱和眷恋之情。②作者在城市中本无法听见草原的鸟鸣,正是声音在作者心中不断折射激荡,导致回声不绝,才能净化烦乱的内心,让身处城市的作者感到温情,“回声”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题。③“草原的声音”只点明草原的各种鸟鸣声,不能体现草原声音和启发感悟之间的密切联系,平淡无奇,不能吸引读者。
20.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情感的理解与概括。本文主要描写草原上来自自然的鸟鸣,通过观察这些生灵的舞动翻飞,聆听这些天籁之音,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即使以后身处闹市,心里也依然充满了温情与快乐。由此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比如当自己学习感到疲惫的时候,看看自然界的花朵小草,听听自然界的风声雨声,疲惫之态尽去,重新焕发生机。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来自自然的声音让作者感到放松,不再受城市生活的纷扰,心瞬间能宁静下来,去凝视生活中的美好与活力,去思考不同生命的个性。我曾经于疲惫之中凝视过一株草、一朵云、一颗星、一弯月等,它们以最本真的姿态启迪了我、激发了我、唤醒了我。生活的美好在于发现。
十、写作题
21.(2023·通辽)初中毕业在即,班级拟召开一次以“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为主题的家长座谈会,形形要作为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现在要充分准备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曾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优良的家风涉及方方面面,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重礼谦逊,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和读过的《诫子书》《傅雷家书》等,联系生活实际,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进行作文。
作文一:请你以“记▲家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作文二:请你以“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温馨提示:⑴选作文一,在答题卡上涂A后小方框;选作文二,在答题卡上涂B后小方框。
⑵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等透露个人信息的名称,一律用“x x x"代替。
⑶书写清晰,卷面整洁,600字以上。
【答案】记勤俭节约的家风 晚饭的餐桌上,没有鱼肉,只有野菜一盘,薄饼几张。一家三口正在有滋有味的吃着。
看到这些,你是不是认为我正在叙说一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视剧呢?不是。这是我们家的一个传统“节目”――勤俭节约。
每年的春天时节,我们家都要吃一回“忆苦思甜”餐。这是传统,也是我们家的家训。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发展迅速。从“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登上月球。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有一点没有变的就是传统,优良的传统。
说起优良传统,那真是数不胜数,我们家也是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有了一个传统――勤俭节约!
爷爷曾说起,在他小的时候,吃糠咽菜(野菜居多)。如今的我们,天天细米白面,大鱼大肉。餐桌上的浪费实在是太大了。成碗的米、面、鱼、肉,都被倒入了垃圾桶。真是暴殄天物啊!所以在我记事时,爷爷就要求我们大家,做饭时,能吃多少做多少,菜也是以素食为主,避免大吃大喝。说这是传统。
记得有一回,我吵着母亲要吃鱼,父亲就去集市上买了一条白鲢,做了一大锅鱼汤,到了吃饭的时候,我看到那鱼汤开始吵嚷了,说自己想吃的是鲫鱼汤,而不是这种白鲢。当即被爷爷一顿训斥。说我是挑剔。这么好的鱼汤不吃,还想着什么鲫鱼汤。有违家训。结果是我被罚中午不准吃饭。
饭后,爷爷跟我讲起大集体时的生活,人们是如何的吃苦,如何的节约。虽然如今我们富足了,可我们也不能忘了传统,丢了本。并说不让我吃饭不是目的,目的是让我明白食物和钱财都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知道节俭!
就是那一顿饿,让我深深体会了勤俭节约的必要,也加深了对家训的理解和认识。
事隔多年,爷爷已去世多年,可我和我们家还在秉承一个理念――勤俭节约!视其为家训,也作为我个人的座右铭!
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优良家风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这句话早已传遍全中国,用来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同时也让他们把中华传统美德和家风保护好并传承下去。也许一些对这方面陌生的人会问:中华美德和良好家风是什么?我们怎么弘扬、传承他们呢?
中华传统美德,主要包括八个字: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 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使人陶冶爱国情操,从小树立爱国爱民的志向;它让人孝敬长辈,对其充满了孝心;它让人仗义疏财,尽力帮助别人。它感化了身边的一切,让处世的人明白了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从而弥补了愚昧和笨拙,丑陋与缺点。我们,便可以用五个词来概括、形容它: 精忠报国、仁爱孝悌、诚信好礼、天下为公、自强不息。
中华良好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优良风尚和作风,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因此,良好家风就是有大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以及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 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和态度行为中。它犹如一种巨大的磁场被人们深深感受 到,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总的来说,良好家风就是围绕“态度”和“行为”二词,像一本一墨未染的笔记本,开始睁大眼睛看着人们:认真衡量后,记录下一些正义的人们的光辉事迹,根据这些事迹创新出一些良好的风尚。后来记录下的事迹和风尚,便被人们采纳,五千多年来一直让人们的子孙后代保护、传承着。
讲述了那么多,我们可以发现,中华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把他们拆成一句句、 一个个的词句,字里行间总是有他们的“总管”词句。生活中,身为学生的我们应该自主养成优良的阅读习惯,学习时一丝不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态度和习惯,脑海里总要想着自己的繁荣国家—— 中国的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不仅自己要遵守,也要告诉别人,把它们弘扬、传承下去。当然,如果没有它们,或者没有大部分人去遵守它们,我们的生活将不会像现在这样美好。因此,请一些人不要顽固地认为:它们只是几个词,我们不用软磨硬抗地去遵守……
相信广大人民永远遵守“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这句话,我们的生活将比现在更加得美满!
【知识点】记叙文;议论文;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解析】作文一:是半命题作文。 “家风”是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根据材料“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优良的家风涉及方方面面,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重礼谦进,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的提示,横线上可填写尊师重教、重礼谦进,勤奋读书、勤俭节约、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等具体家风内涵。也可以填写人物,如我的等,然后再根据自己横线上所填的内容,选择材料,合理安排好文章结构,注意抒情议论等多种方式的应用。
作文二:要求写议论文,“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是题目,可以作为论题,也可作为中心论点。如直接把题目作为中心论点,应思考为什么要“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如“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是个体成长的需要、“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等,也可以是“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我们每个人必须引起重视,身体力行。也可从: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这句话入手提炼论点:弘扬优良家风,构建和谐社会。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按这样的思路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然后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点评】作文一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首先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范围,其次要立意深刻。为文章确定一个明确,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选材要精确,明了,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这样才能突出真情实感,表述才能明了,精当。写作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突出表现题目的关键词语。
作文二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下册语文 5.大自然的语言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来了,小树林里鸟语花香;冬天来了,一切都销声匿迹了,让人感到有些凄凉。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2.下列有关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 》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从具体生动的四季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介绍了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
B.“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形象生动,很有文学性。
C.课文开头一段用词生动、简练、典雅,富有表现力,作为说明文不应这样写。
D.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按照由主要到次要、从空间到时间的顺序进行。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生态 草木萌发 消声匿迹 冬冷夏热
B.成熟 草木荣枯 大地苏醒 冰雪溶化
C.农谚 年年如事 物候观测 次第开放
D.播种 花香鸟语 割麦插禾 风雪载途
4.下列语句中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B.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孕育:这里指生长。)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D.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二、填空题
5. 文学常识填空。
《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 的《一门丰产的科学 物候学》 文改写。作者是 浙江上虞人,我国著名的 、 。
6.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簌 簌 物候 仪 器 纬 度
连翘 衰 草连天 piān 然 农 yàn
xuán 殊 nì 温层 yù 报 土 rǎng
冰雪 róng 化 xiāo 声匿迹 草长 yīng 飞
三、语言表达
7.请根据病因修改下列画线句子的语病。
①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展示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②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原理,③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①句词语搭配不当,修改意见:
②句用词不当,修改意见:
③句缺少句子成分,修改意见:
四、名著导读
8.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请完成下面填空。
《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的《后传》做底本。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这样一看,班固自己作的似乎太少。因此有人说他的书是“剽窃”而成,算不得著作。但那时的著作权的观念还不甚分明,不以抄袭为嫌;而史书也不能凭虚别构。
《经典常谈》所讲的主要“经”书中,《 》和《 》也是史书。写《汉书》的四人,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班彪、班固,还有班固的兄弟 和曹大家的夫人 。
五、语段阅读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____(A.清醒 B.苏醒 C.醒悟 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A.次第 B.连续 C.陆续 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A.纷纷 B.唰唰 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9.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0.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 的说明方法。
11.第②段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 )
A.劳动人民心中理解的话。
B.布谷鸟唱歌。
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D.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
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六、综合性学习
13.(2023九上·邵东月考)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班级拟组织开展以“聚焦‘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新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据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11月30日电(记者王守宝)正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画线部分所包含的节气的名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仔细观察下面的形象标志,根据画面内容,写出节气的名称及其含义。
七、文言文阅读
1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③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释】①姥(m6):老妇。②篚(f6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书。④抗:抗衡,相当。⑤耽:沉溺,沉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善鸣,求市未能得
②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③当举群相送耳
④使人耽之若是
(2)请用“/”画出文中波浪线句子的朗读节奏。(画两处)
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②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直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中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八、诗歌鉴赏
(2023·赤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①斜日塞天昏②,一半山川带雨痕③。
新水④乱侵⑤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注释]①晚虹:傍晚雨停后出现的彩虹。②昏: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③雨痕;雨水冲洗后留下的痕迹。④新水:雨水。⑤乱侵:到处流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正面点题,时间、地点都十分明确,重点照应了”初睛”,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三、四句写雨水在长满青草的路上到处流淌,附近散落着的村庄,绿杨簇拥,炊烟袅袅。
C.诗人用白描手法,勾勒出雨后初晴景象,全诗着笔由近及远,景物富于变化,极有层次。
D.诗人行走塞路.所见之景赏心悦目,充满诗情画意.与其他边塞诗相比,可谓别具一格。
16.本诗描绘景物时,使用的色彩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九、现代文阅读
(2023九上·康巴什月考)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草原的回声
北野
①鸟鸣响起来又落下去,起起伏伏,像倏忽不定的天外之音,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眼见那一群星光似的身影纷纷射入草原深处和云隙里。我静静地等待着,直到一片嘤嘤的啼鸣和流星般的幻影又从晨光里飞回来,突然之间灌满头顶,我的心立即被快乐充盈。鸟儿,神祇的使君,你们在这晴好的时光里想要飞到哪里去呢?想要用歌声表达什么呢?
②在漂泊之中,鸟儿们保持着和谐、欢乐,它们在飞翔和鸣叫中闪烁着精灵的光亮。这片纯粹、安谧的土地净化了它们的歌声,净化了我烦乱的心情,我的目光长久地留在有着嘤嘤鸟语的草原深处。
③最朴素、平易,在一生中始终保持兴奋的是麻雀。黎明时分,麻雀已经成群结队地在枝丫间急切地跳来跳去,树叶和枝干上的露珠折射出点点亮光,把它们的眼睛映得异常明亮。接着,从云气里直射下来的是叫天子和百灵,“啾啾啾”地向草原洒下激越的铃声。干净的空气和歌唱带来的快乐让它们小小的胸脯鼓胀着,一起一伏,它们在草叶和花片上寻找着滋润喉咙的水珠和籽粒,然后热情饱满地飞升,荡起一个高度就停顿一下,发出脆生生的啼鸣,随后又向上飞,仿佛在攀缘音乐的高峰。
④保持着独特个性的是水鹳和翠鸟。它们有着扁长而尖的嘴巴,形象秀颀,摇曳多姿,集体出没在水边的苇荡里,总是在尝试新鲜的唱腔。水鹳“嘤嘤”地长鸣着,在水面上低低飞行,猛然,它因自己的歌声产生了一种羞涩,一下子扎进水波里去,然后湿淋淋地钻出来,站到了苇梢上面。翠鸟则永远都慢悠悠地鸣叫着,在苇梢的中间部分站住,风吹过来的时候,它有些慌张,游戏似的用一只脚抓住苇枝,另一只脚去拨弄自己头上漂亮的羽毛,同时把短促清亮的啼鸣像阳光一样洒满苇丛。
⑤让人敬慕的是白鹭。这个对草原满怀深情的叙述者,在鸟群外最高的松枝上静静地站立,却把目光投向百鸟啼鸣的草原深处。它“嘎”地长叫一声飞出去,巨大的啼鸣声和身影使嘤嘤戏语的百鸟猛然间一惊。这时,白鹭已在它们的头顶上兴奋地鸣叫着飞行,雪白的翅膀在空中慢慢展平,像滑翔的风筝。
⑥雪鸟是歌声最沉稳最忧郁的一位。它总是孤单地躲在鸟儿们的后边,发出低低的叫声,像是从灵魂深处冲上来的,以至于惊动了它胆怯的身体,使它发出微微的颤抖。我们看见雪鸟,通常是在严冬,它“丁零零”地向天空发出一串串清脆的鸣叫,然后从一团白雪似的绒羽里伸出火红的脚爪,那令人心动令人怜惜的火一样的红爪,划开厚厚的雪被,寻找吃食。
⑦最有灵性的歌手是苍鹰。它让我长久地敬畏、仰望。苍鹰不是在用喉咙歌唱,而是在用生命诉说。它盘旋着,高度超过了一切欢快地鸣叫着的鸟群,浸没于寒冷的高空。它远离永远被它鄙视的平静,它更愿意停留在飓风的旋涡里,所以这声音没有谁能够听到。它漂亮的羽毛像灵魂的碎片一样,从高空缓缓地飘下来,在阳光下折射着动人的光芒。
⑧歌唱着的还有什么?嘤嘤鸟鸣,似幻似真,仿佛让我经历了一生。
⑨此刻,我站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窗前,脑子里突然闪出一团纷纷扬扬的鸟儿的光影,空洞的心突然就充满了温情。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8日有删改)
17.作者善于将情感与鸟性穿插于鸟鸣中,请根据文意完善思维导图。
18.赏析文中画线句。
19.文章的标题“草原的回声”,如果换成“草原的声音”,是否可以?说说你的理由。
20.文章开篇有“我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心立即被快乐充盈”“净化了我烦乱的心情,我的目光长久地留在有着嘤嘤鸟语的草原深处”等语句;文末有“似幻似真,仿佛让我经历了一生”“站在城市高层建筑的窗前”等表达。这些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生活体验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感悟。
十、写作题
21.(2023·通辽)初中毕业在即,班级拟召开一次以“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为主题的家长座谈会,形形要作为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现在要充分准备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曾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优良的家风涉及方方面面,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重礼谦逊,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和读过的《诫子书》《傅雷家书》等,联系生活实际,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进行作文。
作文一:请你以“记▲家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作文二:请你以“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家风”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温馨提示:⑴选作文一,在答题卡上涂A后小方框;选作文二,在答题卡上涂B后小方框。
⑵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等透露个人信息的名称,一律用“x x x"代替。
⑶书写清晰,卷面整洁,600字以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