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同步练习 (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同步练习 (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2 19:40: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下册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B.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C.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势中造就英雄。
D.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
【答案】A
【知识点】前后不一致
【解析】A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
B.当时我们认为,我们庆祝的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欲放。
C.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D.我们不断推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思想向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呼百应的体育观靠拢。
【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A担惊受怕:担心害怕。使用正确。
B含苞欲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少女。使用正确。
D一呼百应:指一人召唤,百人响应。使用正确。C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不能用来称自己的父亲。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近义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答题时,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
B.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园其说的。
C.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
D.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
【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ACD无误;B园→圆。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平常所掌握的常用词语的音形义判断题中所用词语书写的正确与否。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4.(2024四上·揭东月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
B.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C.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D.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C:“完美的”“民主的”为的字短语,两词之间应为顿号。
故答案为:C
【点评】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二、填空题
5.顾拜旦,   国   家、社会活动家,现代   运动创始人。
【答案】法;教育;奥林匹克
【知识点】外国文学;其他常识;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解析】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我们学了他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文,感受到他对奥运精神的诠释和倡导。
故答案为:法、教育、奥林匹克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与识记能力。解答此题,要熟悉作品中的文学常识、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然后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来判断即可。
6.根据拼音写汉字。
qiǎng bǎo yíng rào jiā suǒ tuī chóng
               
zhuō liè diàn dìng zhì ài zhàn lán
               
【答案】襁褓;萦绕;枷锁;推崇;拙劣;奠定;挚爱;湛蓝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解析】注意多音字、形近音同字、形近音异字,形似字的区别,要读准字音,仔细辨析字形的细微差别,在组词造句中找出差别。
注意“襁、褓、萦、枷、崇、拙、劣、奠、 挚、 湛 ”等字的字形,要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①襁褓;②萦绕;③枷锁;④推崇;⑤拙劣;⑥奠定;⑦挚爱;⑧湛蓝。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字形和正确书写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三、语言表达
7.阅读下图,写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图标的构成要素和寓意。
【答案】[示例]该图标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图标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该图标将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知识点】漫画释义
【解析】图标的构成要素和寓意,要先读懂图标内容,还要考虑背后的深意。把内容和深意表达出即可。如图标里:北京的拼音,暗示了冬奥会地点。2000是时间。有个毛笔字“冬”,这个冬写意体现了滑道的样子,切合主题冬奥会。还有五环标志。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结合,传达中国特有的文化魅力。
故答案为:该图标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图标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该图标将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标理解能力。其实是考查漫画理解能力。要先读懂漫画内容,还要考虑漫画背后的深意。把漫画内容和深意表达出即可。
四、名著导读
课内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   。
9.主人公是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10.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的精神,   的意志,   的高贵品质。
11.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    。
【答案】8.保尔·柯察金
9.朱赫来
10.为理想而献身;钢铁般;顽强奋斗
11.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积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识记主人公并会书写主人公的名字。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要熟读名著,写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文中保尔●柯察金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3)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能力。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小说的主要内容的理解,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要熟读名著,识记重点情节。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 : 保尔·柯察金 。
9.根据文段描述,所描述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向革命道路,他伤寒未愈,便要求回工厂。他用了漫长的岁月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完成了他的第-部中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所以保尔●柯察金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
故答案为: 朱赫来 。
10.熟读名著和加上自己的阅读体验很重要,在保尔身上体现出他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故答案为:为理想而献身、钢铁般、顽强奋斗。
11.保尔●柯察金在小说的结尾说道:“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他是在铁路工人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部小说解决了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
故答案为: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五、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bēng kuì。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但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承。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正在于此。
1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襁褓(   ) 行将就木(   )
bēng kuì(   ) 携手(   )
1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14.文中“行将就木”的意思是:    。
15.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答案】12.qiǎng bǎo;xíng;崩溃;xié
13.相辅相承;相辅相成
14.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
15.拟人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解释;拟人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出拼音。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字形。
(2)本道题考查对同音字字形辨析。解答本题要拿准字音、看准字形,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语感,注意读音以及书写,多积累词语,多注意课文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3)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多多积累成语,并理解其含义,学会运用。
(4)本道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借代、引用、对偶等,答题时可从这几种修辞手法入手。
12.本道题考查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出拼音。
①襁褓。“襁”念“qiǎng”,不要写成“qiáng”。
②行将就木。注意“行”是多音字,在该词中念“ xíng ”。
③崩溃。注意“溃”不要写成“馈”。
④携手。“携”念“ xié ”,不要写成“jué”。
故答案为:1、qiǎng bǎo
2、xíng
3、崩溃
4、xié
13.本道题考查对同音字字形辨析。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相辅相承,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相辅相成”。该词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故答案为:1、相辅相承
2、相辅相成
14.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行将:将要;木:指棺材。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
故答案为: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
15.本道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画线句子将“自信”与“平和”比作“姊妹”,“携手并进”,使用的修辞手法为拟人。
故答案为:拟人。
六、综合性学习
16.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象征,弘扬奥运精神,是传播人类文明,实现世界和平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奥运,崇尚并传播奥运精神,学校开展了以“走近奥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围绕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确定两个选题。
选题一:
   
选题二:
   
(2)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奥运项目的了解程度,某小组确定调查项目为“奥运项目知多少”。请你也为本小组确定一个调查项目,并写出调查目的。
(3)周末,你想上网查找关于奥运会的资料,可是妈妈却认为你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耽误学习时间,你这样对妈妈说:
“   ”
妈妈听了,说:“好吧,那你上网查找资料吧。”
【答案】(1)历届奥运会会徽;申奥大使(奥林匹克知识、奥运场馆、奥运中的环保、奥运明星、奥运会与国民经济、奥运与科技、从奥运会项目的设定看体育文化、老百姓眼中的奥运会等。)
(2)(示例)项目:走近奥运冠军
目的:调查同学们对奥运冠军的成长经历、感人故事、获得成就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3)示例:妈妈,了解奥运会的相关知识也是一种学习,这可以拓宽我的知识面,而且我会注意控制时间,不会影响学习的,您就放心吧!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语言得体
【解析】⑴本题考查学生活动设计能力。仔细阅读材料,明确活动主题是“走进奥运,”扣住主题,只要和奥运有关的活动都可以,如 1、历届奥运会会徽 2、申奥大使(奥林匹克知识、奥运场馆、奥运中的环保、奥运明星、奥运会与国民经济、奥运与科技、从奥运会项目的设定看体育文化、老百姓眼中的奥运会等。)
⑵本题考查考生的活动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学生对活动 了解,注意平时信息的积累。示例: 项目:走近奥运冠军 目的:调查同学们对奥运冠军的成长经历、感人故事、获得成就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⑶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内容清楚,层次清晰,语言得体,注意称呼和语言委婉。 示例:妈妈,了解奥运会的相关知识也是一种学习,这可以拓宽我的知识面,而且我会注意控制时间,不会影响学习的,您就放心吧!
故答案为:⑴ 历届奥运会会徽;申奥大使(奥林匹克知识、奥运场馆、奥运中的环保、奥运明星、奥运会与国民经济、奥运与科技、从奥运会项目的设定看体育文化、老百姓眼中的奥运会等。)
⑵本题考查考生活动的具体实施能力。调查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扣住“奥运项目知多少”以了解奥运会为最终目的,设计调查的对象以及具体项目即可。 (示例)项目:走近奥运冠军 目的:调查同学们对奥运冠军的成长经历、感人故事、获得成就等方面的了解程度。(示例)项目:走近奥运冠军 目的:调查同学们对奥运冠军的成长经历、感人故事、获得成就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⑶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了解给出的语境,注意结合要求,进行恰当的表达,劝说时要注意称呼+表态+说明理由+建议。 示例:妈妈,了解奥运会的相关知识也是一种学习,这可以拓宽我的知识面,而且我会注意控制时间,不会影响学习的,您就放心吧!
【点评】⑴本题考查主题活动的选题能力。解答时要紧扣主题,将前面的主题化大为小,用陈述句进行表达。注意平时留心,多积累。
⑵本题考查主题活动中的调查问题的能力。考生要紧扣主题,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及调查问题。
⑶ 本题考查考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解答时要看交际的环境、内容、对象,注意语言的得体。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龙井题名记
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竹轿。⑥霁:雨后放晴。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
1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B.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C.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D.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移步换景,以入山访友为线索,依次记述了出郭、渡湖、登山、穿林的行踪。
B.作者沉浸于美景之中,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可看出作者对此地美景的喜爱之情,又透漏出内心的欢愉。
C.作者以清新简洁的笔墨,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月朗、夜深、林幽、人静的山林月夜图。
D.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对景物观察细致,善于创造清幽的气氛。
【答案】17.B
18.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
19.A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断句与翻译,抓住谓语动词是本题一大要点,谓语大多数由动词充当,本句即“人”“得'“憩“ 自”“酌”由此进行推断断句。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解答时,注意通读全文寻找关键句,与选项进行对比,作出判断;
17.根据译文、句式等进行断句。
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
故答案为:B。
18.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重点词语 :霁 : 晴朗 ; 月明 : 月光很明亮 ;
故答案为: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
19.“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行踪是先是穿林再是登山;
故答案为:A。
八、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二)江梅①
[唐]杜 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②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③。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春,时杜甫旅居江峡,见蜡梅乍开,遂作此诗。②元:同“原”,原本。③巫岫:巫山。岫,山。嗟峨:形容山势高峻。
20.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本诗五、六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1.本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20.梅花盛放枝头,原与那雪花一般洁白,同色难分;春风拂过江面,徒自生起波澜。
21.运用了反衬(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以深知春意盎然,反衬对客愁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诗人寄居异乡、心系故园的浓浓愁绪,倍增其哀。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九、现代文阅读
沸腾之夜
孙大光
自从我们进了大使馆的大礼堂后,这里就一直笼罩在紧张、兴奋的气氛之中。国际奥委会投票的程序极为严格、细致,甚至细致得让人感到有点儿烦琐。投票前的“准备活动”很多,有的人有些着急了。
屏幕上,评估委员会的报告讲完了。按照程序,下面就该投票了。
这时,大礼堂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整个大礼堂里异常安静。人们脸上的表情都变得越来越严肃,两眼一刻不离地盯着大屏幕。
①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派来参加声援的代表小沈悄悄来到我旁边:“太紧张了,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
投票终于开始了。
第一轮投票结束后,负责计票的是塞内加尔的委员姆巴依(他是个大法官,是何振梁多年的好朋友,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他就非常支持我们)。我仔细地看着他的每个动作,他认真核对后,拿起一张纸——第一轮投票结果,站起来,走向主持人,把那张纸送给主持人,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主持人宣布伊斯坦布尔被淘汰。这是预料之中的。
紧接着开始第二轮投票。
第二轮投票结束了,我两眼紧盯着姆巴依。
他反复进行核对。然后,他拿起一个信封。
啊,我的心动了一下。
他把一张纸——肯定是第二轮投票的结果,装进信封。啊!他把信封封上了!
“我们成功了!”
我镇静地、一字一句地脱口而出。
多年的申办经验告诉我: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能在第二轮就胜出的只有中国北京!除北京外,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这个可能,巴黎不可能!多伦多更没可能!
“我们成功了!”
虽然我的声音不大,但旁边的人几乎都把眼睛转向了我。我的话使他们无比兴奋、激动。小沈悄悄过来,用力摇着我的胳膊,小声而急切地问:“真的吗?真的吗?我们真的成功了吗?”
“真的。我们成功了。”我一动没动,两眼直视前方。
随即,大家又把目光迅速转向大屏幕——
这时,姆巴依站起身来,拿着信封,走向萨马兰奇,把信封交给萨马兰奇。
我知道,孕育了十年的“火山”就要爆发了。
萨马兰奇带着他那一贯稳重的表情,慢慢地拿过信封,慢慢地拆开信封,慢慢地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慢慢地把这张纸打开,用眼睛看了一眼。然后,这位瘦瘦的、慈祥的西班牙老人开始慢慢地宣布:
“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北京!”
整个大礼堂沸腾了!整个大使馆沸腾了!
②无论是奥申委的工作人员,还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各界人员;无论是体育明星、文艺明星,还是政府官员、企业家;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相互祝贺、拥抱,喊的、叫的、哭的、笑得、蹦的、跳的、互相拍照的。人们暂时忘记了这是在哪里,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生活中或工作中的困难,忘记了一切!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第一次沸腾了!
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第一次像在国内一样沸腾了。大使馆里的每个人,都在尽情释放自己的激动情绪。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激动的空气,到处都是中国国旗,到处都是一片红……
莫斯科沸腾了!世界沸腾了!
这一刻属于北京!这一刻属于中国!
(节选自《中国申奥亲历记——两次申奥背后的故事》)
22.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小沈与“我”说的话。
24.体会文中加下划线号的词语,作者这样表达重复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
25.选文中画线的句子②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22.①写大使馆的大礼堂内紧张、兴奋的气氛,为下文写两轮投票时大家的紧张心情以及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的兴奋、沸腾张本;②写国际奥委会投票程序的严格、细致,一方面突出了申奥的不易,另一方面突出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是名副其实的。
23.以点带面,突出说明在大使馆的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兴奋之情。
24.不重复。作者连用六个“已经”,表明投票结果已经出炉,中国申奥成功已成定局,确信无疑,作者的自信与喜悦溢于言表。
25.排比;以铺排的内容、整齐的句式、高昂的气势,尽情抒发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大礼堂内中国人的激动、喜悦之情和“沸腾”之态。
【知识点】文章开头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排比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用包括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就是写了什么内容。结构上,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2)本题考查次要人物作用。次要人物作用是见证故事情节发展、衬托主人公、突显主题,若次要人物是第一人称,还能增加文章真实性。
(3)本题考查阅读手法分析。阅读问你原文表述不合适吗?记住了阅读的文章格式很好,不需要调整。再结合对应句分析即可。重复出现的词语,重复出现,本身就是在强调,强调了什么内容,能够表达作者何种情感。这个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下即可。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22.作用包括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就是写了什么内容。结构上,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
“国际奥委会投票的程序极为严格、细致,甚至细致得让人感到有点儿烦琐”。表明深奥程序很多,暗示了中国申奥成功的不容易,以及中国实力的增强后成功申奥的必然。
“投票前的“准备活动”很多,有的人有些着急了”。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为下文投票以及申奥成功后的激动做铺垫。
故答案为:①写大使馆的大礼堂内紧张、兴奋的气氛,为下文写两轮投票时大家的紧张心情以及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的兴奋、沸腾张本;②写国际奥委会投票程序的严格、细致,一方面突出了申奥的不易,另一方面突出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是名副其实的。
23.次要人物作用是见证故事情节发展、衬托主人公、突显主题。这里写小沈的紧张表示,其实是暗示了大使馆的每个中国人都在紧张,我们都是小沈,都在紧张的等待着,期待好消息。
故答案为:以点带面,突出说明在大使馆的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兴奋之情。
24.阅读问你原文表述不合适吗?记住了阅读的文章格式很好,不需要调整。再结合对应句分析即可。这里“已经成功了,已经看到了,已经结束了”,连用六个已经,其实是表明中国申奥已经成功,申奥不易,人们内心极度激动、喜悦。
不重复。作者连用六个“已经”,表明投票结果已经出炉,中国申奥成功已成定局,确信无疑,作者的自信与喜悦溢于言表。
25.无论是......,还是......。无论是......,还是......。无论是......,还是......。连续出现三次,是排比。排比的作用就是强调,表明中国申奥成功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都在欢呼。贴合标题“沸腾之夜”。
故答案为:排比;以铺排的内容、整齐的句式、高昂的气势,尽情抒发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大礼堂内中国人的激动、喜悦之情和“沸腾”之态。
十、写作题
(2023九上·南山期末)阅读下面泰戈尔的小诗,选择其中一个任务,写一篇文章。
“只管走过去,
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
因为一路上,
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泰戈尔《飞鸟集》
26.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以《这条路,也有花开》为题,完成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27.提炼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以下感悟也许可以启发你思考:
①成长是一趟未知的旅途,不必逗留,只管向前;
②花开有先后,奋斗无止境,坚信自己终有绽放时;
③花有千姿百态,路有千条万条,我的青春我作主。
要求:
⑴表达出真情实感。
⑵不少于600字。
⑶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⑷文中不得出现本人所在学校真实校名、人名。
【答案】26.略
27.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下册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B.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C.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势中造就英雄。
D.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
B.当时我们认为,我们庆祝的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欲放。
C.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D.我们不断推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思想向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呼百应的体育观靠拢。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
B.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园其说的。
C.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
D.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
4.(2024四上·揭东月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
B.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C.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D.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二、填空题
5.顾拜旦,   国   家、社会活动家,现代   运动创始人。
6.根据拼音写汉字。
qiǎng bǎo yíng rào jiā suǒ tuī chóng
               
zhuō liè diàn dìng zhì ài zhàn lán
               
三、语言表达
7.阅读下图,写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图标的构成要素和寓意。
四、名著导读
课内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   。
9.主人公是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10.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的精神,   的意志,   的高贵品质。
11.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    。
五、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bēng kuì。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但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承。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正在于此。
1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襁褓(   ) 行将就木(   )
bēng kuì(   ) 携手(   )
1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14.文中“行将就木”的意思是:    。
15.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六、综合性学习
16.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象征,弘扬奥运精神,是传播人类文明,实现世界和平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奥运,崇尚并传播奥运精神,学校开展了以“走近奥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围绕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确定两个选题。
选题一:
   
选题二:
   
(2)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奥运项目的了解程度,某小组确定调查项目为“奥运项目知多少”。请你也为本小组确定一个调查项目,并写出调查目的。
(3)周末,你想上网查找关于奥运会的资料,可是妈妈却认为你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耽误学习时间,你这样对妈妈说:
“   ”
妈妈听了,说:“好吧,那你上网查找资料吧。”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龙井题名记
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竹轿。⑥霁:雨后放晴。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
1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B.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C.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D.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移步换景,以入山访友为线索,依次记述了出郭、渡湖、登山、穿林的行踪。
B.作者沉浸于美景之中,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可看出作者对此地美景的喜爱之情,又透漏出内心的欢愉。
C.作者以清新简洁的笔墨,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月朗、夜深、林幽、人静的山林月夜图。
D.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对景物观察细致,善于创造清幽的气氛。
八、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二)江梅①
[唐]杜 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②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③。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春,时杜甫旅居江峡,见蜡梅乍开,遂作此诗。②元:同“原”,原本。③巫岫:巫山。岫,山。嗟峨:形容山势高峻。
20.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本诗五、六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1.本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九、现代文阅读
沸腾之夜
孙大光
自从我们进了大使馆的大礼堂后,这里就一直笼罩在紧张、兴奋的气氛之中。国际奥委会投票的程序极为严格、细致,甚至细致得让人感到有点儿烦琐。投票前的“准备活动”很多,有的人有些着急了。
屏幕上,评估委员会的报告讲完了。按照程序,下面就该投票了。
这时,大礼堂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整个大礼堂里异常安静。人们脸上的表情都变得越来越严肃,两眼一刻不离地盯着大屏幕。
①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派来参加声援的代表小沈悄悄来到我旁边:“太紧张了,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
投票终于开始了。
第一轮投票结束后,负责计票的是塞内加尔的委员姆巴依(他是个大法官,是何振梁多年的好朋友,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他就非常支持我们)。我仔细地看着他的每个动作,他认真核对后,拿起一张纸——第一轮投票结果,站起来,走向主持人,把那张纸送给主持人,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主持人宣布伊斯坦布尔被淘汰。这是预料之中的。
紧接着开始第二轮投票。
第二轮投票结束了,我两眼紧盯着姆巴依。
他反复进行核对。然后,他拿起一个信封。
啊,我的心动了一下。
他把一张纸——肯定是第二轮投票的结果,装进信封。啊!他把信封封上了!
“我们成功了!”
我镇静地、一字一句地脱口而出。
多年的申办经验告诉我: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能在第二轮就胜出的只有中国北京!除北京外,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这个可能,巴黎不可能!多伦多更没可能!
“我们成功了!”
虽然我的声音不大,但旁边的人几乎都把眼睛转向了我。我的话使他们无比兴奋、激动。小沈悄悄过来,用力摇着我的胳膊,小声而急切地问:“真的吗?真的吗?我们真的成功了吗?”
“真的。我们成功了。”我一动没动,两眼直视前方。
随即,大家又把目光迅速转向大屏幕——
这时,姆巴依站起身来,拿着信封,走向萨马兰奇,把信封交给萨马兰奇。
我知道,孕育了十年的“火山”就要爆发了。
萨马兰奇带着他那一贯稳重的表情,慢慢地拿过信封,慢慢地拆开信封,慢慢地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慢慢地把这张纸打开,用眼睛看了一眼。然后,这位瘦瘦的、慈祥的西班牙老人开始慢慢地宣布:
“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北京!”
整个大礼堂沸腾了!整个大使馆沸腾了!
②无论是奥申委的工作人员,还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各界人员;无论是体育明星、文艺明星,还是政府官员、企业家;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相互祝贺、拥抱,喊的、叫的、哭的、笑得、蹦的、跳的、互相拍照的。人们暂时忘记了这是在哪里,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生活中或工作中的困难,忘记了一切!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第一次沸腾了!
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第一次像在国内一样沸腾了。大使馆里的每个人,都在尽情释放自己的激动情绪。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激动的空气,到处都是中国国旗,到处都是一片红……
莫斯科沸腾了!世界沸腾了!
这一刻属于北京!这一刻属于中国!
(节选自《中国申奥亲历记——两次申奥背后的故事》)
22.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小沈与“我”说的话。
24.体会文中加下划线号的词语,作者这样表达重复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
25.选文中画线的句子②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十、写作题
(2023九上·南山期末)阅读下面泰戈尔的小诗,选择其中一个任务,写一篇文章。
“只管走过去,
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
因为一路上,
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泰戈尔《飞鸟集》
26.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以《这条路,也有花开》为题,完成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27.提炼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以下感悟也许可以启发你思考:
①成长是一趟未知的旅途,不必逗留,只管向前;
②花开有先后,奋斗无止境,坚信自己终有绽放时;
③花有千姿百态,路有千条万条,我的青春我作主。
要求:
⑴表达出真情实感。
⑵不少于600字。
⑶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⑷文中不得出现本人所在学校真实校名、人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