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测试卷0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要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时,可以将实验材料分别制成( )进行观察。
A.切片和涂片 B.涂片和刮片
C.装片和切片 D.涂片和装片
2.我们在实验室用镊子撕取少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成的玻片叫做( )
A.临时切片 B.临时装片
C.临时涂片 D.永久装片
3.生物绘图的用笔,应选用( )
A.3H或2H铅笔 B.2B或HB铅笔
C.蓝色水性笔 D.黑色水性笔
4.下列关于生物图的画法,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较暗的地方直接涂阴影 B.图应画在纸的中央稍偏左上方
C.在图的下方写上图形的名称 D.尽量在图的右侧注字
5.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②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一片薄膜
B.步骤③展平的目的是防止观察标本时出现细胞重叠现象
C.用低倍镜观察时,视野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液泡
D.在显微镜中观察到图像如图1所示,可能是步骤④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6.下列关于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先漱口,再用消毒牙签轻刮口腔内侧壁取材
C.盖盖玻片时应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D.使用稀碘液的目的是染色,便于观察
7.苦瓜虽苦,但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其中的苦叶素被称为“脂肪杀手”,能清热泻火,健脾开胃。苦瓜中的苦叶素位于( )
A.细胞膜中 B.液泡中
C.叶绿体中 D.细胞核中
8.某小组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绘制其结构简图。下列简图中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的是( )。
A. B.
C. D.
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
B.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分子小,不含碳的物质叫做有机物
C.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D.所有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10.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绿色菜汤;如果把菠菜放到冷水中,冷水却变不成菜汤。这是因为菠菜活细胞中的____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膜
11.在松鼠体细胞和松树叶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分别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
C.线粒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12.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对于构建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图所示( )
A.长得像A猴 B.长得像B猴 C.长得像C猴 D.都不像
13.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决定这种遗传现象的物质存在于(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
14.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大多体积较小,其意义是( )
A.利于增加细胞数量 B.利于细胞生长
C.促进新个体的生殖 D.利于物质交换
15.变形虫是单细胞原生生物,下列关于变形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形虫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B.变形虫伸出伪足进行运动,也能获取食物
C.变形虫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变形虫通过体表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6.如图所示的器官分别属于什么系统( )
A.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B.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17.观看记录成长的照片时,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原因是( )
A.细胞分化的结果 B.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 D.细胞生长的结果
18.无论身体庞大的大象还是小巧灵动的老鼠,其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时都会停止生长。这一现象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意义在于( )
A.能保证细胞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B.能保证细胞更容易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C.能保证细胞更容易分裂,使数目增多
D.能保证细胞更容易分化,使功能增强
19. 一个细胞连续分裂5次后,共产生的新细胞的数目是( )
A.4个 B.12个 C.16个 D.32个
20.下列关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的分裂是有序的,而癌细胞的分裂是无序的,是不受控制的
B.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而癌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无限的
C.癌细胞无控制的分裂和生长严重干扰正常细胞的生命活动
D.正常细胞不会转变为癌细胞,癌细胞也不会转变成正常细胞.
21.下图表示细胞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
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
D.过程④的结果是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
22.胃在消化食物过程中不停地收缩和蠕动。下列组织中与胃的收缩和蠕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B.
C. D.
23.在3个红薯、4个马铃薯、5粒大米、6粒玉米、7个西瓜、8个桃子、9粒花生米中,共有果实( )
A.21个 B.20个
C.42个 D.无法确定
24.人体皮肤大约每28天更新一次,对物理性损伤、化学性刺激、微生物侵染等均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下列有关皮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人体结构层次上看,皮肤属于组织
B.肤色与真皮中生发层的黑色素细胞有关
C.皮肤内感受冷热、触摸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属于效应器
D.排汗既能排出代谢废物也能调节体温
25.构成一株小麦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下列关于小麦的结构或物质由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基因、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小麦个体
B.染色体、基因、细胞核、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小麦个体
C.基因、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组织、器官、小麦个体
D.染色体、基因、细胞核、细胞、器官、组织、小麦个体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根据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的知识回答问题
(1)在图中,能够调节镜筒升降幅度较小的结构是
。填名称)
(2)小红用的显微镜有5×、10×、15×三个目镜,10×、40×两个物镜,他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 倍。
(3)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和 。(填名称)
(4)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
方向移动。
(5)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① ④ ⑧
(6)开始观察时,转动
,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填名称)
27.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图 。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B 、D 、F 。除此之外,植物细胞一般还具有A 、C 和E 。
(3)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填结构名称)
(4)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 中。(填结构名称)
(5)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填结构名称)
28.下图是一株油菜植物及器官,仔细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1)图中A至F器官中,A、B、D属于 (选填“营养”或“生殖”)器官,C、E、F属于 (选填“营养"或"生殖”)器官。
(2)每一种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 按照一定次序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3)撕下油菜叶的表皮,它属于 组织,观察油菜叶片,会看到一条条清晰的脉络,这些脉络就是 组织,其中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是 (选填“导管”或“筛管”)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概括为:细胞→ → →植物体。与动物体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
29.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依次看到的视野。分析回答:
(1)观察前应对光,首先使 对准通光孔。由视野①到②的操作是将临时装片向 (填“左”或“右”)移动,使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由视野②到③的操作是转动 (填“转换器”或“遮光器”),换上高倍物镜。
(2)由视野③到④的操作是先选用 (填“平”或“凹”)面镜使视野变亮,再转动
(填“粗”或“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分别标有“10x”和“40x”,则细胞被放大 倍。
(3)要保持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应是 。
(4)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植物叶肉细胞中的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5)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变化,需要在 的指挥和控制下进行。
30.图中①—⑥是人体不同结构层次,请回答:
(1)整个人体都是由[ ] 发育而成的。
(2)[①]通过 形成[②]。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
(3)[②]通过 形成[③]。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血液属于 组织。
(5)图[⑤]所示指 系统,该系统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绒毛和皱襞,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 。
(6)人体各系统互相制约、互相协调,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主要起调节作用的是
系统和 系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测试卷0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要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时,可以将实验材料分别制成( )进行观察。
A.切片和涂片 B.涂片和刮片
C.装片和切片 D.涂片和装片
【答案】D
【解析】 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将人的血液涂抹制成标本,属于临时涂片;要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是刮取口腔内侧壁的上皮细胞做成标本,属于装片。
2.我们在实验室用镊子撕取少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成的玻片叫做( )
A.临时切片 B.临时装片
C.临时涂片 D.永久装片
【答案】B
【解析】玻片标本包括切片、涂片和装片。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永久装片能较长时间保存。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是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取的一小块透明的薄膜(内表皮),不能长时间保存,故属于临时装片。
3.生物绘图的用笔,应选用( )
A.3H或2H铅笔 B.2B或HB铅笔
C.蓝色水性笔 D.黑色水性笔
【答案】A
【解析】 3H或2H的铅笔较硬,能较清晰的绘出细胞的结构图,也可以用橡皮擦掉修改。
4.下列关于生物图的画法,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较暗的地方直接涂阴影 B.图应画在纸的中央稍偏左上方
C.在图的下方写上图形的名称 D.尽量在图的右侧注字
【答案】A
【解析】A、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A错误;
B、图应画在纸的中央稍偏左上方,B正确;
C、在图的下方写上图形的名称,C正确;
D、尽量在图的右侧注字,D正确。
5.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②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一片薄膜
B.步骤③展平的目的是防止观察标本时出现细胞重叠现象
C.用低倍镜观察时,视野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液泡
D.在显微镜中观察到图像如图1所示,可能是步骤④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答案】C
【解析】A、步骤②取材,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下一块薄膜,不符合题意;
B、步骤③展平,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目的是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效果,不符合题意;
C、经碘液染色后,低倍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不是液泡,符合题意;
D、盖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图1所示的图像,为步骤④操作不规范会引起,从而影响观察,不符合题意。
6.下列关于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先漱口,再用消毒牙签轻刮口腔内侧壁取材
C.盖盖玻片时应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D.使用稀碘液的目的是染色,便于观察
【答案】A
【解析】A、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因过度吸水涨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符合题意;
B、取材时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应漱口,防止视野内出现其他细胞或异物影响观察,不符合题意;
C、盖盖玻片时,应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_上的液滴边缘,再缓缓盖下另外一-侧,这样操作能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不符合题意;
D、使用稀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染色,染色使细胞的各结构更明显,方便观察, 不符合题意。
7.苦瓜虽苦,但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其中的苦叶素被称为“脂肪杀手”,能清热泻火,健脾开胃。苦瓜中的苦叶素位于( )
A.细胞膜中 B.液泡中
C.叶绿体中 D.细胞核中
【答案】B
【解析】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A错误;
B、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苦瓜中的苦叶素位于液泡中,B正确;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C错误;
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错误。
8.某小组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绘制其结构简图。下列简图中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B不符合题意;
C、图的右侧没有标注结构,C不符合题意;
D、该图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D符合题意。
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
B.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分子小,不含碳的物质叫做有机物
C.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D.所有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答案】C
【解析】A、细胞中的物质主要有水、无机盐、有机物,植物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但无机盐、水等是通过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故细胞中的营养物质一部分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一部分是来自于外界,不符合题意;
B、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分子小,不含碳的物质叫做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C、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符合题意;
D、细胞质中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中只有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才有叶绿体,不符合题意。
10.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绿色菜汤;如果把菠菜放到冷水中,冷水却变不成菜汤。这是因为菠菜活细胞中的____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膜
【答案】D
【解析】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 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
C、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不符合题意;
D、 细胞膜能够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符合题意。
11.在松鼠体细胞和松树叶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分别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
C.线粒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答案】C
【解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中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它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内,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有。因此,松树叶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而松鼠体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只含有一种能量转换器线粒体。
12.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对于构建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图所示( )
A.长得像A猴 B.长得像B猴 C.长得像C猴 D.都不像
【答案】A
【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A猴供了细胞核,融合细胞中只有A猴的遗传物质,没有B猴的遗传物质,而C猴只是代孕母猴,因此“中中”“华华”与A猴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13.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决定这种遗传现象的物质存在于(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
【答案】B
【解析】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错误;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B正确;
C、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C错误;
D、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D错误.
14.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大多体积较小,其意义是( )
A.利于增加细胞数量 B.利于细胞生长
C.促进新个体的生殖 D.利于物质交换
【答案】D
【解析】构成生物体的细胞体积较小,相对表面积越大,有利于物质交换,A符合题意。
15.变形虫是单细胞原生生物,下列关于变形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形虫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B.变形虫伸出伪足进行运动,也能获取食物
C.变形虫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变形虫通过体表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C
【解析】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对它进行观察,A正确;
B、变形虫在固体表面移动时,会向前伸出一个或多个伪足,将体内部分原生质移入伪足内,后面的原生质也随着收缩前进,不断地补充向前流动的原生质,整个细胞就逐渐移向前方,进行觅食,包裹食物,形成食物泡。变形虫就是这样伸出伪足,依靠细胞内原生质流动才向前运动和捕捉食物的,B正确;
C、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但没有神经系统,C错误;
D、变形虫通过体表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
16.如图所示的器官分别属于什么系统( )
A.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B.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答案】C
【解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a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属于循环系统;b胃是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器官,属于消化系统;c脑主要由神经元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属于神经系统;d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属于呼吸系统。故C符合题意。
17.观看记录成长的照片时,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原因是( )
A.细胞分化的结果 B.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 D.细胞生长的结果
【答案】B
【解析】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还需要靠细胞的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主要是由于细胞分裂、分化和细胞生长的结果,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18.无论身体庞大的大象还是小巧灵动的老鼠,其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时都会停止生长。这一现象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意义在于( )
A.能保证细胞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B.能保证细胞更容易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C.能保证细胞更容易分裂,使数目增多
D.能保证细胞更容易分化,使功能增强
【答案】B
【解析】细胞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细胞的体积越大,需要吸收的营养物质就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体积)越小,吸收营养物质的效率就越低,细胞所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能保证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了,就不能生长了。
19. 一个细胞连续分裂5次后,共产生的新细胞的数目是( )
A.4个 B.12个 C.16个 D.32个
【答案】D
【解析】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在分裂过程中遵循a×2n的分裂规律,a为原有细胞数目,n为细胞分裂次数。所以,一个细胞连续分裂5次,形成的细胞数目=1×25=32(个)。
20.下列关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的分裂是有序的,而癌细胞的分裂是无序的,是不受控制的
B.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而癌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无限的
C.癌细胞无控制的分裂和生长严重干扰正常细胞的生命活动
D.正常细胞不会转变为癌细胞,癌细胞也不会转变成正常细胞.
【答案】D
【解析】AB、原癌基因被激活,癌细胞无限增殖无法控制,高度分化,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地分裂,不受控制,形成肿瘤.AB正确;C、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C正确.D、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的过程称为癌变.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D错误.故选:D.
21.下图表示细胞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
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
D.过程④的结果是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
【答案】C
【解析】①表示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②和③表示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后来一小部分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④表示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22.胃在消化食物过程中不停地收缩和蠕动。下列组织中与胃的收缩和蠕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都属于,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作用,图中是血液,属于结缔组织,A不符合题意;
B、营养组织的液泡大,能储存营养,如果肉,叶肉,图中属于植物组织,B不符合题意;
C、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如管腔内表面、皮肤上皮等,C不符合题意;
D、 胃的收缩和蠕动主要依靠肌肉组织,肌肉组织舒张和收缩,促进胃液与食物的混合,D符合题意。
23.在3个红薯、4个马铃薯、5粒大米、6粒玉米、7个西瓜、8个桃子、9粒花生米中,共有果实( )
A.21个 B.20个
C.42个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6粒玉米、7个西瓜加8个桃子一共有21个果实,A正确。
24.人体皮肤大约每28天更新一次,对物理性损伤、化学性刺激、微生物侵染等均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下列有关皮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人体结构层次上看,皮肤属于组织
B.肤色与真皮中生发层的黑色素细胞有关
C.皮肤内感受冷热、触摸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属于效应器
D.排汗既能排出代谢废物也能调节体温
【答案】D
【解析】A、皮肤由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A错误;
B、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其中表皮又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化的细胞组成角质层,位于皮肤的最外面,该层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生发层具有分裂增生的能力,该层内含有一些黑色素细胞,能够产生黑色素留存于周围组织,防止细胞中的染色体收到紫外线的伤害。一般情况下,人处在紫外线越强的地方,产生的黑色素越多,而皮肤的颜色就是由黑色素的多少决定的,所以常常晒太阳的人皮肤较黑,B错误;
C、皮肤对冷热、触摸等刺激作出反应的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如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等,C错误;
D、汗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和尿素,所以皮肤具有排泄功能;当气温高时,或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
热量,人体就会大量出汗,汗液蒸发过程中可带走身体的部分热量,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这说明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D正确。
25.构成一株小麦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下列关于小麦的结构或物质由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基因、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小麦个体
B.染色体、基因、细胞核、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小麦个体
C.基因、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组织、器官、小麦个体
D.染色体、基因、细胞核、细胞、器官、组织、小麦个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结构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可排除掉B、D项。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因此,本题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根据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的知识回答问题
(1)在图中,能够调节镜筒升降幅度较小的结构是
。填名称)
(2)小红用的显微镜有5×、10×、15×三个目镜,10×、40×两个物镜,他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 倍。
(3)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和 。(填名称)
(4)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
方向移动。
(5)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① ④ ⑧
(6)开始观察时,转动
,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填名称)
【答案】(1)细准焦螺旋
(2)600
(3)反光镜;遮光器
(4)左上
(5)目镜;物镜;反光镜
(6)粗准焦螺旋;物镜
【解析】(1)粗细准焦螺旋是对焦用的,用于调整镜筒的上升下降,以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看清图象,粗准焦螺旋焦距大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焦距小,能小范围地升降镜筒。
(2)在5×、10×、15×三个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是15×;在10×,40×两个物镜中物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是40×。所以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15×40═600(倍)。
(3)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所以如果光线较暗,就需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时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4)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向上移动玻片标本,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下移动的,本题中要将显微镜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物像就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由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所以玻片标本应该向左上方移动,才能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5)根据图示可知:①目镜、②镜筒、③转换器、④物镜、⑤载物台、⑥压片夹、⑦遮光器、⑧反光镜、⑨粗准焦螺旋、10细准焦螺旋。
(6)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以防玻片标本移动,影响观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27.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图 。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B 、D 、F 。除此之外,植物细胞一般还具有A 、C 和E 。
(3)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填结构名称)
(4)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 中。(填结构名称)
(5)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填结构名称)
【答案】(1)甲
(2)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细胞核
(4)液泡
(5)叶绿体
【解析】(1)图中的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叶绿体,D是细胞核,F是细胞质,E是液泡。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而是植物细胞,图乙则为动物细胞。
(2)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和动物细胞都具有B是细胞膜,D是细胞核,F是细胞质,此外甲植物细胞还有E液泡、C叶绿体、A细胞壁。
(3)两细胞的D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DNA和蛋白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4)E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尼古丁就存在于烟草细胞的细胞液中。
(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8.下图是一株油菜植物及器官,仔细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1)图中A至F器官中,A、B、D属于 (选填“营养”或“生殖”)器官,C、E、F属于 (选填“营养"或"生殖”)器官。
(2)每一种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 按照一定次序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3)撕下油菜叶的表皮,它属于 组织,观察油菜叶片,会看到一条条清晰的脉络,这些脉络就是 组织,其中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是 (选填“导管”或“筛管”)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概括为:细胞→ → →植物体。与动物体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
【答案】(1)生殖;营养
(2)组织
(3)保护;输导;导管
(4)组织;器官;系统
【解析】(1)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能够为植物体提供营养,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体的生殖有关,属于生殖器官。结合题图可知,A种子、B花、D果实属于生殖器官,C根、E叶、F茎属于营养器官。
故填:生殖;营养
(2)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而每一种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故填:组织
(3)撕下油菜叶的表皮,它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观察油菜叶片,会看到一条条清晰的脉络,这些脉络能够输送营养物质,就是输导组织,其中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是导管,属于有机物的是筛管。
故填:保护;输导;导管
(4)结合分析可知,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与动物体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故填:组织;器官;系统
29.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依次看到的视野。分析回答:
(1)观察前应对光,首先使 对准通光孔。由视野①到②的操作是将临时装片向 (填“左”或“右”)移动,使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由视野②到③的操作是转动 (填“转换器”或“遮光器”),换上高倍物镜。
(2)由视野③到④的操作是先选用 (填“平”或“凹”)面镜使视野变亮,再转动
(填“粗”或“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分别标有“10x”和“40x”,则细胞被放大 倍。
(3)要保持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应是 。
(4)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植物叶肉细胞中的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5)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变化,需要在 的指挥和控制下进行。
【答案】(1)低倍物镜;左;转换器
(2)凹;细;400
(3)生理盐水
(4)线粒体;叶绿体
(5)细胞核
【解析】(1)第一空、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第二空、要想视野从①到②,先要将视野中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图①中的物像偏左,实际上物像在玻片的右边,要向左移动玻片,物像会向右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第三空、②到③,视野中物像变大,需要转动转换器转换高倍物镜。
(2)第一空、视野由③到④,视野变得清晰,首先调节遮光器使用更大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增大进光量,使视野亮度增加;
第二空、然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变得更清晰;
(3)为了保持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活性,在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 。
第三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镜头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所以使用目镜10×,物镜40×的组合,放大倍数为400。
(4)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有两种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能通过呼吸作用将储存再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就是线粒体;植物绿色部分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5)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也有重要作用。所以,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变化,需要在细胞核的指挥和控制下进行。
30.图中①—⑥是人体不同结构层次,请回答:
(1)整个人体都是由[ ] 发育而成的。
(2)[①]通过 形成[②]。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
(3)[②]通过 形成[③]。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血液属于 组织。
(5)图[⑤]所示指 系统,该系统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绒毛和皱襞,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 。
(6)人体各系统互相制约、互相协调,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主要起调节作用的是
系统和 系统。
【答案】(1)①;受精卵
(2)细胞分裂;染色体
(3)细胞分化
(4)结缔
(5)消化;小肠;消化和吸收
(6)内分泌;神经
【解析】(1)人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整个人体都是由①受精卵发育而来。
(2)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增多,①受精卵通过分裂形成②。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
(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②通过细胞分化形成③不同的组织, 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5)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⑤所示指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绒毛和皱襞,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6) 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共同调节的结果,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