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一)(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表内除法(一)(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02 12:5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课时 除法
第 周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例4、例5。
学情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物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平均分” 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熟悉并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辻程,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活动中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动手分的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 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并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法和尝试指导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用具 小棒、学具卡片。
教学资源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大熊猫饿了,我们-起来帮大熊猫分竹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再出示題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毎盘放几个 思政渗透点:学习《动物保护法》,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护动物,不伤害动物,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友好相处。 学生独立分竹笋(用小棒代替),然后汇报分的结果。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是属于把-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分是多少的向題,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 (板书课题:除法)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除号。 教师: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学习除法,表示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学生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再上、下各一点。 (二)教学教材第13页例4。 1.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毎盘放几个 ”应该怎祥列式 教师:要分的竹笋是几个 (12 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把12平均分成几份 (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是几?(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2.要求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4.指名学生说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 5.即时练习。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2题。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教学教材第14页例5。 1.“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提问: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学生动手操作。 强调4个4个地分,请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分成多少份?这种分法也用除法来表示。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教师: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要表示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20÷4=5
②计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20÷4=5表示什么意思? ③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总结: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叫商。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4页“做一做”。
要求学生说说并集体订正。 (二)教村第15页练习三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实践作业:1.基础性: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提升性:18个苹果,按每6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可以怎样放?
板书设计 除法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毎盘放(3)个 12 ÷ 4 =3 12除以4等于3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5)盘 20 ÷ 4= 5 ¦ ¦ ¦ ¦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