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课件)(共30张PPT) 物理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课件)(共30张PPT) 物理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2 13:2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的过程,让同学们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活动,让同学们体会物理的严谨。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
速度的计算。
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猜想: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须同时考虑物体运动的时间和所通过的路程这两个因素。
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
实验探究
一.定性: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结论: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结论: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
二.定量:通过数据,得出结论。
路程用卷尺测量,时间用停表测量。
1.路程一定,测量运动时间。
路程
时间
2.时间一定,测量运动的路程。
时间
路程
结论:路程一定,运动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结论:运动时间一定,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a)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
(b)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控制变量法
奥运会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9秒77,奥运会10000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 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方法:比较他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速度= ———
路程
时间
路程—— S 国际单位:m
时间 ——t 国际单位:s
速度—— v 国际单位: m/s 读作“米每秒”
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km/h 读作“千米每小时”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蜗牛的爬行 约1.5mm/s;
人步行 约1.1m/s;
自行车 约5m/s;
高速公路上的小车 约28m/s;
普通列车 约40m/s;
雨燕 最快达48m/s;
喷气式客机 约250m/s;
超音速歼击机 大于700m/s;
子弹出膛时 约1000m/s;
同步卫星轨道速度 3070m/s;
第一宇宙速度 7900m/s;
真空中光速 3×108m/s
3.
5.速度的单位换算
1m/s= = = km/h
1 km/h= m/s
1m
1s
1/1000 km
1/3600 h
4.速度的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飞机的速度200m/s,就表示飞机在1s内通过的路程是200m.
3.6
3.6
1
例题:
汽车经过某一车站时,旅客手表的指针恰好指09:30整,经过下一站时,已是09:32。已知两站之间的路程为2.7km,求汽车的速度。
解:根据题意
两站之间的路程是s=2.7km
经过两站用的时间为t=2min=1/30h
V= = = km/h
81
答:汽车的速度是81km/h。
2.7km
1/30h
s
t
由公式 得
s=vt
t=
s
v
s
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例题:
解:根据题意
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通过的路程s=1600m+200m=1800m=1.8km
火车的速度是v=36km/h
s
v
1.8km
36km/h
t=
=
=
0.05h
答:火车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为0.05h.
解题思路:
1、写出公式;
2、代入数据,要有统一单位;
3、写出结果,要带单位。
小结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4.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常用单位:km/h
5.单位间换算关系: 1 m/s=3.6 km/h
1km/h=
m/s
s
t
1
3.6
达标自测
1.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 )速度大.
2.如图所示为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 认为兔子运动的快, 兔子轻敌中途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 )判定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的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褐海燕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速度
1.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的海水深度是多少米?
解:已知v=1500m/s,t=4s/2=2 s
S=vt=1500m/s ×2s=3000m
答:该处的海水深度是3000m。
作业
2.小在1min内听到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 m ,则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
谢谢
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1min内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 m ,则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
返回
作业
t(s) 1s 2s 3s 4s 5s
S(m)
5m
10m
15m
20m
25m
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沿直线运动时
男子100米决赛成绩公布
  第一道:9秒95 吉姆·海恩斯(南非)
  第二道:9秒93 卡尔文·史密斯(英国) 
  第三道:9秒90 勒罗伊·布勒尔(俄罗斯)
  第四道:9秒85 勒罗伊·伯勒尔(美国)
  第五道:9秒77 阿萨法·鲍威尔(牙买加)
第六道:9秒84 多诺万·贝利(加拿大)
  第七道:9秒79 毛瑞斯·格林(法国)   
第八道:9秒78 蒂姆·蒙哥马利(美国)   
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在s-t坐标系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t/s
S/m
1 2 3 4 5
25
20
15
10
5
0
在v-t坐标系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0
v(m/s)
5
t(s)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匀速直线运动其重要特征是:(一)运动路线是直线,即方向不变; (二)运动快慢不变,即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也就是速度v不变;所以v与s、t的大小无关。
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1.单位换算 20m/s=( )km/h,144km/h=( )m/s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3.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达标自测
72
40
C
D
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