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名称
《其多列》
上课年级:一年级上册
二、课时
1课时
授课类型:唱歌课
三、教材分析
《其多列》是一首欢快活泼,且富有童趣的哈尼族歌曲,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拍,民族五声羽调式,歌曲为一段体,节奏规整,一字一音,词曲紧密相连,以哈尼语呼朋唤友欣赏哈尼族景色展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哈尼族儿童的热情。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教师应紧抓这一心理特征进行教学。《其多列》这首歌曲是哈尼族儿歌,学生对未知的一切,好奇心更强,通过对学生好奇心的引导,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歌曲的学习,感知欢快、活泼的曲调,及2/4拍的节奏律动。
2.艺术表现:学生能够运用肢体动作为歌曲伴奏,并参与歌曲的演唱。
3.创意实践:学生能够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
4.文化理解:通过对歌曲的学习,知道哈尼族的音乐文化,初步了解民族团结,56个少数民族亲如一家。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对《其多列》的学习,充分感受哈尼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歌曲中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难点: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和歌曲演唱。
七、教学方法
教法:问答法、示范法
学法:合作法、聆听法
八、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问好。
生:回礼。
师:播放剪辑好的56个民族的视频,以本课旋律为背景音乐。
师: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谁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呢?
生(答案预设):56个
师:回答的真棒!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PPT上是哪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吗?(出示哈尼族人的照片)
生(答案预设):蒙古族/哈萨克族/白族/哈尼族
师:图片上是身穿哈尼族传统服饰的哈尼族人,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哈尼族的一首儿歌《其多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图片+老师提问的方式,揭示本课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其专注点回到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课展开
师:其多列,其多列,演唱《其多列》。(PPT展示歌词)
师:大家早点《其多列》是什么意思吗?
生:聆听歌曲,回答问题。
生(答案预设):摇头/不知道
师:其多列呀,是哈尼族语中快快来的意思。
师:再次演唱《其多列》。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朗诵歌,并将学生不认识的字注音。
生:朗诵歌词。
师:读的真准确,我们再来一遍,这一遍老师希望,像注音来读:其多|列-|,遇见四分音符声音拖长。(手势引导)
生:根据老师的手势进行朗诵。
师:我们认识了歌词,下面听老师演唱旋律吧。
生:聆听旋律。
师:接下来跟着老师的琴声演唱歌曲旋律。(老师带领)
生:演唱旋律。
师:同学们演唱的真棒,我们再来一遍。
生:再次演唱旋律。
师:我们认识了歌词,熟悉了旋律,下面听老师完整演唱。
生:聆听歌曲。
师:跟老师跟老师一起带入歌词演唱,完整演唱歌曲。
生:演唱歌曲。
师:演唱的非常棒,老师想让同学加上一些动作,演唱歌曲,遇见二八节奏型拍手,四分音符拍腿。下面我们来试一下。
生:聆听规则。
师:二八节奏型。
生:拍两下手掌。
师:四分音符。
生:拍腿。
(重复)
师:同学们请牢记,遇见二八节奏型拍两下手掌,四分音符拍腿。下面开始我们的挑战。(加动作演唱《其多列》)
生:加动作演唱。
师:进行钢琴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老师演唱,学生演唱旋律等方式,使学生熟悉本课歌曲的旋律,再运用声势律动,让学生更加了解节奏型,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最后通过师生对唱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创意实践
师:刚刚同学们,演唱的非常棒,谁愿意来唱一唱?
生:起立,在钢琴伴奏下,加动作,进行演唱。
师:你的歌声真好听!谁还想来唱一唱?(可以多位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演唱,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加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哈尼族的歌曲,希望大家在课下能了解更多其他民族的歌曲,56个民族凝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
九、板书设计
其多列
哈尼族儿歌
56个民族
团结一心
建设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