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人体的生殖与营养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考点1 人的生殖及青春期 ☆☆☆
考点2六大营养物质 ☆☆
考点3消化与吸收 ☆☆☆
考点一: 人的生殖及青春期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3、人类进化过程:地面生活→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并且能用火)→大脑发达→语言交流。进化原因:环境的变化(森林减少)。
4、类人猿与人的区别:(1)运动方式不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
二、人的生殖
1、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再由母体产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
2、男性生殖系统结构:输精管(输送精子)、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结构: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3、男性女性最主要性器官是睾丸和卵巢,共同作用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
4、受精: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
5、胚胎的发育: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新生儿(胚泡落在子宫内膜上是怀孕的开始)
6、胚胎的营养:胎儿生活在子宫的羊水中,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7、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性发育变化: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月经来潮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2、心理变化:青春期男孩和女孩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愿跟家长交流。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
■考点一 人的生殖及青春期
◇典例1:【2023吉林真题】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在子宫中形成
B.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C. 胎儿和母体通过羊水进行物质交换
D. 男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早于女孩
◆变式训练
1. 【2023重庆真题】研究表明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长臂猿 B. 森林古猿 C. 黑猩猩 D. 狒狒
2. 【2022吉林长春真题】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其中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2023湖北随州真题】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青春期不提倡的是( )
A. 生活有规律,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B. 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的心灵
C. 与同学互相帮助,建立真诚的友谊 D. 面对心理困惑,拒绝向任何人倾述
考点二:六大营养物质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存在于馒头、大米等主食中。
4、脂肪:备用的能源物质,能在体内贮存。
5、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也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参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7、无机盐:构成人体细胞。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材料,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症状
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佝偻病,成年人:骨质疏松症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肌无力、骨痛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症(乏力、头晕)
含碘的无机盐 儿童:呆小症,成年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8、维生素:既不能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
种类 缺乏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肝脏、玉米、胡萝卜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谷类外皮、胚芽,动物内脏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D 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 肝脏、蛋、奶
■考点二六大营养物质
◇典例2:(2023·吉林)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B.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
C.佝偻病——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变式训练
1. (2020·吉林)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ATP B.葡萄糖 C.氨基酸 D.脂肪酸
2. 【2023湖南衡阳真题】某同学生了一场大病,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明显消瘦。这主要是因为贮存在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被大量消耗。请问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是( )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3. (2021·吉林)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专家建议应该多吃一些③、④层的食物,主要是因为该层的食物中富含(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植物性食物中不含有维生素A,但胡萝卜、黄玉米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2)补钙时要补充维生素D(鱼肝油)
(3)贫血患者要多吃含铁的无机盐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受紫外线照射,人体的皮肤可以合成维生素D
考点三: 消化与吸收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7部分)。
2、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3、咽: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4、胃:位于左上腹部, 功能主要是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暂时贮存食物,并且初步消化蛋白质。
5、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②有皱襞和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③绒毛内有大量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很薄,利于 吸收营养物质;④小肠内有 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
6、消化腺:分两类: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有导管):唾液腺:分泌 唾液(含淀粉酶);肝脏:分泌胆汁(胆汁内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为脂肪颗粒,属于物理性消化);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分布在消化道内的小消化腺:胃腺:分泌胃液(含蛋白酶和盐酸);肠腺:分泌 肠液(含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7、(1)有消化功能的是 口腔、胃、小肠,有吸收功能的是胃、小肠、大肠。(2)在消化系统中,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是小肠。(3)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8、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进行的。
9、消化产物:淀粉→ 麦芽糖 → 葡萄糖;蛋白质→ 氨基酸;脂肪→ 甘油+脂肪酸 。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消化部位 口腔、小肠 胃、小肠 小肠
消化液 唾液、肠液、胰液 胃液、肠液、胰液 胆汁、肠液、胰液
10、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
11、食物中的营养
不需消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的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必须先消化才能被吸收的有淀粉、蛋白质、脂肪。
12、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胆汁,肝炎、胆囊炎患者不愿意吃油腻食物。含三种消化酶的是肠液和胰液。
■考点三 消化与吸收
◇典例1:(2023·长岭模拟)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个器官中取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等物质,由此推测该器官是( )
A.肝 B.胃 C.胰 D.小肠
◆变式训练
1. 【2023福建真题】人体内,与消化淀粉无关的消化液是( )
A. 唾液 B. 胆汁 C. 胰液 D. 肠液
2. (2021·长春)图中曲线表示某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该物质最终被消化为(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无机盐 D.维生素
3. (2023·长春模拟)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具有储藏胆汁的作用
B.脂肪在②开始被消化
C.③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
D.④是吸收淀粉的主要场所
4. 【2023云南真题】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 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D. 小肠中有能分泌消化液的肠腺
1.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脂肪酶,但对脂肪有乳化成微粒作用;胰腺和肠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种类最多,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还能分泌胰岛素。
2.消化和吸收是两个不同过程,消化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在消化液帮助下,分解为细胞可吸收的小分子过程。而吸收是小分子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等通过消化道上皮进入血液过程。
1. 【2022吉林真题】男性和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 )
A. 睾丸 子宫 B. 睾丸 卵巢
C. 附睾 卵巢 D. 附睾 子宫
2. 【2023湖南怀化真题】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 黑猩猩 B. 金丝猴 C. 长臂猿 D. 猕猴
3. 【2023湖北十堰真题】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
B.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
C. 胎儿生活在羊水中并从中获得氧和养科
D.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4. 【2023湖南衡阳真题】生物个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请问人类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
A. 卵巢 B. 子宫 C. 阴道 D. 输卵管
5. 【2023山东滨州真题】如图是人的受精过程及胚胎着床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精子与卵细胞在①处结合形成受精卵
B. 胚胎发育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C. 怀孕是指胚胎植入增厚的④内的过程
D. 胎儿的性别,决定于母亲怀孕的那一刻
6.【2023陕西真题】 图1和图2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 1 中③与男性第二性征有关
B. 图1中①产生精子
C. 图2中④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D. 图2中②是受精卵的形成部位
7. 【2023湖北宜昌真题】父母是我们人生最可靠的基石。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A器官是睾丸,只能产生精子
B. B细胞是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在输卵管
C. B细胞移动到子宫内膜的过程叫怀孕
D. B细胞8周左右发育成胚胎
8. 【2023重庆真题】下图示人生殖发育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精子
B. ②表示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子宫
C. ③表示卵巢
D. ④表示胎儿出生的过程,称为分娩
9. (2023·白山模拟)青少年不吃早餐严重时可能引起昏厥,此时应及时补充的是( )
A.水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10. 【2023甘肃武威等真题】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会患上的病症是( )
A. 夜盲症 B. 佝偻病 C. 坏血病 D. 贫血
11. 【2023湖南永州真题】我们每天都需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摄取的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会患坏血病
B. 作为青少年的你,应食物多样,以鱼、蛋、瘦肉为主
C. 小麦、水稻、玉米中是否含淀粉,可用稀碘液来检验
D. 碘是合成胰岛素的重要原料,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可预防糖尿病
12. (2023·宁江模拟)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说笑的原因是( )
A.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B.有利于保护声带
C.避免消化器官血流减少 D.避免唾液的分泌量减少
13. 【2023湖南怀化真题】2023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食养是良医。要制订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多的食物应该是( )
A. 油脂类 B. 蔬菜类 C. 淀粉、谷物类 D. 肉类
14. 【2023湖南衡阳真题】下表列出了四种食物可食用部分(各100克)营养物质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 糖类(克) 维生素A(微克) 维生素C(毫克) 钙(毫克) 铁(毫克)
甲 5.0 4972 20 6 22.6
乙 18 3 220 10 0.7
丙 51.7 141 4 676 1.2
丁 76.8 0 0 11 1.1
A. 食物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为0,应少食用或不食用
B. 多吃食物甲有利于预防夜盲症和贫血症
C. 食物乙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
D. 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多食用食物丙
15. 【2023湖南怀化真题】新晃牛肉干驰名远扬。牛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16. 【2023新疆真题】2019年,我国塑料吸管产量近3万吨,约460亿根。这些吸管降解时间长达数百年,故“大米吸管”等可食用替代品快速发展。“大米吸管”主要成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部位是( )
A. 口腔和胃 B. 口腔和小肠 C. 胃和小肠 D. 小肠和大肠
17. 【2023湖南益阳真题】图甲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乙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最先在③中开始被消化
B. 图甲中④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C. 淀粉在图甲中①和⑥所示器官被消化
D. 为保持身材,可用乙图中其它层食物代替E层食物
18. 【2023湖北十堰真题】下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19. 【2023新疆真题】关于“平衡膳食宝塔”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糖尿病人应该多吃I层食物 B. Ⅱ层食物摄入不足易患侏儒症
C. 青少年应多吃Ⅲ、Ⅳ层食物 D. 缺铁性贫血应多补充V层食物
20. 【2023山东烟台真题】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时,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推测滴上碘液后不变蓝的试管是( )
试管 ① ② ③ ④
1 加入2mL唾液 加入2mL清水 加入2mL唾液
2 充分搅拌 不搅拌
3 置于冰块中 置于37℃温水中5~10分钟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 【2023山东临沂真题】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①号试管
B. 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放在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D. 滴加碘液后,③号试管变蓝,①号和②号试管不变蓝
22.(2021·长春)请将下列疾病与对应的预防或治疗措施进行搭配,把对应字母涂在答题卡上。
1.受精卵的形成意味新生命的开始。人类精子与卵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胎盘
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
A.胎盘 B.脐带 C.子宫 D.输卵管
3.从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需要的时间是( )
A. 7周左右 B. 8周左右 C. 9周左右 D. 10周左右
4.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代类人猿可以进化成人类
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
C.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
D.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5.母亲的生育不容易,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更不容易。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铭记的。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B. 男性的生殖细胞由睾丸产生,女性的生殖细胞由卵巢产生
C.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D. 从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只经过细胞分裂,不经过细胞分化
6.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男生出现遗精,女生会来月经 B.在性激素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
C.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D.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
7.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易患( )
A.夜盲症 B.佝偻病 C.坏血症 D.脚气病
8.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通过插柳枝、戴香包、包粽子等活动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粽子中的糯米主要为人体提供哪类营养物质( )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9.储存在人体内,做备用能源物质的是( )
A. 脂肪 B. 蛋白质 C. 糖类 D. 水
10.人消化系统的结构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食道 B.胃 C.大肠 D.小肠
11.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下去。这粒西瓜子在他的体内依次经过的部位是( )
A.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B.口腔 咽 食道 胃 大肠 小肠 肛门
C.口腔 咽 食道 胃 肝脏 大肠 小肠 肛门
D.口腔 咽 食道 胃 肝脏 小肠 大肠 肛门
1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有系彩线、吃粽子的习俗,粽子中的糯米在人体中最初的消化场所是(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13.下列物质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
A.水、脂肪、无机盐 B.水、维生素、蛋白质
C.脂肪、淀粉、无机盐 D.水、维生素、无机盐
14.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浴加热的温度为37℃是为了摸拟人的口腔温度
B. 两只试管加入的唾液和清水的量应该相同
C. ②号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水浴加热时间不够
D. 该实验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15.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标号所指结构名称:③______;⑦______。
(2)图中标号①口腔里面有______、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3)图中标号⑦分泌的______储藏在胆囊中,然后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4)图中标号⑤的名称是______,它里面有多种消化液,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5)图中标号④的名称是______,它能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倡导“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公筷分餐”“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能使人们摄取全面而平衡的营养,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物质。处于生长发有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要多食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
(写出一种即可)等。
(2)吃动平衡是指食不过量,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能量平衡和健康体重。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引起躯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如果长期摄取糖类和脂肪等有机物过多,运动过少。能量的摄入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消耗,体重会增加,易发胖,还可能会因影响 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公筷分餐能有效降低经口或唾液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公筷分餐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
17.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的情况日趋严重。下图分别是“平衡膳食宝塔”和人体食物消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身体发胖,一方面与缺少运动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摄入的糖类和脂肪过多。图甲“平衡膳食宝塔”中的谷类富含______,食用油富含______。
(2)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间分享了他的养生之道,其中一点就是从小养成喝牛奶的习惯。同学们正处于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每天应该多吃图中的______(填标号)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富含的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
(3)图乙是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三类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中[D] ______。
(4)“复合多酶片”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说明书注明成分为每片含脂肪酶3.3mg和蛋白酶10mg。该药品相当于______(填“肠液”或“唾液”)的作用。
(5)某同学为自己的中考午餐设计了含有“米饭、鸡蛋、牛肉、鱼”的食谱。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该食谱还应补充图甲中的______(填标号)类食物。
备考指南
知识清单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人体的生殖与营养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考点1 人的生殖及青春期 ☆☆☆
考点2六大营养物质 ☆☆
考点3消化与吸收 ☆☆☆
考点一: 人的生殖及青春期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3、人类进化过程:地面生活→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并且能用火)→大脑发达→语言交流。进化原因:环境的变化(森林减少)。
4、类人猿与人的区别:(1)运动方式不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
二、人的生殖
1、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再由母体产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
2、男性生殖系统结构:输精管(输送精子)、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结构: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3、男性女性最主要性器官是睾丸和卵巢,共同作用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
4、受精: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
5、胚胎的发育: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新生儿(胚泡落在子宫内膜上是怀孕的开始)
6、胚胎的营养:胎儿生活在子宫的羊水中,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7、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性发育变化: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月经来潮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2、心理变化:青春期男孩和女孩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愿跟家长交流。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
■考点一 人的生殖及青春期
◇典例1:【2023吉林真题】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在子宫中形成
B.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C. 胎儿和母体通过羊水进行物质交换
D. 男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早于女孩
【答案】B
【解析】A.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场所是在输卵管,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形成的,A错误。
B.睾丸是男性的性腺,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B正确。
C.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C错误。
D.男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晚于女孩,D错误。
故选B。
◆变式训练
1. 【2023重庆真题】研究表明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长臂猿 B. 森林古猿 C. 黑猩猩 D. 狒狒
【答案】B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为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因此,ACD是类人猿都不符合题意,B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故选B
2. 【2022吉林长春真题】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其中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和胚胎初期发育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及产生月经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所以,胚胎发育的场所是③子宫。
故选C。
3. 【2023湖北随州真题】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青春期不提倡的是( )
A. 生活有规律,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B. 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的心灵
C. 与同学互相帮助,建立真诚的友谊 D. 面对心理困惑,拒绝向任何人倾述
【答案】D
【解析】青春期是一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步入青春期的的男孩和女孩,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生活要有规律,要多参加文体活动,以促进身体健康成长;正确对待自身的身心变化;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面对心理困惑时,应争取师长的帮助,促进心理转化;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心理;建立团结互助的男女同学关系,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二:六大营养物质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存在于馒头、大米等主食中。
4、脂肪:备用的能源物质,能在体内贮存。
5、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也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参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7、无机盐:构成人体细胞。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材料,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症状
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佝偻病,成年人:骨质疏松症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肌无力、骨痛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症(乏力、头晕)
含碘的无机盐 儿童:呆小症,成年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8、维生素:既不能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
种类 缺乏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肝脏、玉米、胡萝卜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谷类外皮、胚芽,动物内脏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D 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 肝脏、蛋、奶
■考点二六大营养物质
◇典例2:(2023·吉林)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B.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
C.佝偻病——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答案】A
【解析】A、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可以来自于胡萝卜、肝脏等,A正确;
B、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维生素C一般来源于蔬菜、水果等,B错误;
C、佝偻症是缺乏钙或者维生素D引起的,含钙无机盐可以来自于牛奶、菠菜等,维生素D一般来自于肉类、蛋、深海鱼等,C错误;
D、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碘是甲状腺的原料,缺碘也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碘一般来自于海带、紫菜等食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变式训练
1. (2020·吉林)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ATP B.葡萄糖 C.氨基酸 D.脂肪酸
【答案】A
【解析】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符号,它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20.92 kJ/mol(千焦每摩尔)以上的磷酸化合物,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 kJ/mol,ATP的分子式可以简写成A-P~P~P,简式中的A代表腺苷①,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高能磷酸键。ATP的水解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TP分子中大量的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因此直接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TP。故答案为:A。
2. 【2023湖南衡阳真题】某同学生了一场大病,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明显消瘦。这主要是因为贮存在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被大量消耗。请问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是( )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答案】B
【解析】A.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A错误。
B.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可见,该同学生身体明显消瘦,主要是因为脂肪被大量消耗,B正确。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
D.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D错误。
故选B。
3. (2021·吉林)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专家建议应该多吃一些③、④层的食物,主要是因为该层的食物中富含(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C
【解析】图中平衡膳食宝塔由下往上第一层①为谷物类,主要提供糖类;第二层②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第三层③为鱼、肉、蛋类,第四层④为豆奶类,第三层和第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和钙;第五层⑤为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淀粉是主要提供能量,脂肪是储能物质,蛋白质是基本物质,组织细胞的修复,维生素既不提供能量,又不构成组织细胞,是生命活动调节重要的物质。综上分析可知,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专家建议应该多吃一些③、④层的食物,主要是因为该层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
故答案为:C。
(1)植物性食物中不含有维生素A,但胡萝卜、黄玉米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2)补钙时要补充维生素D(鱼肝油)
(3)贫血患者要多吃含铁的无机盐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受紫外线照射,人体的皮肤可以合成维生素D
考点三: 消化与吸收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7部分)。
2、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3、咽: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4、胃:位于左上腹部, 功能主要是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暂时贮存食物,并且初步消化蛋白质。
5、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②有皱襞和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③绒毛内有大量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很薄,利于 吸收营养物质;④小肠内有 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
6、消化腺:分两类: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有导管):唾液腺:分泌 唾液(含淀粉酶);肝脏:分泌胆汁(胆汁内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为脂肪颗粒,属于物理性消化);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分布在消化道内的小消化腺:胃腺:分泌胃液(含蛋白酶和盐酸);肠腺:分泌 肠液(含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7、(1)有消化功能的是 口腔、胃、小肠,有吸收功能的是胃、小肠、大肠。(2)在消化系统中,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是小肠。(3)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8、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进行的。
9、消化产物:淀粉→ 麦芽糖 → 葡萄糖;蛋白质→ 氨基酸;脂肪→ 甘油+脂肪酸 。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消化部位 口腔、小肠 胃、小肠 小肠
消化液 唾液、肠液、胰液 胃液、肠液、胰液 胆汁、肠液、胰液
10、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
11、食物中的营养
不需消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的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必须先消化才能被吸收的有淀粉、蛋白质、脂肪。
12、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胆汁,肝炎、胆囊炎患者不愿意吃油腻食物。含三种消化酶的是肠液和胰液。
■考点三 消化与吸收
◇典例1:(2023·长岭模拟)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个器官中取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等物质,由此推测该器官是( )
A.肝 B.胃 C.胰 D.小肠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知,该器官中有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由此知该器官是小肠,因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只有在小肠中,才能被分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变式训练
1. 【2023福建真题】人体内,与消化淀粉无关的消化液是( )
A. 唾液 B. 胆汁 C. 胰液 D. 肠液
【答案】B
【解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该酶能够将口腔中的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小肠中具有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麦芽糖等糖类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可见,在消化道中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唾液、胰液、肠液,分别由唾液腺、胰腺、肠腺分泌;而胆汁与消化淀粉无关。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2021·长春)图中曲线表示某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该物质最终被消化为(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无机盐 D.维生素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从胃开始被消化,因此图中曲线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故答案为:B。
3. (2023·长春模拟)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具有储藏胆汁的作用
B.脂肪在②开始被消化
C.③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
D.④是吸收淀粉的主要场所
【答案】C
【解析】A、图中①是肝脏有分泌胆汁的作用,有贮存胆汁作用的是胆囊,A错误;
B、脂肪在④小肠内开始被消化,B错误;
C、③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指胰岛,分泌胰岛素,C正确;
D、 ④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D错误。
故答案为:C。
4. 【2023云南真题】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 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D. 小肠中有能分泌消化液的肠腺
【答案】D
【解析】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细长,约5~6米;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壁、毛细淋巴管壁和毛细血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凹陷形成的结构称为肠腺,分泌消化液,参与物质的消化,D符合题意。
故选D。
1.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脂肪酶,但对脂肪有乳化成微粒作用;胰腺和肠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种类最多,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还能分泌胰岛素。
2.消化和吸收是两个不同过程,消化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在消化液帮助下,分解为细胞可吸收的小分子过程。而吸收是小分子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等通过消化道上皮进入血液过程。
1. 【2022吉林真题】男性和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 )
A. 睾丸 子宫 B. 睾丸 卵巢
C. 附睾 卵巢 D. 附睾 子宫
【答案】B
【解析】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故选B。
2. 【2023湖南怀化真题】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 黑猩猩 B. 金丝猴 C. 长臂猿 D. 猕猴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古猿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栖的生活,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树木减少,一部分古猿被迫到地面上来生活,这部分古猿经过漫长的岁月就进化成现代的人类.而另一部分仍旧过着树栖的生活,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3. 【2023湖北十堰真题】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
B.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
C. 胎儿生活在羊水中并从中获得氧和养科
D.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答案】C
【解析】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的,B正确。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的,C错误。
D.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D正确。
故选C。
4. 【2023湖南衡阳真题】生物个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请问人类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
A. 卵巢 B. 子宫 C. 阴道 D. 输卵管
【答案】D
【解析】人类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可见,人类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 【2023山东滨州真题】如图是人的受精过程及胚胎着床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精子与卵细胞在①处结合形成受精卵
B. 胚胎发育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C. 怀孕是指胚胎植入增厚的④内的过程
D. 胎儿的性别,决定于母亲怀孕的那一刻
【答案】D
【解析】A.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①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A正确。
B.人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发育中后期胚胎的营养物质来自母体,B正确。
C.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增厚的④子宫内膜上,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就是怀孕的开始,C正确。
D.受精时,如果是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就发育成女孩;如果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就发育成男孩。可见,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时,而不是母亲怀孕的那一刻,D错误。
故选D。
6.【2023陕西真题】 图1和图2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 1 中③与男性第二性征有关
B. 图1中①产生精子
C. 图2中④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D. 图2中②是受精卵的形成部位
【答案】D
【解析】A.图 1 中④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激发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错误。
B.图1中④睾丸产生精子,错误。
C.图2中①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错误。
D.图2中②输卵管是受精卵的形成部位,正确。
故选D。
7. 【2023湖北宜昌真题】父母是我们人生最可靠的基石。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A器官是睾丸,只能产生精子
B. B细胞是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在输卵管
C. B细胞移动到子宫内膜的过程叫怀孕
D. B细胞8周左右发育成胚胎
【答案】B
【解析】A.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A错误。
B.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可见,B细胞是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在输卵管,B正确。
C.B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不是受精卵)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就是怀孕的开始,C错误。
D.B受精卵形成胚泡,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不是胚胎),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D错误。
故选B。
8. 【2023重庆真题】下图示人生殖发育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精子
B. ②表示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子宫
C. ③表示卵巢
D. ④表示胎儿出生的过程,称为分娩
【答案】B
【解析】男性睾丸产生的①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③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②受精卵,这一过程叫受精。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怀孕38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④称为分娩。
故选B。
9. (2023·白山模拟)青少年不吃早餐严重时可能引起昏厥,此时应及时补充的是( )
A.水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B
【解析】A、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还在调节人体体温、排泄代谢废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约70%来源于糖类。 不吃早餐严重时可能引起昏厥,为了快速补充能量,此时应及时补充糖类,B符合题意;
C、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对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 【2023甘肃武威等真题】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会患上的病症是( )
A. 夜盲症 B. 佝偻病 C. 坏血病 D. 贫血
【答案】A
【解析】A.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夜盲症,A正确。
BCD. 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佝偻病;缺乏维生素C时易患坏血病;缺乏铁或者红细胞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时易患贫血,BCD错误。
故选A。
11. 【2023湖南永州真题】我们每天都需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摄取的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会患坏血病
B. 作为青少年的你,应食物多样,以鱼、蛋、瘦肉为主
C. 小麦、水稻、玉米中是否含淀粉,可用稀碘液来检验
D. 碘是合成胰岛素的重要原料,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可预防糖尿病
【答案】C
【解析】A.若摄取的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A错误。
B.青少年饮食应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为主是指谷薯类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占青少年膳食总能量的一半以上,因为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B错误。
C.淀粉遇碘液显现蓝紫色,小麦、水稻、玉米中是否含淀粉,可用稀碘液来检验,C正确。
D.碘是人和动物体内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可预防大脖子病,D错误。
故选C。
12. (2023·宁江模拟)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说笑的原因是( )
A.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B.有利于保护声带
C.避免消化器官血流减少 D.避免唾液的分泌量减少
【答案】A
【解析】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 【2023湖南怀化真题】2023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食养是良医。要制订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多的食物应该是( )
A. 油脂类 B. 蔬菜类 C. 淀粉、谷物类 D. 肉类
【答案】C
【解析】每天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分别占30%、40%、30%左右)。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多摄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还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要制订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多的食物应该是第一类食物谷类,如下图: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4. 【2023湖南衡阳真题】下表列出了四种食物可食用部分(各100克)营养物质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 糖类(克) 维生素A(微克) 维生素C(毫克) 钙(毫克) 铁(毫克)
甲 5.0 4972 20 6 22.6
乙 18 3 220 10 0.7
丙 51.7 141 4 676 1.2
丁 76.8 0 0 11 1.1
A. 食物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为0,应少食用或不食用
B. 多吃食物甲有利于预防夜盲症和贫血症
C. 食物乙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
D. 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多食用食物丙
【答案】A
【解析】A.食物丁含有的糖类最多,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故不能少食用或不食用,而且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从其它食物(如食物甲和乙)中补充,A错误。
B.食物甲中含有的维生素A、含铁最丰富,有利于防治夜盲症和贫血症,故B正确。
C.食物乙中含有的维生素C最丰富,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故C正确。
D.食物丙中含有的钙最丰富,适于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食用,故D正确。
故选A。
15. 【2023湖南怀化真题】新晃牛肉干驰名远扬。牛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答案】C
【解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牛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故选C。
16. 【2023新疆真题】2019年,我国塑料吸管产量近3万吨,约460亿根。这些吸管降解时间长达数百年,故“大米吸管”等可食用替代品快速发展。“大米吸管”主要成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部位是( )
A. 口腔和胃 B. 口腔和小肠 C. 胃和小肠 D. 小肠和大肠
【答案】B
【解析】“大米吸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大米吸管”主要成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
故选B。
17. 【2023湖南益阳真题】图甲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乙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最先在③中开始被消化
B. 图甲中④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C. 淀粉在图甲中①和⑥所示器官被消化
D. 为保持身材,可用乙图中其它层食物代替E层食物
【答案】D
【解析】A.蛋白质的消化产所是胃喝小肠,最先在③胃中开始被消化,A正确。
B.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B正确。
C.淀粉在①口腔开始消化,初步被消化成麦芽糖,在⑥小肠彻底消化,彻底消化成葡萄糖,C正确。
D.为保持身材,如果用乙图其它层食物代替E层食物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低血糖等,D错误。
故选D。
18. 【2023湖北十堰真题】下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答案】A
【解析】分析图片得知,该有机物在口腔开始消化,在食道和胃均不消化,最终在小肠彻底消化,推断该物质是淀粉。
故选A。
19. 【2023新疆真题】关于“平衡膳食宝塔”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糖尿病人应该多吃I层食物 B. Ⅱ层食物摄入不足易患侏儒症
C. 青少年应多吃Ⅲ、Ⅳ层食物 D. 缺铁性贫血应多补充V层食物
【答案】C
【解析】A.第Ⅰ层食物富含糖类,糖尿病人应该控制糖类的摄入,不能多吃Ⅰ层食物,A不符合题意。
B.侏儒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是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导致的,Ⅱ层食物主要补充维生素,B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多食用Ⅲ和Ⅳ层食物,C符合题意。
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会使人患贫血症,建议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而Ⅴ 层食物富含油脂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 【2023山东烟台真题】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时,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推测滴上碘液后不变蓝的试管是( )
试管 ① ② ③ ④
1 加入2mL唾液 加入2mL清水 加入2mL唾液
2 充分搅拌 不搅拌
3 置于冰块中 置于37℃温水中5~10分钟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①试管中温度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下降,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
②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③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
④试管中不搅拌,淀粉没有全部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变蓝;
所以推测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试管是②。
故选B。
21. 【2023山东临沂真题】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①号试管
B. 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放在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D. 滴加碘液后,③号试管变蓝,①号和②号试管不变蓝
【答案】C
【解析】A.本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①③和②③单一变量分别为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照组有两个,分别是①和②,A错误。
B.①号和②号试管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共有两组变量分别是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未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不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错误。
C.将3支试管置于37℃温水中,目的是模拟人的口腔温度,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C正确。
D.滴加碘液后①号和②号变蓝;①号无唾液,对淀粉无分解作用,会变蓝。②号有唾液,对淀粉有分解作用,但是无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会导致分解不彻底,会变蓝;③号有唾液,对淀粉有分解作用,也有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彻底分解,不变蓝,D错误。
故选C。
22.(2021·长春)请将下列疾病与对应的预防或治疗措施进行搭配,把对应字母涂在答题卡上。
【答案】
【解析】①糖尿病,一般是胰岛所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引起的。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②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因此拒绝毒品,洁身自好可以预防艾滋病。
③坏血病,是由于长期饮食中缺少维生素C导致的,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应多吃。
1.受精卵的形成意味新生命的开始。人类精子与卵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胎盘
【答案】B
【解析】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此过程在输卵管中发生,B符合题意。
故选B。
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
A.胎盘 B.脐带 C.子宫 D.输卵管
【答案】A
【解析】AB.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所以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脐带和胎盘,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C不符合题意。
D.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和形成受精卵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从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需要的时间是( )
A. 7周左右 B. 8周左右 C. 9周左右 D. 10周左右
【答案】B
【解析】解: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故选:B。
4.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代类人猿可以进化成人类
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
C.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
D.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答案】A
【解析】A.现代类人猿与能进化成人的森林古猿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已经不具备进化成人的条件和生存环境,所以不能进化成人,A错误。
B.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C正确。
D.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D正确。
故选A。
5.母亲的生育不容易,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更不容易。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铭记的。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B. 男性的生殖细胞由睾丸产生,女性的生殖细胞由卵巢产生
C.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D. 从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只经过细胞分裂,不经过细胞分化
【答案】D
【解析】A.结合分析可知,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A正确。
B.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B正确。
C.子宫是女性产生月经和胚胎发育场所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C正确。
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从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经过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D错误。
故选D。
6.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男生出现遗精,女生会来月经 B.在性激素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
C.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D.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
【答案】D
【解析】A.青春期男性睾丸体积增大,并分泌雄性激素,开始产生精子和出现遗精现象。女生卵巢质量增加,并分泌雌性激素,开始产生卵细胞和出现月经现象,A正确。
B.进入青春期,在性激素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B正确。
C.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身体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C正确。
D.愿意与异性接近,对异性产生好感是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现象,D错误。
故选D。
7.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易患( )
A.夜盲症 B.佝偻病 C.坏血症 D.脚气病
【答案】C
【解析】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故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故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故C符合题意。
D.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通过插柳枝、戴香包、包粽子等活动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粽子中的糯米主要为人体提供哪类营养物质( )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B
【解析】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B符合题意。
故选B。
9.储存在人体内,做备用能源物质的是( )
A. 脂肪 B. 蛋白质 C. 糖类 D. 水
【答案】A
【解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
故选A。
10.人消化系统的结构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食道 B.胃 C.大肠 D.小肠
【答案】D
【解析】口腔虽能初步消化淀粉,但没有吸收能力;咽、食道、肛门即没有消化能力也没有吸收能力;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也能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肠没有消化能力,但能够吸收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因此,人消化系统的结构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故选D。
11.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下去。这粒西瓜子在他的体内依次经过的部位是( )
A.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B.口腔 咽 食道 胃 大肠 小肠 肛门
C.口腔 咽 食道 胃 肝脏 大肠 小肠 肛门
D.口腔 咽 食道 胃 肝脏 小肠 大肠 肛门
【答案】A
【解答】解:按照食物经过的顺序,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所以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下去。这粒西瓜子在他的体内依次经过的部位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A正确。
故选:A。
1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有系彩线、吃粽子的习俗,粽子中的糯米在人体中最初的消化场所是(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答案】A
【解析】A.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粽子中的糯米主要含淀粉,在人体中最初的消化场所是口腔,A符合题意。
B.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能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B不符合题意。
C.小肠内有肠腺,肠腺分泌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输送到小肠内,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酶,C不符合题意。
D.大肠没有消化功能,但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下列物质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
A.水、脂肪、无机盐 B.水、维生素、蛋白质
C.脂肪、淀粉、无机盐 D.水、维生素、无机盐
【答案】D
【解析】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能够直接被人体的消化道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吸收,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后分别变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浴加热的温度为37℃是为了摸拟人的口腔温度
B. 两只试管加入的唾液和清水的量应该相同
C. ②号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水浴加热时间不够
D. 该实验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答案】C
【解析】A.口腔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时的温度是37℃,水浴加热的温度为37℃是为了摸拟人的口腔温度,A正确。
B.为了保证单一变量原则,两只试管加入的液体的量(唾液和清水的量)应该相同,B正确。
C.②号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清水不能分解淀粉,碘液遇淀粉变蓝色,C错误。
D.①号试管不变蓝,②号试管变蓝,该实验证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D正确。
故选C。
15.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标号所指结构名称:③______;⑦______。
(2)图中标号①口腔里面有______、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3)图中标号⑦分泌的______储藏在胆囊中,然后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4)图中标号⑤的名称是______,它里面有多种消化液,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5)图中标号④的名称是______,它能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答案】(1)胃;肝(或肝脏)
(2)牙(或齿或牙齿)
(3)胆汁
(4)小肠
(5)大肠
【解析】(1)题图中:①是口腔,②是食道,③是胃,④是大肠,⑤是小肠,⑥是肛门,⑦是肝脏。
(2)①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前端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等结构。
(3)⑦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等功能。肝脏分泌的胆汁能储藏在胆囊中,在需要消化食物的时候,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4)⑤小肠长,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内有多种消化液,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特点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
(5)④大肠没有消化功能,但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而绝大部分营养物质是由小肠吸收的。
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倡导“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公筷分餐”“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能使人们摄取全面而平衡的营养,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物质。处于生长发有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要多食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
(写出一种即可)等。
(2)吃动平衡是指食不过量,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能量平衡和健康体重。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引起躯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如果长期摄取糖类和脂肪等有机物过多,运动过少。能量的摄入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消耗,体重会增加,易发胖,还可能会因影响 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公筷分餐能有效降低经口或唾液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公筷分餐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
【答案】(1)牛肉、猪肉、鸡肉
(2)糖类(葡萄糖);大于;心脏
(3)切断传播途径
【解答】解:(1)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应多吃一些牛肉、猪肉、鸡肉、鸡蛋、牛奶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人体活动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葡萄糖)提供,如果长期摄取糖类和脂肪等有机物过多,运动过少。能量的摄入大于消耗,体重会增加,易发胖,还可能会因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上,使用公筷是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17.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的情况日趋严重。下图分别是“平衡膳食宝塔”和人体食物消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身体发胖,一方面与缺少运动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摄入的糖类和脂肪过多。图甲“平衡膳食宝塔”中的谷类富含______,食用油富含______。
(2)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间分享了他的养生之道,其中一点就是从小养成喝牛奶的习惯。同学们正处于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每天应该多吃图中的______(填标号)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富含的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
(3)图乙是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三类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中[D] ______。
(4)“复合多酶片”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说明书注明成分为每片含脂肪酶3.3mg和蛋白酶10mg。该药品相当于______(填“肠液”或“唾液”)的作用。
(5)某同学为自己的中考午餐设计了含有“米饭、鸡蛋、牛肉、鱼”的食谱。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该食谱还应补充图甲中的______(填标号)类食物。
【答案】(1) 淀粉等糖类物质;脂肪 (2)③④ (3)小肠 (4)肠液 (5)②
【解析】(1)平衡膳食宝塔分为5层,从下往上依次是:第一层是谷类物质,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物质;第二层是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第三层是肉蛋类,提供蛋白质;第四层是奶和奶制品,提供蛋白质;第五层是油脂类,提供脂肪。
(2)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同学们正处于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每天应多吃一些③肉、鱼、蛋、④奶等食物,目的是摄取足够的蛋白质。
(3)淀粉最开始在口腔中被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最开始在胃内被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由曲线可知,三类营养物质都在D小肠处被最终消化。
(4)脂肪酶能消化脂肪,蛋白酶能消化蛋白质。肠液中含有多种酶,如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等,能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所以该药品的成分与肠液的主要功能成分最接近。
(5)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某同学给自己设计的食谱中缺少瓜果蔬菜类,所以应该补充②瓜果蔬菜类。
备考指南
知识清单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