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3.11《我的叔叔于勒》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3.11《我的叔叔于勒》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4 09:06:12

文档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九年级学生
课时
两课时
课 型
授新课
学情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小说,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能感知人世间的冷暖,因此学习本文学生大体能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知识与技能
1、理清小说脉络,提炼知识要点。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逐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锻炼学生口述能力,培养学生语感2、反复读课文,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及世态的炎凉。
2、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珍惜拥有的至纯至善的亲情
教学
重点
1、把握小说情节脉络,学习小说巧妙的艺术构思。
2、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
教学
难点
1、剖析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明确主人公。
2、构思的巧妙和悬念的设置。
教学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心就像是天平,可以用它来衡量事物的轻重,同样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分量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你的心之天平上,一端放上亲情,一端放上金钱,会向哪一边倾斜呢?
二、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莫泊桑(1850--- 1893),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其他
同学补充。
2.补充:他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当过兵,做过小公务员,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他有深厚的创作基础。他特别善于写揭露资产阶级社会道德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中的一篇。
3、检查字音:拮jié据jū 栈zhàn桥
撬qiào开 诧chà异
牡mǔ蛎lì 褴lán褛lǚ
阔绰chuò 煞shà白
嘟囔dū·nang 张皇
三、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思路,并能口述故事情节。并结合小说发展的四个阶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明确:
[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2、浏览全文,找出全家人对于勒的不同评价。
①贫: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
②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的人、救星
③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3、从文章内容来看,在父母身上体现一个字:“变”,也就是对于勒态度的变。而文中的“我”却不是如此,从这里你对于勒如何评价?
要求用课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明确:
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下来,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跟讨饭差不多,他又重新成为哥哥、嫂子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
3、从父母态度变化与我的不变你体会到什么?
明确:小说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4、当堂训练:见课件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说出
学生读准字音
学生概括
学生找出相关词语
开门见山
直接入题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让学生明确文章主旨






1、阅读本文,找出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2、假设于勒真的变成百万富翁,菲利蒲一家在海上巧遇于勒,他们会怎样?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一段200字的短文。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于 勒:穷―――富―――穷
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菲利普夫妇:撵―――盼―――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