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介作者及《水浒传》。
2、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3、理清课文思路,明确线索及人物关系。
4、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理解小说情节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做事有头有脑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主旨,总结作者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本文中写作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曲《好汉歌》(可让学生随着乐曲一齐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水浒》中的英雄好汉,并简要介绍其主要故事情节。然后教师问:那有没有同学能说一下《水浒》中杨志这位英雄好汉的故事(因为估计同学中知道杨志的人不多)?然后让知道的同学简介杨志,教师加以补充,并简介前面同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情节。
二.朗读课文
1.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文,并在朗读过程中划出自己不会读的字所不理解的词语。然后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或同桌之间交流解决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分章段朗读课文。朗读要求:要做到准确流利、语速适中、有表情地朗读。读后其他同学作出评价。
三.理解生词的意思。学生或看课文注释,或翻阅工具书,或与同桌之间交流解决课文中生词的意思。
四.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2.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3 .生辰纲被劫的主要原因。
五.指定学生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要求:语言简洁、口语化,口齿清楚,故事情节要准确完整。复述完毕后,其余同学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划的语句,讨论、归纳杨志的思想性格,分析一下他失败的原因。
二、授新
1、学生讨论、交流杨志的思想性格特点。
杨志相当精明,相当警惕。杨志致命的弱点,则是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
2、写杨志处处小心,除了突出杨志的性格特征外,对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与展开故事情节有什么帮助?
⑴、反衬出老都管、虞候与众军健的无知与草率;
⑵、突出了吴用的“计”高一筹;
⑶、为后文逆转作好反面的伏笔,使情节更富有趣味性。
3、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是指天气酷热,伏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伏下文的军士买酒解渴;是指黄泥岗上松树林内,交待劫生辰纲的地方。
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个遭死的军人”“芥菜子大小的管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待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则烘托人物性格与暗示人物命运。
4、体会小说中的“智”。
晁盖、吴用等人的智举:
⑴利用卖枣子的身份,在黄泥冈上“巧遇”杨志等人;
⑵利用夏日炎炎的时机,让白胜上山岗卖酒,激起都管、虞候与军健们的需要;
⑶晁盖等人先吃掉一桶酒,以示酒中无毒,麻痹杨志,更加激起众人买酒的欲望;
⑷借舀酒作掩护,一瓢装作占便宜,二瓢下药;
⑸白胜与平常小贩一样,争瓢夺酒,故意斗气,不卖给杨志,再一次麻痹杨志。
这是八个好汉智设圈套取生辰纲,那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智”呢?
天时:红日当天,大热;地利:黄泥冈,松林;人不和:杨志。
杨志的智举:
⑴扮成普通的商人,开始乘凉行路;
⑵山路地带,改为天热行路;
⑶禁止众人买酒。
5、小说中以“智”对“智”,这样安排情节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样安排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艺术效果。
三、教学小结
《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它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四.拓展阅读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水浒》
五.布置作业
“ 研讨与练习”第一和第二题
【板书设计】: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明线) (暗线)
杨志 吴用
押 智 取
上路 策划
六月初四正午
中计 黄泥冈 用计
松树林
失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