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02 20:1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秋期期终阶段性文化素质监测八年级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从植物分布上发现了秦岭—淮河这条天然界线。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和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地处半干旱地带 B.甲地区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C.乙地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D.乙地区河流流量大,有结冰期
2.下列诗句中,与秦岭一淮河一线有密切关系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D.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读东北三省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山脉东侧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4.图中①地年降水量大于②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经度位置 D.人类活动
5.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③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热量充足,气候适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正携手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①地广人稀,市场广阔
②借鉴香港、澳门的发展经验
③南临南海,交通便利
④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⑤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强大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7.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
①扩大对外开放程度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建设现代化单一产业④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读台湾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一湾浅浅的海峡”①是指( )
A.琼州海峡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台湾海峡
9.布袋盐场分布在台湾省西部的自然原因是( )
A.西部地区地形崎岖 B.西部地区降水充沛
C.西部地区光热充足 D.西部地区经济发达
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读北京市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北京的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南高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11.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是( )
A.全国政治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 C.全国文化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
12.北京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下列体现北京独特文化的是( )
A.四合院、皮影 B.胡同、京剧 C.剪纸、秦腔 D.面塑、窑洞
2022年11月,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方案》中指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完成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读我国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包括长江、黄河、怒江三大源区
B.区域内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C.区域内分布着亚洲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
D.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14.琪琪假期前往三江源国家公园参加了一次别样的生态体验活动,在此次活动中,琪琪可能见到( )
A.胡杨林、白桦林 B.长颈鹿、狮子 C.藏羚羊、牦牛 D.樟树、红桧
15.三江源国家公园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名单意义重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护江河源头生态系统健康 B.吸引大量游客,大力发展旅游业
C.促进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 D.促进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
分析表格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香港 澳门 北京 上海 新加坡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6431 18519 1167 3713 3890
16.上表反映香港、澳门人口的共同特点是( )
A.人口密度大 B.人口密度小 C.人口数量多 D.人口数量少
17.解决材料中人地矛盾的做法,正确的措施是( )
A.杜绝人口增长 B.减少城市绿化用地 C.“上天”“下海” D.将人口大量迁往内地
海南省正在积极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图为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优势条件是( )
A.纬度位置低,四季分明 B.与他国接壤,联系密切
C.海域辽阔,热带海岛多 D.河流流程长,水运便利
19.将国际旅游岛定位在休闲度假胜地,其建设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大量迁入岛外人口 B.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C.拆除历史特色建筑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2020年4月,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三沙市所在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2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某地农作物构成表,回答下列问题。
作物种类 小麦 花生 棉花 其他
种植面积 550亩 300亩 100亩 20亩
(1)图中甲山脉的名称是 ,甲山脉以西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上。
(2)2023年5月6日,一列满载藏毯、青稞酒等货物的中欧班列经乙 (填铁路线名称)开往欧洲,这批货物最有可能来自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填字母)区域。
(3)小明家承包了1000亩耕地,农作物种植比例如上表所示,小明家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填地形区名称),当地的耕地类型是 ,农作物熟制以 为主。
(4)“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完成旅游收入2125.96亿元,这里独特的民族风情和雪域高原景观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有些游客来到这里会有头痛、呼吸困难等反应,主要原因是 。
(5)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将该地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上海的是 工程。
22.【最美亚运会】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杭州举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找位置
(1)运用地图说明杭州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探究二:析环境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杭州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2)简析杭州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
探究三:展风采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本次亚运会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来自良渚古城遗址、西湖和京杭大运河这三大世界文化遗产。
(3)说出一处杭州的旅游景点,并分析当地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23.【沙漠巨龙——和若铁路】2022年6月,世界首条沙漠铁路线——和若铁路(和田至若羌)正式开通运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路之境
和若铁路全长825.476千米,全线风沙段落分布长度达534.77千米,占线路总长的65%。
(1)写出铁路线环绕的地形区名称。
(2)归纳铁路环线所在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说明原因。
探究二路之策
铁路沿线全年有7个月是风季,风沙灾害严重。和若铁路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采取“以桥代路”方案,建设“过沙桥”。
(3)简述铁路施工人员治理风沙的具体措施。
探究三路之意
和若铁路沿途分布有喀什古城、魔鬼城、神秘大峡谷、楼兰古城等众多旅游景点,该铁路的开通运营,彻底结束了南疆地区“五县三团”不通火车的历史。从此南疆出疆距离缩短1000多千米,沿线棉花、核桃、红枣、矿产等产品可直通疆外。
(4)简析和若铁路建成通车的意义。
24.【黄土高原变绿记】黄土高原面积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概括范围
(1)概括黄土高原的范围。
探究二:地表形态
“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这里便是黄土高原。
(2)将下面方框里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 ,② 。
探究三:绿色变迁
2023年1月,国家发改委介绍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由监测以来最严重的45万平方千米减少到23.13万平方千米,同时黄河输沙量大幅减少,区域已经历史性实现了主色调由“黄”转“绿”。
(3)简析黄土高原主色调由“黄”转“绿”的原因。
试卷第2页,共10页
1.C 2.D
【解析】1.由图可知,甲为北方地区,乙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主要位于半湿润地区,A错误;北方地区的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B错误;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C正确;南方地区最低温在0℃以上,河流没有结冰期,D错误,故选C。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主要描述夏季风影响的范围,A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描述山地的垂直气候差异,B错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主要描述沙漠出征场景,C错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文中的“淮”指淮河,D正确,故选D。
【点睛】秦岭-淮河地理意义:1.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2.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半湿润区,以南属于湿润区。3.秦岭—淮河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4.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们划分南北的重要依据。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3.A 4.B 5.B
【解析】3.由图的位置可知,甲是大兴安岭山脉,其东侧的地形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①地位于大兴安岭的东侧,是山地的迎风坡,夏季风带来的水汽受山地的抬升作用,降水多,②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原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③正确,①是社会经济因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①④错误,故选B。
【点睛】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这里是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为主。
6.C 7.B
【解析】6.粤港澳大湾区地狭人稠,矿产资源缺乏,①④错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可以借助香港,澳门发展经验,澳门和香港发展很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②正确;该地区距海近海运便利,公路铁路运输便利,还有航空运输,海陆空交通便捷,③正确;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和澳门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强,⑤正确;②③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①正确;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打破国外垄断,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有利于促进的高质量发展,②正确;现代化单一产业不利于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竞争,③错误;粤港澳大湾区城乡发展不平衡,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利于高质量发展,④正确;①②④对应的B正确,③所在的ACD错误。故选B。
【点睛】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8.D 9.C
【解析】8.由图可知,题目中“一湾浅浅的海峡”①是指台湾海峡,位于台湾岛与祖国大陆之间,属于东海海域,排除ABC,故选D。
9.台湾西部地区是著名的盐场分布区,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自然条件优越,西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地形崎岖、降水丰沛都不适合晒盐,经济发达不是自然原因,排除ABD,故选C。
【点睛】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
10.D 11.A 12.B
【解析】10.由图可知,北京的西北是山地,东南是平原,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体现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的职能,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北京的特色文化是四合院、胡同、京剧、相声,B正确;秦腔、皮影戏、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独特文化,ACD错误,故选B。
【点睛】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13.D 14.C 15.A
【解析】13.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A错误;三江源地区的雪山冰川是源区内最初水源,B错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位于三江平原,C错误;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誉为“中华水塔”,D正确;故选D。
14.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区,胡杨林是西北主要树种,A错误;长颈鹿、狮子位于热带草原,B错误;藏羚羊、牦牛是三江源主要的野生动物,C正确;樟树、红桧为亚热带树种,D错误;故选C。
15.三江源国家公园有利于维护江河源头生态系统健康,A正确;吸引大量游客会破坏区域生态,且区域生态脆弱,B错误;促进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会破坏生态,C错误;发展经济不是三江源保护的主要方向,D错误;故选A。
【点睛】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重点保护的藏羚羊、雪豹、兰科植物等。
16.A 17.C
【解析】16.该表为城市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数据,可以反映香港、澳门人口的共同特点是人口密度大,无法反映人口数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采取“上天“和‘下海“的方式,扩展生存空间缓解人地矛盾,“上天”和“下海”分别指的是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陆,C正确;无法杜绝人口增长,减少城市绿化用地不利环境保护,将人口大量迁入内地不现实,ABD错误;故选C。
【点睛】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北与珠海相连,澳门由澳门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18.C 19.D 20.D
【解析】18.海南岛地处热带,四季变化不明显,A错误;没有与其他国家接壤,B错误;海域辽阔,热带海岛多利于国际旅游岛建设,C正确;海南岛陆地面积较小,中部为山地,河流短小,D错误;故选C。
19.将国际旅游岛定位在休闲度假胜地,其建设适宜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等,D正确;为了保证当地环境质量,不适宜大量迁入岛外人口,A错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环境,B错误;拆除历史特色建筑不利于旅游业发展,C错误;故选D。
20.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三沙市所在海域是纬度最低的南海,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不同省区的位置不同。
21.(1) 大兴安岭 二
(2) 兰新线 D
(3) 华北平原 旱地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4)海拔高,空气稀薄
(5) 油气 西气东输
【分析】本题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某地农作物构成表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农业、中国的交通和民族、中国的工业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甲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我国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大兴安岭以西是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以东是我国第三级阶梯。
(2)乙铁路从兰州到新疆阿拉山口,是我国的兰新线。藏毯、青稞酒等货物主要是来自我国的青藏地区,即图中D地区,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种植青稞。
(3)小明家以种植小麦为主,其次是花生,因此小明主要位干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A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耕地类型是旱地,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4)西藏自治区旅游业发达,是由于这里独特的少数民族藏族风情和雪域高原景观吸引游客。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容易出现头疼、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
(5)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将该地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上海的是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对干东部地区来说,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以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等;对于西部来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2.(1)地处长江三角洲,江海交汇之地,交通便利。
(2)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河湖众多,有利于淡水鱼养殖。
(3)良渚古城遗址、杭州西湖等
原因: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旅游设施完善等。
【分析】本题以杭州位置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杭州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杭州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杭州旅游业发达的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杭州位于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东临东海杭州湾,处于江海交汇地带,海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2)杭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为亚热带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杭州水网密布,河湖众多,利于淡水鱼养殖,因此,有“鱼米之乡”之称。
(3)杭州著名影响有杭州西湖、千岛湖、灵隐寺、雷峰塔、良渚古城遗址等。当地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杭州旅游资源丰富;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利;旅游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资源集群好,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3.(1)塔里木盆地
(2)自然环境特征:气候干旱。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高大山脉阻挡。
(3)铁路两旁种植梭梭树、红柳等耐旱的树木;在风沙严重的路段修建“过沙桥”,减少风沙对铁路的掩埋;使用草方格沙障固沙等等。
(4)完善了南疆地区的铁路网;方便沿线居民出行;促进沿线资源开发;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等等。
【分析】本题以我国和若铁路为背景,涉及铁路经过的地形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建设的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环沙漠铁路环绕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2)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四周高大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
(3)由材料和图片可知,治理风沙的具体措施:风沙严重区域,采取“以桥代路”方案,建设“过沙桥”;在铁路两旁种植梭梭树、红柳等耐旱的树木,阻挡风沙;离铁路稍远的两侧,使用草方格沙障固沙等等。
(4)和若铁路建成通车完善了我国南疆的铁路网;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国防;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沿线资源开发;方便沿线居民出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重要意义。
24.(1)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到乌鞘岭,东到太行山脉。
(2) ①稀疏 ②集中,多暴雨
(3)原因主要是治理水土流失成效明显所带来的,主要的措施包括有:植树造林;植树种草;坡耕地改梯田;沟里打坝淤地;修建水库;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分析】本题以黄土高原为背景,涉及其范围、水土流失原因、治理措施、窑洞特点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黄土高原的范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到乌鞘岭,东到太行山脉。
(2)由关联的信息可知,黄土高原植被稀少,土质疏松,降水多暴雨且集中,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3)黄土高原主色调由“黄”转“绿”的原因主要是治理水土流失成效明显所带来的,主要的措施包括有: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打坝淤地,修建梯田;保塬、护坡、固沟;平整土地,修建水库;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