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别扭(bié) 譬如(pì) 晦涩(huì) 不即不离(jí)
B. 业绩(jì) 字帖(tiē) 恳切(kěn) 颠沛流离(pèi)
C. 商酌(zhuó) 搀扶(chān) 冗长(rǒng) 自顾不暇(xiá)
D. 累赘(zhui) 拖沓(tā) 躬行(gōng) 简明扼要(è)
2.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谦虚 业绩 朦胧 正心修身
B.悔恨 悠久 出板 南腔北调
C.儒家 公寓 丁卯 躬行君子
D.微末 天坛 悲哀 学而不厌
3.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
B. 面对流言,我们只需付之一笑,不必在意。
C. 同学们不懂的问题要不耻下问,及时请教老师。
D. 最好的教育是师长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下一代。
4.下列选项括号中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该句标点运用无误)
B. 我坚信,在书海耕耘,能让人遇见不同风景,成就人生的品质与高度。(句中的“在”是介词,“的”是助词,“与”是连词)
C. 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句中的“得”是助词,它主要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它后面的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
D.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该句标点运用无误)
5.给横线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出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____________
A. “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B. “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 。”
C. “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
D. “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 ,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 ①③④②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⑤①③④② D. ⑤②①③④
7.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文学的条件很简单:有话值得说,说得恰到好处。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才完美。
B.雪花六角,晶莹且轻盈,可谓天之魂魄,雨之精灵。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雪者,天下之奇也。
C.风大起来了,湖畔的树木花草开始摇动起来。树叶的摩擦声响起来,一直响到整个世界都充满它们的喧哗、呼啸。
D.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缤纷多彩的。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它就会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胸。
8.班级要开展“诵读儒家经典,涵养君子之风”专题阅读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查阅资料】你如果图书馆借阅参考书籍,可以从下列书籍中选择哪两本?( )
A.《论语别裁》 B.《庄子心得》
C.《战国策》 D.《孟子的智慧》
E.《乐府诗集》
(2)【感悟君子】儒家经典中,有许多论述“君子”的名句,请写出一句并就此阐述什么才是“君子”。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9.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10.将文中横线处所缺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它的意思。
。意思是
11.叶圣陶先生的写作讲究怎样的风格
12.文中提到,叶圣陶提倡“写话”,意思是( )
A.作文要用语简洁,平易自然。
B.要按照口语原则进行写作。
C.追求白话文的通俗,反对文言文的生涩。
D.作文如同说话一样准确真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站台回旋曲
肖复兴
夏天,我在北京火车站的站台上接人。记忆中,起码有小二十年没来过这个站台了。
青春时期到北大荒,往返千里长途,火车最是难忘。无数次奔波在火车的旅途中,每一次,上车,下车,都必须经过这个站台。这个现在叫做北京东站的老站台,便像是一位亲人,永远站在那里,守候着你归来,或送你远行,看你开怀大笑,看你隐隐落泪,看惯世事况味,看尽春秋演绎。
五十二年前的7月20日,上午10点38分,我离开北京去北大荒。站台上,浩浩荡荡的人群,①拥挤成了一锅搅不动巴了底的粥。人头攒动,旗帜招展,锣鼓喧天,那种热烈的劲头,几乎能够把火车推动,让它如同飞机一样飞上云端。北京火车站的站台,仿佛在不停地震动。
五十二年过去了,还是这个站台,已经无情而彻底地把我们遗忘,将当年煽动起来并施予我们的热情,转手给予了新人。罗曼·罗兰说得好:每一个时代都要设置一个理想,好让年轻人疯狂。②站台,只是迎送一代代年轻人的港口。
此刻,高音喇叭里正用一种软绵绵的声音播放着火车开出或到来的信息,声音在寂静而显得空荡荡的站台上有气无力地回荡着,轻柔得如同一阵暧昧的抚摸。
一切曾经热烈喧嚣的场面,都如同戏剧转台上的布景,被迅速地置换,被打扫得那样干干净净,连一点灰烬都不剩。只看见从天棚投射进来的阳光,在停靠站台对面的动车白色车厢上闪烁,虽然是在炎热的夏天,那被风拂动的灯光却让人感到如同凄清而冰冷的秋霜一样,一缕一缕地飘动着。
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能够感受到岁月是多么无情,历史已经残酷地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而我们的青春已经彻底不在。无论我们怎么费劲地打捞,也不可能打捞上来什么东西了,我们为什么还在做着猴子捞月亮这样徒劳的游戏?我们又为什么还在做着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的美梦,梦想打探上来一条想要什么就给我们什么的金鱼,哪怕只是一条西湖醋鱼也好?
转眼之间,一代人已经无可奈何地老了。仅仅我们一个生产队,已经死去了二十几位知青。可是,我们还是不可救药地思念那个曾经埋葬过我们青春的地方。无数知青,还是魂牵梦绕地一次次重返北大荒。站台,便是我们的必经之路。③我也一样,不也是一次次重返北大荒?
站台,像一位沧桑世故的老人,不说什么,却什么都知道,因为每一次去那里,或者从那里回到北京,它都看得清清楚楚,须眉毕现,滴水不漏。
法国哲学家哈布瓦赫曾经说:“一代人只有把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过去对置起来,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他又说,“现在一起参加一次纪念性的集会,在想象中重演过去,以此来再现我们那顽固不化的思想。”
这就是哈布瓦赫所论述的立足于现在对过去的一种重构,形成一种集体记忆的普遍的思维模式。我们这一代人,谁也无法逃脱,都是这样顽固不化。
我们真的如哈布瓦赫早早就一针见血对我们预言的那样:没有我们这样的重返北大荒的集体集会,没有我们这样在激动的想象中重演过去,过去的一切,就真的会在时间的迷雾中慢慢飘散?而那是一代人的青春啊。是的,我们不甘心,我们渴望通过这样的集体记忆,在顽强的想象和希望中,重新找回失去的一切,将已经处于社会边缘位置的我们,重新拉回到广场的中心位置,梦想着依旧能像广场中心那些旗帜一样迎风飘扬。但是,我们能够真正地找回曾经失去的一切吗?早已经飘零在地上的落叶,可以拾起来夹在书中做一枚怀旧的书签,却不会再上演如鸟一样重新飞回枝头的神话了。广场还在,站在那里的人们,已经不再是当年挥舞旗帜高唱语录歌的我们,我们不过是在夜晚人群散去的时候,到那里寂寞又热闹着地跳广场舞。
在那些路远天长的日子里,在北大荒甩手无边的荒草甸子里,想家、回家,曾经是心头常常念响的主旋律。渴望见到绿色车厢,又怕见到绿色车厢,成了那时一种说不出的痛。火车没有给我留下任何好的印象,唯独站台给我以亲切感。尤其是回到北京下火车的时候,站台,让我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而我要离开北京回北大荒的时候,站台又仿佛那样依依不舍。
又想起五十二年前7月20日上午10点38分的站台。那一天,阳光灿烂。我再也没有见过那样阳光灿烂的站台。我永远也忘记不了,就是火车刚刚驶动的时候,我们的车厢里就有一个同学失声哭了起来。和当时热烈激动的场面显得不大协调的哭声,让满车厢的人都为之一惊。谁都不会明白那刚刚离开北京的哭声,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只有到了五十二年后的现在,我才多少明白一些,那哭声是对我们青春命定般的一种隐喻或象征。
站台,会像是一个硕大的容器,装下了这些岁月里青春的哭声吗?
即使是一个容器,五十二年过去了,会不会锈蚀破损而裂开缝隙甚至掉了底,让这些哭声像水一样,跑冒滴漏得一干二净?
④我不知道会怎样。
记得那一天,哭声还没完全停止,火车还没有完全驶出站台,不仅我一个人看到,站台的边上,紧连着明城墙的残墙垛上,站着一个年轻的姑娘,在向着车厢挥手。我认识她,邻校高一的女生,但她并不是为我送行,也不是向我挥手。火车在这一瞬间加速,很快风驰电掣,将一切甩在身后。
火车就要进站,要接的人就要到了。铁轨咣当当的撞击声中,似乎将历史与现在、回忆和现实,剪接交织一起,有了一种错位和间离的效果。站台,北京站的站台,一如既往,不动声色,处变不惊,立在五十二年后夏日炎热的阳光下。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作者强调多年不曾来过这个站台,表明虽然时间间隔久远,但依然对当年的经历记忆犹新。
B.将站台称为“老人”“亲人”,既写出了它曾是过往生活的见证者,又表达了作者对站台念念不忘的深厚感情。
C.知青们“渴望见到绿色车厢,又怕见到绿色车厢”的矛盾心理,表现了既渴望乘车归家又害怕有车难回的复杂心情。
D.残墙垛上送行的邻校女生向着车厢挥手,她既是在跟朋友告别,也是在跟那一代青年人不可预测的青春告别。
1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运用暗喻,以“一锅搅不动巴了底的粥”形象地写出了送别时站台上人头攒动的喧闹与拥挤。
B.句子②写出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站台对年轻人的态度始终如一,意在赞美它对年轻人的包容。
C.句子③运用反问修辞,抒发了自己同无数知青一样对北大荒不可救药、魂牵梦萦的强烈思念之情。
D.句子④单独成段,与上文两处问句形成问答,答案的不确定引发读者思考,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
15.文中画波浪线的语段写出了“我们”的多重心理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16.文章反复回忆五十二年前站台的送别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采采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地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责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7. 结合上下文,写出第④段中加点词“不幸”和“万幸”分别指代的内容。
18. 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9. 文中一共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母亲的三次“放飞” “我”的情感变化
第一次: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儿子“推”到学校住读。 意外
第二次: ① 痛苦
第三次:母亲把给儿子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 ②
20. 标题中“放飞”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21. 文中母亲的育子方法,你是否赞成?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三.写作
22、本文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是以叙述为主,结合议论。但因作者并非空乏的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个人物,表现他(她)的特点。(100字左右)
答案
C 2.B 3.C 4.A 5.B 6.C 7.B 8.(1)AD
(2)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被人了解而不生气,君子襟怀大度,对人宽容。②莲,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高雅,品德高尚。③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④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⑥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象传》
9.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10.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11.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12.A
13.D
14.B
15.①对知青生活的怀念;②对知青经历被遗忘的不甘;③退出历史舞台的落寞;④被迫接受现实的无奈。
16.①再现当年知青们前往北大荒时的真实场景,强调对过往经历的刻骨铭心;与今天人们对历史的遗忘形成对比,凸显文章主题;③将历史与现在、同忆与现实叉教述,形成文章虚实结合的构思特点,使行文富有变化:④照应题目中的“回旋曲”,反复的回忆形成回环往复,增强抒情性和感染力。
17. 不幸:“我”自认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 (或“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
万幸:北京师专就在北京市内,“我”每天晚上可以回家吃饭和睡觉。(或“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
18.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写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内容上表达了对母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9. ①举家外迁,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房 ②悲凉
20. “放飞”就是“放手”之意,即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放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母亲的想法,一旦孩子长大,就应尽早地、坚决地、完全地“放手”。
21. 示例一:赞成。①这位母亲注重孩子的饮食,对衣着和家中摆设却毫不讲究,这种做法大有把“身体好”放于首位之意,有利于培养孩子不慕虚荣的纯朴天性;②反对孩子吃零食,却十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不惜进行“巨额投资”,显然,这对刘心武日后成为一名有成就的作家是极有影响力的;③三次“放飞”仪子,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子女作长远打算,这是高层次的父母之爱。
示例二:不费成。①这位母亲在饮食上对孩子过于“娇惯”和“溺爱”,没有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不利于培养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习惯;②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方法有很多,
不定要花巨资订报刊;③三次“放飞”孩子过于狠心。不利于培养母子情感,
22、(示例):卢姨退休后应聘了社区网络管理员,但采集的信息要录入微机,而她一点基础都没有,于是她从最基础的拼音打字开始学起,只用了半年时间,她就能熟练操作网络化管理系统。她说:虽然工资不多,但我学到了新的知识。是的,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肯用功就没有学不成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