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涡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涡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02 20:1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涡阳县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大菜系往往以所在省级行政区简称命名,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苏菜——浙江省 B.鲁菜——山东省 C.徽菜——吉林省 D.闽菜——江西省
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位置优越
C.领土跨纬度近50度,寒带、温带、热带都有
D.位于东半球,也位于北半球
3.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②我国的降水从空间分布看:东西差异显著,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③从降水时间上看基本上呈现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的特点
④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大聚居、小杂居 B.汉族只分布在东部地区
C.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少数民族分布在山区
5.中国天眼(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dang),该地的地形方便建造天眼。FAST所在的地形区是( )
A.东南丘陵 B.横断山脉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6.以下地形中,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7.早期东南亚地区的华侨通常都利用北半球____盛行风,搭帆船回大陆探亲。(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我国青藏高原的气温要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因素
9.“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海”是指( )
A.巴颜喀拉山,渤海 B.唐古拉山,东海
C.祁连山,东海 D.昆仑山脉,渤海
10.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
①通航里程长②运载量大③每年河流结冰期短④沿线地区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有关我国河流与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流区河流的汛期在冬春季节 B.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C.我国的河流普遍有结冰现象 D.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内流河
12.我国福建、浙江海边不少民居的屋顶常常会用石块压住瓦片,这种石块压瓦的做法应对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台风 C.寒潮 D.冰雹
13.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B.山区
C.高原和丘陵地区
D.西北内陆地区
14.阅读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数据表,依据国情,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A.实行土地轮作,禁止乱占耕地 B.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推行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5.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 )
A.南不多北不少 B.东少西多 C.南丰北缺 D.南缺北丰
16.针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某同学制作了一幅漫画。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水资源浪费严重 B.土地污染严重
C.水土流失严重 D.土地荒漠化严重
17.前几年我国太湖曾爆发严重的蓝藻污染,江苏无锡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这一现象说明( )
A.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可再生资源不能开发利用,要好好保护
C.非可再生资源不一定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D.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就可能失去其可再生性
18.小明大学毕业准备回家乡海南自己创业。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放牧细毛羊 B.栽种甜菜 C.种植橡胶 D.栽种棉花
19.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A.水稻、甜菜 B.水稻、油菜 C.小麦、油菜 D.小麦、甜菜
20.新旧动能转换的目的在于减少对传统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的依赖,加速推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重要内涵之一是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均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北京成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是基于( )
A.矿产资源丰富 B.历史悠久的古都 C.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D.高端人才聚集
21.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自然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劳动力资源充足
22.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A.长江水路运输 B.陇海线铁路运输 C.高速公路运输 D.先铁路运输后公路运输
23.香港某人大代表乘火车进京参加会议,他选择的最便捷的铁路干线应是( )
A.京沪线 B.京九线 C.兰新线 D.沪昆线
24.根据“悬河”示意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悬河”应该出现该河流的下游河段
B.该河流最终注入东海
C.该河流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该河流下游河段在初春和初冬会出现凌汛
25.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
A.东南亚的房屋多平顶,墙壁厚,窗子小 B.雨衣在新疆吐鲁番盆地销量很好
C.哈尔滨冬天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 D.印度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看球赛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中国地形分布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地势 高 低,呈阶梯状分布。
(2)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山脉:E ,高原:C ,盆地:D ,平原:K ,丘陵:G 。
(3)我国海区:①是 海,②东海,③ 海。
(4)隔海相望的国家:④ 。
27.读下图回答问题。
(1)长江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 盆地、 平原。
(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的是:A ,B 。
(3)水利枢纽工程:E 。
(4)主要支流:①嘉陵江,② ,③ ,④赣江。湖泊:C 、D 。
28.读“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工业基地的名称。① 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 工业基地,④ 工业基地。
(2)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填数字代号)
(3)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是 、沿江河、沿铁路线。
(4)连接②和③两大工业基地的主要铁路线是 。
试卷第4页,共5页
1.B
【详解】根据省级行政区图的简称和此图可知,苏菜是江苏省的代表菜系,A错误。鲁菜是山东省的代表菜系, B正确。徽莱是安徽省的代表菜系, C错误。闽菜是福建省的代表菜系,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牢记即可。
2.C
【详解】我国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位于东半球,也位于北半球;我国跨纬度广,地跨五带中的热带和北温带,没有跨寒带,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3.A
【详解】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①正确,④错误;我国的降水从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从降水时间分布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的特点,②③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C
【详解】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等边疆地区,故选择C。
5.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天眼(FAST)位于贵州省,贵州省所在的地形区主要为云贵高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B
【详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题中青藏高原位于第一阶梯;
四川盆地位于第二阶梯;
华北平原和东南丘陵位于第三阶梯;
B符合题意。
【点睛】识记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形区。
7.B
【详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东南部,由于夏季亚洲东部盛行偏南风,因此早期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可利用北半球夏季盛行风,搭帆船回大陆探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D
【详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气温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A
【详解】诗句中的“天”指的是黄河的发源地位于巴颜喀拉山,“海”指的是黄河的注入地为渤海,A正确。唐古拉山是长江的发源地,且长江的注入地是东海,B不符合题意,B错误。无河流发源于祁连山且注入东海,C错误。无河流发源于昆仑山脉且注入渤海,D错误。故选A。
10.D
【详解】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①通航里程长、②运载量大、④沿线地区经济,航运需求量大,D正确;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无结冰期,③错误,ABC错误。故选D。
11.D
【详解】外流区河流的汛期在夏秋季节,A错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是咸水湖,B错误,我国河流的有无结冰期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地区河流有结冰,以南无结冰,C错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正确,故选D。
12.B
【详解】我国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台风过境带来的强风会将瓦片吹落,故用石块压住,B正确;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石块压住瓦片不能应对地震,A错误;寒潮属于强降温天气,石块压住瓦片不能防寒潮,C错误;石块压住瓦片对防冰雹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B。
13.A
【详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依据题意,A对,BCD错,故选A。
【点睛】
14.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依据国情,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5.C
【详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从时间上看,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来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C正确,A、B、C错误,故选C。
16.A
【详解】漫画中没有关闭水龙头,反映的问题是浪费水资源。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浪费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D
【详解】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不断探索新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做到合理利用的同时,我们还要探索新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的资源,促进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人类才可以长久的发展下去。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前几年我国太湖曾爆发严重的蓝藻污染,江苏无锡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这一现象说明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就可能失去其可再生性,D正确;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A错误;可再生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但是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好好保护,B错误;非可再生资源一定要合理利用和保护,C错误。故选D。
18.C
【详解】细毛羊是我国新疆牧区的主要畜牧种;甜菜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橡胶是热带经济作物,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橡胶,棉花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新疆地区。综上所述,小明大学毕业准备回家乡海南自己创业,适合种植橡胶,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9.B
【详解】水稻、油菜属于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甜菜属于中温带农作物,小麦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农作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D
【详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多依附于大中城市。北京高校众多,高端人才聚集,成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D正确;与 矿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古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无关,A、B、C错误,故选D。
21.C
【详解】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因素有科技水平、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其中科技因素是主导因素,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技术人员或专家较多的沿海地区或省会城市多成为技术指向性产业的优选地区,C正确;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资源充足不是最重要的条件,排除ABD。故选C。
22.A
【详解】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武汉和上海均位于长江沿岸,因此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的最佳运输方式是长江水路运输。故选:A。
23.B
【详解】从香港乘火车到北京,最便捷的铁路干线是连接香港九龙和北京的京九线,B正确;京沪、兰新和沪昆线都不是最便捷的线路,ACD错误。故选B。
24.B
【详解】图中所示景观是黄河,“悬河”出现在黄河的下游河段,A正确;黄河自西向东注入渤海,B错误;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正确;黄河下游河段在初春和初冬会出现凌汛,D正确。故选B。
25.C
【详解】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多降雨,屋顶为尖顶,故A不符合题意。新疆吐鲁番全年干旱少雨,雨衣在当地需求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哈尔滨位于东北地区,民宅墙体较厚,利于保温,冬天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故C符合题意。印度属于热带气候,人民不需要羽绒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6.(1) 西 东
(2) 秦岭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东南丘陵
(3) 黄 东
(4)韩国
【分析】本题以“我国沿32 N地形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分布略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地势特征、各阶梯的重要地形区、海洋国土、邻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疆域的掌握程度。
【详解】(1)从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山脉E是东西走向的秦岭,C是位于第一阶梯上的青藏高原,D是位于秦岭以南的四川盆地,K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FG是东南丘陵,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丘陵。
(3)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读图可知,①是黄海,②是东海,③是南海。
(4)读图可知,④是与我国隔黄海相望的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
27.(1) 四川 长江中下游
(2) 宜昌 湖口
(3)三峡
(4) 汉江 湘江 洞庭湖 鄱阳湖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水系图为材料,涉及长江的流经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划分、水利工程、主要支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详解】(1)长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依次经过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2)图中A湖北宜昌和B江西湖口是长江上游与中游、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
(3)水利枢纽工程:E三峡、F葛洲坝。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我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4)长江支流众多,北岸主要有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汉江等,长江的主要支流①是嘉陵江,②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③是湘江,④是赣江。湖泊:C是洞庭湖、D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28.(1) 辽中南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2)③
(3)沿海
(4)京沪线
【分析】本题以“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为背景,涉及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及其特点和铁路干线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①为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为京津唐工业基地,③为沪宁杭工业基地,④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长江三角洲(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3)读图可知,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这些地区交通便利。
(4)京沪铁路从北京出发,终点到上海,南北连接我国②京津唐工业基地和③沪宁杭工业基地。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