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力行中学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运城力行中学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4 17:4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面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磅礴(páng bó)沙堤(dī)酝酿(nàng) 浏览(liú)
B.山巅(diān) 花萼(è) 步履(liǔ) 徜徉(yáng)
C.驳船(bó) 艄公(shāo) 铆钉(mǎo) 粼粼(lín)
D.笼罩(zhào) 滹沱(tuó) 客棹(zhào) 简陋(liù)
2. 下列词语中有两处书写错误,请找出并改正。(2分)
有名无实 心摧肺裂 潜然泪下 乍暖还寒 如泣如诉
精神抖擞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颤颤巍巍 交相辉应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偌大(比一比,哪个大) 舒活筋骨(舒展)
B.黄晕(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圈,也指灯火周围的光圈) 缠绵(婉转动人)
C.浸淫(逐渐积累,逐步扩大) 乍暖还寒( 刚刚开始 )
D.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一年之际在于春(打算)
4. 阅读下面文字,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际在于晨”,是谁说的,如此富有哲理。春天里,人们尽情地播种着自己的希望;孩子们希望着_____①________;大人们希望着______②_______;老人们希望着______③_______。这希望永远不会褪色,永远会在这神奇的季节里萌发。
A.①事业有成,幸福美满②体健身康,全家平安③走出无知,走进自然
B.①体健身康,全家平安②走出无知,走进自然③事业有成,幸福美满
C.①走出无知,走进自然②体健身康,全家平安③事业有成,幸福美满
D.①走出无知,走进自然②事业有成,幸福美满③体健身康,全家平安
5.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光未然的《黄河颂》歌颂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英雄气概。
B《玉楼春》由游湖写起,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晚春图,诗中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C.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长江之歌》,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深情赞美、无限热爱的儿女情怀。
D.《春夜喜雨》通过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海外赤子即使远离祖国,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故土。
B.红色的花朵是热情的颜色。
C.春天来临的信息是呢?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
D.从他的文章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
7. 默写(8分)
⑴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光中《当我死时》)
⑵为君持酒劝斜阳,_____________。(宋祁《玉楼春》)
⑶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⑷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莺歌燕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游园不值》中含有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平冈细草鸣黄犊,____________。(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二、阅读(50分)
(一)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11题。(14分)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这首诗是一首五言 ,作者是 代诗人 ,他被后人称为 (4分)
9.诗中有两联对仗,分别叫 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 联,这两联分别是从 和 角度来写春雨。(4分)
10. 仔细品味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①好雨知时节
②花重锦官城
11.写出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名句。(2分)
(二)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13—19题。(20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2.文中三个比喻从不同的侧面依次写出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
13.加粗的“斜织”与“全笼着一层薄烟”突出了春雨________的特点。(2分)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其中“润”字可与上文中的“________”一句相照应。(2分)
筏 子
袁鹰
①黄河滚滚。即使这儿只是上游,还没有具有一泻千里的规模,但它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概,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
②大水车在河边缓缓地转动着,从滔滔激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吞下一木罐一木罐的黄水,倾注进木槽,流到渠道里去。这是兰州特有的大水车,也只有这种比二层楼房还高的大水车,才能同面前滚滚大河相称。
③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岸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什了。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 从岸上远远望占,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噬了。
④啊,请你再定睛瞧一瞧吧,那上面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浮。
⑤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⑥羊皮筏子,过去是听说过的。但是在亲眼看到它之前,想象里的形象,总好像是风平浪静时的小艇,决没有想到是乘风破浪的轻骑。
⑦十只到十二只羊的体积吧,总共能有多大呢 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五位乘客身边,还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⑧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在谈笑,向岸上指点什么,那神情,就如同坐的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而那位艄公,就比较沉着,他目不转睛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15.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
①但它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概,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
②想象里的形象,总好像是风平浪静时的小艇,决没有想到是乘风破浪的轻骑。
16.作者于第②段中为什么写“大水车”,有何意图。(3分)
17.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有哪些特点?(3分)
18.作者写筏子上的人物“一、二、三、四、五、六”,这样写来有何表达效果?(3分)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4分)
春之怀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绿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有这样的一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的时候所猛然感到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只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 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19.文章的题目叫“春之怀古”,请问文中有哪些句子很鲜明地体现了文题中的“怀古”二字?(3分)
20.请你赏析文章第①段中画线语句,这一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21.概括文章第④段,概括这一段所写的内容。这一段所写的内容显然不是真实,那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赏析下面这句话。(3分)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最后一个自然段写道“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这篇散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借古讽今,通过对春天的“怀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独特看法
B.这篇散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借助富有诗意的语言,采取写实的手法,把曾经有过的春天写得美不胜收
C.第二自然段中“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的意思是每一丝飞絮都是种子,在种子的基础上会生长出新的柳树
D.第三自然段中“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控制住了”,形象地体现了曾经有过的春天具有一视同仁、平等民主的特点
E.第五自然段写鸟的主要用意不是为了写鸟,而是为了表现春天天空的蔚蓝透明、深不可测,引人思考,发人深醒
三、写作(50分)
2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风景”一词,辞书解释为:⑴风光、景色;⑵风采、风度。
请以“风景”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答案
一、1.C
2. __潜___改为__潸_____ ___应____改为___映____
3.A
4.D
5.B
6.C
7. 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⑵肯向花间留晚照
⑶天街小雨润如酥,
⑷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⑸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⑹斜日寒林点暮鸦
二、
8.律诗 唐 杜甫 诗圣
9.颔 颈 听觉(耳闻) 视觉(眼见)
10.①一个“知”字,把好雨拟人化,她是那么懂事、有心遂人心愿。
②一个“重”字,表现春雨过后红肥绿翠的蓬勃生机。
1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2. 连绵  闪烁  细密
13. 细密
14.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15.①写黄河的水流,形容其流动的迅捷,表现黄河水的急、险且浩大
②出乎意料,再现作者对羊皮筏子的小、轻完全没有意料到。
16. 写“大水车”既映衬了黄河的浩大水势;又在庞大和缓慢中,透露出一种原始的粗犷的特色。
17.小、轻
18.极好表现了作者注意力被吸引,传神刻画了岸上人爱个点数时的惊叹钦佩之情。
19.“春天必然是这样的”“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
20.拟人、排比 使用了五个“唱”字,写出了春天逐渐到来的过程。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大地处处生机的景象。
21.内容:用虚拟的故事写出“春”这一季节命名的由来。
不是真实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表明春天的到来给世间万物带来的活力和喜悦及万物对春的向往与喜爱。
22.用了拟人、排比的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里万物萌发,欣欣欣向荣的情景。
23.表达出作者对工业文明的厌倦,对湮远年代中的春天的渴望。
24.AC(B项“写实的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对,景物描写的是作者的一种美好愿望。D项“一视同仁、平等民主”不对,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春天鲜花灿烂的美景。E项“深不可测,引人思考,发人深醒”不对。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和对文章的鉴赏。涉及对语句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对手法的评价,考查了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三、25.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