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一、填空题
1.按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其中( )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明明从家去学校走第( )条路最近,因为两点之间,( )最短。
3.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分别是5cm和8cm,另一条边最长可以是( )cm。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一个底角是( )°,它还是一个( )三角形;如果它的一个底角是40°,它就是一个( )三角形。(按角分类)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7厘米,它的底边长13厘米,那么它的一条腰长( )厘米;如果一个三角形每一个角都是60°,那么它是一个( )。(按边分类)
6.如图,一张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了一个角,撕去的这个角是( )度。这张纸片原来的形状是( )三角形,也是( )三角形。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是10cm,另一条边是6cm,围成这个等腰三角形至少需要( )cm长的绳子。
8.小宁家、公园、学校三个地点连起来正好围成一个三角形。已知小宁家到公园的距离是2千米,学校到公园的距离是5千米,那么小宁家到学校的距离最远是( )千米,最近是( )千米。(三地之间的距离都是整千米数)。
二、判断题
9.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得到的图形内角和可能是360°,也可能是180°。( )
10.三根长分别是1cm、6cm、7cm的木条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11.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cm和5cm,则第三条边的长度最短是3cm。( )
12.自行车的三角架运用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
13.如图,a∥b,已知∠1=40°,则∠2=40°。( )
三、选择题
14.下面哪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
A.4、5、6 B.14、15、29 C.10、6、9
15.如图,直线a平行于线段BC,当三角形ABC的顶点A移到点N时,三角形的BC边对应的高,长度( )。
A.变短 B.不变 C.变长
16.一个三角形两内角度数的和小于第三个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17.把一根13厘米长的小棒截成三段(整厘米数),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中最长的一段小棒一定不能超过( )厘米。
A.6 B.7 C.8
18.一个锐角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40°,另外两个角是( )
A.50°和90° B.40°和100° C.70°和70°
四、作图题
19.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画出指定底边上的高。
五、计算题
20.求下面图中的度数。
等腰三角形
六、解答题
21.一根长为1.3米的铁丝,要把它折成一个腰长是35厘米的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多少厘米?
22.如图,求角的度数。
∠1=40°,∠3=60°,∠6=30°,求∠2、∠4、∠5的度数。
23.空调的室外机需要一个支架。王叔叔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决定将其做成三角形形状。已经有两根铝合金,它们的长度分别是7分米和12分米,第三根铝合金最长是多少分米?(取整数)
参考答案:
1. 等边 等腰 不等边 等边
【详解】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如图: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如图:
不等边三角形(三边不等)如图: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
所以,按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其中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 ② 线段
【分析】直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线段。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明明从家去学校走第②条路最近,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线段特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12
【分析】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5+8=13(cm)
13-1=12(cm)
即第三条边的长度最长是12cm。(填整厘米数)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 70 锐角 钝角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先用180°减去顶角的度数,求出两个底角的度数和,然后除以2进行解答即可;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180°减去2个底角的度数,可以求得其顶角的度数;
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有一个角大于90°小于180°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180°-40°)÷2
=140°÷2
=70°
180°-40°×2
=180°-80°
=100°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一个底角是70°,它还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一个底角是40°,它就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点睛】此题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和等腰三角形的特点进行解答;用到的知识点:三角形的分类。
5. 7 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的两腰相等,因此用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减底边的长度,然后再除以2,即可计算出它的一条腰长;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依此填空。
【详解】27-13=14(厘米)
14÷2=7(厘米)
它的一条腰长7厘米;如果一个三角形每一个角都是60°,那么它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点睛】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69 等腰 锐角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此用180°减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之和即可,依此计算,最后根据三角形分类的标准填空即可。
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依此填空。
【详解】180°-(69°+42°)
=180°-111°
=69°
69°=69°;42°<69°<90°;
由此可知,撕去的这个角是69度。这张纸片原来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的分类标准,以及应熟记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
7.22
【分析】因等腰三角形的两边腰的长度相等,要使围成的这个等腰三角形需要的绳子最少,就是使它的腰比底边短,所以要使它的腰长是6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6×2+10
=12+10
=22(厘米)
所以,围成这个等腰三角形至少需要22厘米长的绳子。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确定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多少厘米,在解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先算出两个腰的长是否大于底边。
8. 6 4
【分析】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详解】2+5=7(千米)
5-2=3(千米)
7-1=6(千米)
3+1=4(千米)
小宁家到学校的距离大于3千米,小于7千米,所以小宁家到学校的距离最远是6千米,最近是4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
9.√
【分析】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如果对折后是长方形,长方形每个角都是90°的直角,共有4个角,90°×4=360°;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如果对折后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得到的图形内角和可能是360°,也可能是18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直角度数的认识,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实际应用。
10.√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6=7,则长1cm,6cm,7cm的三根木条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11.×
【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8-5=3(cm)
8+5=13(cm)
3cm<第三边<13cm
第三条边的长度最短要大于3cm,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即可解答。
【详解】自行车的三角架运用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这句话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分析】如下图,从一交点作直线a、b的垂线,∠3等于180°减90°,再减∠1的度数,∠2等于180°减90°,再减∠3的度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180°-90-∠1
=90°-40°
=50°
∠2=180°-90°-∠3
=90°-50°
=40°
因此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及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B
【分析】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分别求出三组数据中,较小两个数的和,把这个和与第三个数比较大小,若大于这个数,能围成三角形,否则不能围成三角形。
【详解】A.4+5=9,9>6,可以围成三角形;
B.14+15=19,19=19,不能围成三角形;
C.9+6=15,15>10,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B
15.B
【分析】先画出三角形NBC的高,高是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三角形顶点和它对边垂足之间的线段,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画三角形NBC的高直线l如下:
因为直线a平行于线段BC,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的长度都相等,所以,当三角形ABC的顶点A移到点N时,三角形的BC边对应的高,长度不变。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要熟悉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特征,能找出高。
16.C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依此即可选择。
【详解】一个三角形两内角度数的和小于第三个角,则这两内角度数的和一定小于90°,
因此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定大于9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以及熟记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
17.A
【分析】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根小棒长13厘米,即三角形的周长是13厘米,13÷2=6……1,则最长的一段小棒不能超过6厘米。
【详解】13÷2=6(厘米)……1(厘米)
则这个三角形中最长的一段小棒一定不能超过6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8.C
【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小于90°,及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的特征,解答即可。
【详解】A.三个角分别为:40°、50°、90°,没有两个相等的底角,不属于等腰三角形。
B.三个角分别为:40°、40°、100°,其中100°大于90°,不属于锐角三角形。
C.三个角分别为:40°、70°、70°,三个角都小于90°,两个70°的角为两个相等的底角,属于锐角三角形也属于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锐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9.见详情
【分析】已知三角形的底,两边的角为底角,另一个角为顶角,有一个底,两条边,高是从顶点起垂直与底角的线,据此画图即可。
【详解】如图:
20.108°
【分析】根据题意,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的度数。
【详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180°-36°-36°=144°-36°=108°
答:的度数为108°。
21.60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知道1.3米为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用三角形的周长减去这两条腰的长度就等于三角形的底边长。
【详解】1.3米=130厘米
130-35-35
=95-35
=60(厘米)
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60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周长公式C=a+b+c的灵活应用。
22.∠2是50°;∠4是80°;∠5是100°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1+∠3+∠4=180°,则∠4=180°-∠1-∠3。∠4和∠5组成一个平角,则∠5=180°-∠4。∠2+∠5+∠6=180°,则∠2=180°-∠5-∠6。
【详解】∠4=180°-∠1-∠3=180°-40°-60°=80°。
∠5=180°-∠4=180°-80°=100°
∠2=180°-∠5-∠6=180°-100°-30°=50°
【点睛】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23.18分米
【分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详解】7+12=19(分米),19分米>18分米
12-7=5(分米),5分米<6分米
第三边长度大于6分米小于18分米,最长为18分米
答:第三根铝合金最长是18分米。
【点睛】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