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浏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02 19:0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浏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在试题卷上做答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草木灰的获取及使用的过程——“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下列有关该记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灰淋汁”的操作包含溶解、过滤 B.“薪柴之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以增加肥效
C.“取碱”得到的实际是一种盐溶液 D.“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
2.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向燃煤中添加CaO脱硫 B.采用高压氧疗法治疗难愈合的伤口
C.太空食品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延长保质期 D.汽车排气管安装催化转化器减少尾气污染
3.CO和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C.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D.该反应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4.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情况表示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气体密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B.体系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C.NO和的生成速率相同 D.和NO的浓度比为
5.25℃时,PH=2的一元弱酸甲酸(H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p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后,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B.稀释后溶液体积大于原溶液体积的10倍
C.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D.减小
6.已知溶液中存在反应:。将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粉红色,再加几滴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蓝色,然后用该蓝色溶液做实验,现象如下:
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
A.呈蓝色,呈粉红色
B.由实验①颜色变化可推知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
C.②颜色变化是由于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D.实验③颜色变化可能是由于与反应形成了比更稳定的
7.如图所示是两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甲电池放电时,电子从锌筒经外电路到石墨电极
C.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D.乙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8.催化氧化是制硫酸的关键步骤:。时,在3L的恒温恒容容器中加入和,测得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mol)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0 3 6 10 15 25
3 2.50 2.35 2.15 2.10 2.08 2.06
A.实际生产中一般在15min停止反应分离产品,是因为15min时反应已达平衡
B.0-10min,混合体系的压强逐渐减小
C.0-15min,
D.时,的平衡转化率为94%
9.钌(Ru)基催化剂催化和的反应时,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历程中包含6个基元反应
B.图示中参与循环的物质只有和
C.总反应式为
D.图示中物质Ⅱ为该反应催化剂,Ⅰ和Ⅲ是反应中间体
10.常温下,用0.1000mol/L盐酸滴定0.1000mol/L氨水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5℃时,的数量级为
B.a点溶液中:
C.水的电离程度:aD.d点溶液中:
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
B.的VSEPR模型:
C.基态氯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D.基态氮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12.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A.N≡N键能大,性质稳定;则C≡C键能大,CH≡CH性质也稳定
B.IVA族氢化物沸点:,则V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
C.第二周期氢化物的稳定性:,则第三周期氢化物的稳定性:
D.和都为正四面体形,中键角为109°28′;则中键角也为109°28′
13.已知O3的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含有的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 B.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C.转化为为物理变化 D.在水中溶解度比O2在水中溶解度大
14.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溶液对应的pH(25℃) 1.00 13.00 1.57 0.70
A.X、W最简单氢化物的键角:X>W B.简单离子半径:WC.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Z第Ⅱ卷 非选择题
15.(本题16分)
能源、材料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光伏材料是指能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材料。光伏材料又称太阳能材料,只有半导体材料具有这种功能。可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制备电池板时还需添加硼、氮、钛、钴、铬、钙、镓等多种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基态氮原子第一电离能______基态氧原子第一电离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基态氮原子核外电子共有______种运动状态;
(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分子构型为______,分子内共价键的键角与分子内共价键键角相比,较大的是______;
(4)乙硫醇和乙醇结构相似,乙硫醇的沸点比乙醇的沸点______(填“高”或“低”),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题14分)
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25℃)如下表:
化学式
电离常数 (第一步) (第一步)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4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往溶液中加入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草酸的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温度不变,向0.1mol/L的草酸溶液中加入少量草酸晶体,草酸的电离常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水的电离平衡中,和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点水的离子积常数为,B点水的离子积常数为______,符合B点数据的溶液显______性。
②时,若某盐酸中,则由水电离产生的______mol/L。
17.(本题14分)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世纪初,工业以和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a.和生成;b.分解生成尿素,结合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
①反应a为反应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② ______kJ/mol(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研究表明,合成氨反应在Fe催化剂上可能通过下图机理进行(*表示催化剂表面吸附位,表示被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其中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是合成氨反应的决速步。
(i)
(ii)
(iii)
(iv)
(v)
……
(…)
实际生产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并非,而是,分析说明原料气中适度过量的2个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不同压强下,以投料比的方式进料,反应达平衡时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计算结果如图所示:(物质i的物质的量分数:)
①图中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②当、时,氮气的转化率ɑ=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③某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计算该温度下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
18.(本题14分)铂、镁在现代工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某化工厂从含铂废料(主要成分为Pt,含少量MgO、、、,表面沉积着有机物)中回收铂,并获得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该工艺条件下,相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开始沉淀 2.2 3.5 9.5
完全沉淀 3.2 4.7 11.1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沉铂”得到的沉淀(氯铂酸铵)中铂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试剂A”可选用______,pH的调控范围为______。
a.盐酸 b.NaOH溶液 c.氨水 d.MgO
(3)“系列操作”中最后的步骤为在HCl氛围中结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原”步骤中氯铂酸铵沉淀与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某小组为测定溶液浓度进行以下探究:取溶液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3~4滴稀硫酸酸化,用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4.30mL,计算样品溶液中的浓度为______mol/L。
浏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B D C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C D A
15.(每空2分,共16分)
(1)1s22s22p1
(2)大于, 7
(3)sp2, 平面三角形 , BF3
(4)低, 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
16(每空2分,共14分)
(1)HC2O4, CH3COOH+HCO3-=CH3COO-+CO2↑+H2O
(2) 不变
(3)1.0×10-12 中 1.0×10-8
17.(每空2分,共14分)
(1)放热 (E2-E1+E4-E3)
(2)增大N2浓度,以增加氢气的转化率,节约成本;
增大N2浓度,加快N2吸附分解,加快反应速率
(3)P118.(每空2分,共14分)
(1) SiO2
(2)
(3)抑制水解
(4)
(5) 0.048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