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 找规律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 找规律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02 19:3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找规律》例5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时间 主备人
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运用找规律的知识解决“串珠子”的问题,学会用操作的方式进行验证和反思。2.借助“找起点、圈一组”的方法,丰富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找规律的知识,夯实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3.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核心素养 以思维培养为基础,使学生体会规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落实学生乐学善学、勇于探索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衡观察规律、发现规律的能力,学会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 资料收集 《燕子,你还记得吗? ——雪花项链》
参考书目 《数学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
阅读推荐 《燕子,你还记得吗? 》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预设 学生学习活动预设 课堂反馈 调整改进
故事分享 1.指名学生分享故事《燕子,你还记得吗? ——雪花项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1.学生倾听故事。2.学生在分享结束后提出与故事相关的互动问题,和其他同学展开互动。 圈画关键信息:按规律、缺两颗。追问:还有不同想法吗?为什么?同一串珠子,发现的规律却不同?选择的起点不同。 从左到右看两个黄色一个蓝色为一组,缺的是一颗蓝色一颗黄色。还可以从右往左看:一颗蓝色、两颗黄色、一颗蓝色为一组。
课前个人自主学 一、组内交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个人自主学习情况。教师在学生交流时,进行全班巡视及指导,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组际交流:组织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进行组际交流,并互相补充.答疑。1.结合本课的主题图,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3.怎样解答呢? 一、组内交流: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课前个人自主学习的收获。二、组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和全班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全班同学认真倾听,集中交流。学生可能的回答:1.数学信息(1)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2)小红串手链珠子的规律是两个黄色一个蓝色,两个黄色一个蓝色。2.数学问题:掉的那2颗是什么颜色的?3.找到规律再补上两颗。三、提出不懂的问题,组际间互动答疑。组际间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帮助解答,或带到课中合作探究学环节重点指导。
课中合作探究学 通过学生交流谈论的重点问题引入课中合作探究学:教师提出核心探究合作的问题: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猜想、质疑、推理的能力。小组讨论:猜一猜,珠子有可能是从哪边掉下去的呢?【方法点播:无论从哪边掉下去,都需要先找到一串手链的规律,然后再进行推理。要进行定起点、用圈一圈的方法找规律这样的方法指导。】最后要进行检验,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看来,我们用“找起点、圈规律”的方法,就能够解决“串珠子”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检查。【学会口答:我找到的规律是从左边开始是两黄一蓝,掉了两颗珠子,所以掉了一颗黄珠子,一颗蓝珠子。】2.掌握方法,巩固提升。帮助小英解决问题,完成做一做。90页第9题。【方法点播:感受规律的多样性。从左观察和从右观察得到的规律是不同的。】追问:能用字母总结出它的规律吗?3.思维拓展:89页第4题。这和我们之前找到的规律有什么不同?【方法点播:规律的核心是变化的,黄珠数量不变,蓝珠数量依次增加一。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填补上空缺的部分。】 1.(1)大部分学生会认为珠子是从右侧掉下去的。(2)如果从左侧掉下去就不能发现规律了。(3)要找到起点,才能发现规律。方法引导:先看排列顺序,如果从左往右看,从左边找起点,圈出循环组。两黄一蓝的排列规律,后面缺的是一颗黄珠子和一颗蓝珠子。如果按照从右往左,从右边找起点,圈出循环组。按照一黄一蓝一黄的排列规律,最左边缺的应该是一个黄珠子,一个蓝珠子。综上所述,掉的是一颗黄珠子和一颗蓝珠子。最后别忘了检验,把缺少的竹子补上倍,并且围成一圈,看是否符合排列规律。2.90页第9题
课后拓展延伸学 1.阅读推荐书目:《燕子,你还记得吗?》作者:韩国 尹如林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简介:秋天来到,燕子就要飞往遥远的南方了。所以今天在乌鸦的家里好朋友们为燕子开了送别会。大家还一起做了本书,送给燕子当礼物,那上面可记载了许多它们共同经历的事情。这个故事通过对自然界存在的各种规律性的观察,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神秘和秩序。乍一看,大自然好像是杂乱无章的,可事实上这里藏着很多规律。留意观察,孩子们就会发现,自然的规律性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也让孩子们意识到发现、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也是形成数学思维的过程。分类、排序、概率和统计等数学领域都与对规律的理解有关系。2.课后小任务:请你自己设计一串有规律的手串,涂好颜色。
课堂反馈 随堂练习
每课一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有几颗珠子?定起点 圈规律
教学反思 本堂课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追问:如果缺少5颗珠子呢?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根据规律找到缺的珠子后还要把首位拼接起来检查是否符合规律,进一步加深“手链”与之前学习中图形、数字的排列是不同的。待优生:按照从左到右的方法找到缺失的珠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