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力行中学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运城力行中学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4 19:3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一、积累运用(22分)
1.选择题:
⑴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潸然(shān) 矜持(jīng) 撑篙(gāo) 化险为夷(yí)
B.荡涤(dí) 客棹(zhào) 酝酿(niàng) 花枝召展(zhāo)
C.应和(hé) 冰碴(chá) 舐吮(shì) 如履平地(lǚ)
D.拜谒(yè) 门闩(shuān) 干戈(gē) 乍暖还寒(zhà)
⑵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化险为夷 脍炙人口 迫不急待 乍暖还寒
B.胆惊心季 前功尽弃 一泻千里 月白风清
C.惊涛骇浪 挺而走险 厚此薄彼 貌和神离
D.千年万载 竭尽全力 如履平地 生气逢勃
⑶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大家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B.他非常勇敢地搭救了那个女孩子,真是火中取栗呀!
C.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
D.近年来,各式各样的英语辅导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⑸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到这种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是( )如果没有合适的答案,请你在后边补充出自己的说法。(2分)
A.你高声喊:“按顺序排队,请到后边去!”
B.你小声说:“真好意思!”
C.你说:“还讲不讲社会公德?”
D.你说:“别插队!自觉点!”
E.
2.默写。(10分)
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运用比喻的诗句是
⑵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
⑶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
⑷《鹧鸪天 代人赋》中运用对比手法说明春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在城里,而在农村的诗句是 , 。
⑸宋祈因为“ ”这句诗,被后人称为“红杏尚书”。
⑹杜甫《春夜喜雨》的颔联是: , 。
⑺《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以死报国的诗句是 , 。
3.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是:
二、阅读(48分)
(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4—9题。(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4.本文选自《 》;作者孟轲是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称之为___________。(2分)
5.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B.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曾不吝去留
C.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发于声
D. ①百里奚举于市 ②见山上人烟市肆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苦:____________________ 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____________________ 喻:__________________
7.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理解。(2分)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本文第一段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在艰苦的磨练中被举用并成就非凡业绩的事例的目的是什么?(2分)
(二)认真阅读下面《话说长江》选段,完成10—14题。(10分)
①长江,我国古代称作“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叫“大江”。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很早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寻觅它的源头,限于当时的各种条件,始终无法弄清、我国著名古籍《尚书.禹贡》曾把发源于岷山的嘉陵江、岷江当作长江上源,所以有着“岷山导江”、“江源于岷”的说法。
②直到明代,公元1641年,我国著名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学家徐霞客,溯金沙江而上,到川、青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源,并写了《江源考》一书,推翻了过去“岷山导江”、“江源于岷”的错误说法,把长江的发源地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他未能继续沿金沙江上溯,也没有找到长江的真正发源地。到了清代,即17世纪中叶,人们对长江上源的水系有了进一步认识,当时实地查看绘制的地图中,已绘出通天河、木鲁乌苏等河流,但对江源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公元1720年,清朝皇帝康熙派专使探查黄河上源的同时,顺便考察了通天河上游。看到巴颜喀拉山南麓河流众多,密如蛛网,无法肯定哪一条河是正源,只好笼统地说:“江源如帚,分散甚阔”。
③真正认识长江源头,还在新中国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后,1956年8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人力到长江源头的曲麻莱等地实地查勘,发现长江分南北二源:南源为木鲁乌苏河,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北源为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山南麓。虽比过去大大前进了一步,但仍未找到真正的发源地。1977年,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等单位组织的江源考察队,再次来到长江源头地区,结果发现长江的真正源头是在唐古拉山北麓的各拉丹冬冰峰下,它的正源是沱沱河。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查明长江的真正发源地。
④在各拉丹冬雪山群西南侧的姜根迪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雪山(海拔6548米)南北两侧,有两条现代山谷冰川呈钳形环绕。南侧冰川长12.8千米,冰舌长8.5千米,宽1.7千米,北侧冰川长10 .3千米,冰舌长6千米,宽1.4千米。规模最大的南侧冰川即为长江源头所在。
10.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20字以内)(2分)
11.长江源头的确定,经历了漫长的几千年,请分析一下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12.第③段中加点的“有史以来”几个字去掉行不行?为什么?(2分)
1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具体分析。(2分)
14.文章第④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说明其表达效果。(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20问题。(12分)
跨越百年的美丽
①今年是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
②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尸体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至极,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比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比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它还会自动放热,一小时放出的热能溶化等重的冰决。 旧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
③本来玛丽·居里完全可以换 ( http: / / www.21cnjy.com )另外一种活法。她可以趁着年轻貌美如现代女孩吃青春饭那样,在钦羡和礼赞中活个轻松,活个痛快。但是她没有,她知道自己更深一层的价值和更远一些的目标。成语“浅尝辄止”是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殊不知有多少人对自己也常是浅尝辄止,见宠即喜。你看有多少女孩子王婆“赏”瓜,顾影自怜而不知前路。数年前一位母亲对我说她刚上初中的女儿成绩下降,为什么?答曰:“知道爱美了,上课总用铅笔杆做她的卷卷头。”美对人来说是一种附加,就像格律对诗词也是一种附加。律诗难作,美人难为,做得好惊天动地,做不好就黄花萎地。玛丽·居里让全世界的女子都知道,她们除了“身世”和“门庭”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④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实事求是,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⑤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15. “你看有多少女孩子王婆‘赏’瓜,顾影自怜而不知前路。”这句话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类现象的?(2分)
16.“玛丽居里让全世界的女子都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们除了‘身世’和‘门庭’之外,还有更值钱、更重要的东西。”联系文章思考这“更值钱、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2分)
17.第④段中,作者列举居里夫人所获得的荣誉是为了证明什么? (2分)
18.“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如,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这句话中“这两个自如”,指的是什么?(2分)
19.作者在文中列举诸葛亮、毛泽东的事例,是为了阐述什么道理?(2分)
20.读完此文,淡淡你心中的美是哪一种类的。(2分)
(四)阅读下面小小说,回答21—25题。(14分)
丰 碑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像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将军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快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就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溶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21.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文章赞扬他_________的崇高品质。(3分)
22.把与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照应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2分)
23.第7段写道:“一个冻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作者这样刻画了一位牺牲的老战士,除了让人感到真切以外,字里行间还充满着什么感情? (3分)
24.文中画线句“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溶化成闪烁的泪珠……”,属于_________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5.最后一段写道:“它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他同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碑”还有什么象征意义?(3分)
三、写作(50分)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一)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调查:世界上谁最快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上万个答案中,有四个答案十分精彩,它们分别是: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自己作品的艺术家;给婴儿洗澡的母亲;正在沙地里堆城堡的孩子;劳累了几个小时终于救治了一位病人的外科大夫。
要求:以“快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二)请以“春天在这里”为题目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1.⑴D⑵C⑶B⑷C
⑸您如有急事,请站到我这,我到后边排队去。
2.(1)天街小雨润如酥(2)领着我们上前去(3)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4)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5)红杏枝头春意闹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示例:秋山人在画中游
二、阅读(一)4.《孟子》 亚圣5.D6. ①苦:使……痛苦 劳:使……劳累②征:证验,表现 喻:被了解
7. ①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②这以后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 从他们都经受了艰苦磨练从而成就了大业的事实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如也”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二)10.从古至今,人们对长江源头的探寻情况。
11.人们的认识受时代的制约、科技水平发展的制约、各时代政府的重视程度等的制约。
12.不行。“有史以来”强调了寻找长江源头的时间之长,历经几千年,这是从古至今的第一次;去掉之后表达就不准确了。
13.时间顺序。在前三段中都有明显的时间词语,第四段是承第三段说的。
14.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长江源头的海拔高冰川面积大,水源丰富。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了两条现代冰川的形状。
(三)15.指有些女孩子沉迷于自己的外貌而无意进取的现象。人除了知道美貌、身世、门庭外,还应确立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16.生命本身的价值和对人类社会贡献。
17.为了证明居里夫人没有被盛名所累,没有躺在荣誉的怀抱中享受。
18.知道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的价值。
19.大智之人,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20.略(四)21.军需处长 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22. 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23.字里行间流露出崇敬和爱戴的情感。
24.神态 意在表明军需处长的精神品质对将军的影响之大、感人之深,有力的突出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对部队的震撼。
25.比喻 “碑”象征红军部队在人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