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一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壹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张居正变法
范仲淹改革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
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赵国赵武灵王改革
韩国申不害改革
齐国邹忌变革
燕国燕昭王改革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穷则思变,变法和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一)战国:商鞅变法(秦国)
1.背景:
2.目的:
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1、春秋战国时期变法改革背景
(1)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
(2)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兼并战争不断,各国为适应社会变动,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
(3)文化:士阶层壮大;百家争鸣,法家思想的影响
改革角度 变法措施 具体作用
经济 废除井田制
奖励耕织 军事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行政管理 建立县制
社会管理 实行什伍连坐
承认土地私有,促进农业生产,为统一积累物质基础。
削弱旧贵族势力,增强军队战斗力,加速地主阶级形成。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减少民间私斗,安定社会秩序
3、商鞅变法的内容
2)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
3)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
4)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1)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4、商鞅变法性质:
是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内迁游牧民族征伐不断: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游牧民族建立政权,征伐不断, 社会矛盾尖锐。
③战乱促进民族融合:北方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苦难,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北魏统一北方: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2.内容: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邻 长 里 长 党 长
5家 25家 125家
直属于州郡的基层管理机构 后期:孝文帝主持 , 推进汉化,民族融合。
(1)迁都洛阳
洛阳地处中原,文化先进,地理位置重要;有利于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减小改革的阻力
(2)移风易俗,实行汉制
汉服
汉姓
通婚
汉语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
3.实质:
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
4.影响:
①加快了北方各族交融,缓和了阶级矛盾。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缩小了南北差距。
②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为隋唐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北宋——王安石变法(1069)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史富弼的上疏》
①辽和西夏威胁,边患危机
②土地兼并,矛盾尖锐,统治危机
③“三冗二积”,财政危机
④庆历新政失败
1、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
(三)北宋——王安石变法
2、目的:
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3、内容:
富国 强兵 育才
措施
作用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科举改革
整顿太学
一定程度抑制豪强兼并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
节省政府开支
提高军队战斗力
增加武器装备
培养了革新人才
宣传了革新思想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因范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跡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钱穆《国史大纲》
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
进步性:
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
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
①与民争利,加重人民负担。
②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
③用人不当,操之过急,贻害百姓。
4、实质:封建社会内部一场挽救统治危机,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5、评价
明朝中后期 内外交困 危机四伏
内部
外部 北方:蒙古劫掠
东南沿海:倭寇猖獗
葡萄牙侵占澳门
1、背景
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反抗
(四)张居正改革
政 治 (整顿吏治) 考成法 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军 事 (边防新政) 内修防备 起用边将,积极操练兵马
大力增修、加固长城
外示羁縻 改善汉蒙关系,
加强互市友好来往
经 济 (赋税改革) 清丈田地 一条鞭法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
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几乎全部废止。
改革核心:一条鞭法
▲ 张居正
(1025—1582)
3、影响
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简化税制,增加税入)
2、内容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民国时期的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社会性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封建主义与
人民大众的矛盾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 中华民族的矛盾
民族独立
经济发展
主要任务
不同阶级围绕救亡图存的主题进行改革探索
1.背景:
(一)戊戌变法
①政治危机:
②经济基础:
③阶级基础:
④思想基础: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维新思潮的兴起;启蒙思想的传播
.概况: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他们提倡西学,议论时政,认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主张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避免像波兰那样亡国的命运。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一系列诏令。
3、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军事方面: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兼习中西科;
废除八股文,开设经济特科等。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增强军事实力挽救民族危亡
根本触及顽固派的利益
2.时间: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有利于具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性质:一场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引起守旧势力激烈反对,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除京师大学堂之外,大部分变法措施被废除。
4.结果:
5.影响:
6.失败教训:
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①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
②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主张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觉醒。(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抨击)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袁世凯的出卖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脱离群众,缺乏改革基础
根本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广义上的清末新政:
1901-1911年,这10年清政府所进行的改革都称之为新政。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狭义上的清末新政:
指1901-1905年间,面临内外交困之危局,为实现王朝之自我救赎,晚清政府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运动。
预备立宪:
指1906-1911年间,清政府在其他改革的同时,主要在政治层面所展开的改革。
二、清政府(地主阶级)——清末新政
1.背景:
(二)清末新政
①《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②民主革命运动兴起,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削弱革命运动声势。
2.目的:
3.内容:
应对统治危机,维护清朝统治。
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③经济方面:
①文化教育:
改革教育,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②军事方面:
编练新军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1.背景:
(二)清末新政
2.目的:
3.内容:
4.评价:
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1901年1月,慈禧默许实行新政,下诏变法;
1907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5月,宣布“采取君主立宪制、组织内阁”;
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2月,清帝溥仪下诏退位。
(三)民国时期的改革
(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1916年国文教科书
◎1922壬戌学制
这是民国不同时期的钱币,从银元到法币,从法币到金圆券,民国时期的历次币制改革都以失败告终,无法解决恶性通货膨胀问题,每一次改革就是剥削普通市民的财富,最终导致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崩溃。
第四条 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第五条 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行之。 ——《训政纲领》
这是国民政府的五院制改革,但实际上是蒋介石和国民党统治集团的独裁统治,引起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强烈不满,最终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宣告覆灭。
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封建帝制的思想被逐步抛弃。中国人的身份开始由臣民向人民转变。
经济
民族
文化教育
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中华民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民族的平等
学校不拜孔子
不读四书五经
生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显著增强
推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不培养只会读书的无用文人,利于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三)、民国时期的改革
中华民国建立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如建立五院制(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废两改元、推行学制改革等。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中华民国时期的改革涉及广泛,但为何仍多以失败告终?
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
(三)、民国时期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过渡时期——深刻变革
全面建设时期——道路探索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及深化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
1953年到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从1950年到1953年春,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激发了农民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工农联盟。
土地
改革
经济
改革
民主
改革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革——深刻转变
1.1956《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初期,就注意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
2.1956中共八大:提出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和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3.1958三面红旗: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以钢为纲
(3)人民公社化运动:扩大生产,组织集中
4.“八字方针”: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左”倾错误。
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降低了生产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曲折探索
5.成就:
(1)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物质基础;
(2)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
(3)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1956—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沈阳飞机制造厂
1964年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5年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
“铁人”王进喜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曲折探索
【思考】指出新中国前27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
教训:
①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②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片面追求高速度;
③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④要发扬民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专断;
⑤要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1.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改革
(1)对内改革: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城市: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
(2)对外开放:
①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②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逐步深化: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课题(1982)→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87)→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2000)→加入世贸(2001)
(4)稳步推进: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
(2)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
中共十八大 2012年—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3年—总目标
中共十九大2017年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2019年—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改革
(1)农村改革——旧貌换新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
取消农业税
三权分置
脱贫攻坚战
乡村振兴战略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秘密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包产到户,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开启了一个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崭新阶段。
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而且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三权分置" 思想可以有效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3、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
⑵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1980年)、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共建“一带一路”(2013年)、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8年11月5—10日第一届上海),从“引进来”到“走出去”(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3)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展开198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4)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5)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改革开放的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4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经验: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国情相结合,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的独特发展道路;
②坚持发展,特别是经济工作摆在首位;
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
⑤重视维护国内环境的稳定;
⑥制定了一系列完整的规划,且积极地促进和保护竞争意识和竞争环境。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课堂探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变法的联系与差异
性质
目的
实质: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旧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中国古代史通常表述为“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确立封建制度:
挽救王朝危机: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课堂探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变法的联系与差异
内容
结果
由于封建制度的固有弊端,改革仅能缓解王朝危机,无法根本性解决。
(中国古代改革短期内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长期来看又为王朝统治埋下新的隐患。)
通常解决维系王朝统治最为突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问题。
政治:权力分配问题(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统治秩序)
经济:财政收入问题(增加财政收入)
军事:国家暴力机器的效力问题(提高军队战斗力)
A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适应生产力发
展的要求。
B 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得到统治者或民众支持,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C 是否采取了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措施。
D 改革者的政治素质和意志是否坚强。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与重大改革重点精讲》
影响古代王朝改革成败的因素四看
农村改革——旧貌换新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
取消农业税
三权分置
脱贫攻坚战
乡村振兴战略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秘密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包产到户,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开启了一个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崭新阶段。
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而且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三权分置" 思想可以有效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国际进口博览会
对外开放格局
加入世贸组织
共建“一带一路”
设立自由贸易区
对外
开放
对外开放——时代展新图
兴办经济特区
搞好国营企业
01
发展私营经济
02
深化国企改革
03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城市改革——放手焕活力
04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体制改革——壮丽新篇章
单一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
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