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02 20:3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西师版数学第3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本节课为学生今后学好除法的其他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对比例1、例2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或平常的学习中对于除法算式也有一定的接触。但是学生对于除法算式的具体意义还是不理解的,学生对于除法的认识还处在朦胧阶段。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践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除号,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除法的产生过程,初步感知除法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除号,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教学难点是:理解除法的含义。
五、说教法和学法
1、依据本单元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运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同时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
2、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主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下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六、说教学流程
下面重点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取成功。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尝试“平均分”
这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有8个桃,平均分成4盘,每人分几盘?什么是“平均分”呢?请同学到黑板前分。通过学生尝试分,让学生知道“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揭示课题
像上边那样,把桃平均分成几份,像这样的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要用除法计算,今天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认识除号
1、我们知道加法、减法、乘法每一种运算都有运算符号,除法也一样,它的运算符号叫做除号。
2、先让学生试着说除号是怎样写的,再教师讲解除号是这样写的:中间写一横,上面一个小圆点,下面一个小圆点。注意上下两点要对齐。
3、教师示范
学生先书空再在作业本上写两个除号,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上下两个点要对齐。
(三)列式计算及讲解意义
此环节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采用了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教师引导:刚才,我们把8个桃平均分成4盘,求每盘分几个,要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
(1)我们把几个桃平均分?“8”是被分的数写在除号前面。(总数)
(2)平均分成4盘,“4”写在除号后面。(份数)
(3)每盘分得几个?就等于2。
(4)这个算式怎么读呢?让学生试着读。
(5)“8÷4=2”表示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分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的写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通过让学生试着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能正确地读出除法算式;通过说意义,不仅让学生明确除法的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初步应用除法的意义,(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后,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便于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平均分的过程。
(2)学生演示后,提问:观察分的结果,是平均分吗?你用什么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呢?请试着写出除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12、3、4分别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有同学会读这个算式吗 (生带读)
(4)同桌议一议:8÷4=2表示什么意思?
(五)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
接下来是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1)认识各部分名称。
介绍:在数学上,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商。(板书:被除数、除数和商)
提问:根据你的理解,被除数表示什么?除数表示什么?商表示什么?
(2)说一说,8÷4=2 ,12÷3=4中各部分的名称。
(3)小结:我们把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的份数和每份数作除数或商。
(六)巩固练习
众所周知,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节课我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
(1)动手摆一摆,再填空,并说一说算式中的各部分数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
①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根。
②有14个小圆片,每2个放一堆,可以放( )堆。
(2)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提问:要圈的总数是多少?
(1)独立圈。
(2)抽生汇报,全班订正。
(3)我是小判官,对的打√,错的打×。
(1)8÷2=4读作8乘2等于4。( )
(2)12÷3=4中的3是除数。( )
(3)10÷5=2表示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 )
(4)14÷2=7读作14除以2等于7。( )
(5)6÷2=3中6是被除数,3是除数,2是商。( )
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摆摆,填一填、圈圈,说一说等平均分物的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就为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
(七)课堂总结
课堂末尾,我会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这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同时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最后我会布置一个口头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把20只筷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只筷子?列出除法算式并通过摆一摆进行验证。
七、说板书:
八、说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