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走月亮
教学目标:
1.结合词语整体认读“鹅、卵”等8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进行字形的辨析的方法会写“淘、萄、坑、填”等15个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2.多种方式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引导学生通过勾画优美生动的句子,联系生活,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中的月夜美景、浓浓亲情。具有初步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教学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进入文本
同学们,你们喜欢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当你和妈妈一起散步时,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书中我和妈妈走月亮的插图。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家人们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教师板书:走月亮)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这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感受一下走月亮的快乐。
【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读文,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柔和 鹅卵石 河床 新鲜 修补 坑坑洼洼
风俗 葡萄 满意 水稻 成熟 招待 庄稼
预设:正音 柔 卵 俗
4.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5.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落实教学目标1和3。校正易错读音 读准词语,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通过多次读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下面学习奠定基础。】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我和阿妈走月亮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圈画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预设:师生交流梳理出走月亮的几个主要场景。
教师板书:
“月亮升起”图 “月下溪边”图 “月下田园”图 “月亮牵星”图
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学生边读边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做简单批注。
学生交流:
(1)“月亮升起”图(第1、2自然段),感受月夜的明亮和柔和。
引导学生读好文中含有四个“照亮了”的句子。
(2)“月下溪边”图,感受月亮的祥和。
选择喜欢的画面朗读相关语句,想象画面。
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个自然段写了那些画面,反复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借助对画面的回想背诵该自然段。
(3)“月下田园”图(第6自然段),感受月夜下丰收景象。
画出听到的、闻到的、看到的多种感官所描述的生动语句,选择喜欢的画面或描述,或朗读,或交流自己的感受。
“月亮牵星”图(第8自然段),感受浓浓的亲情。
结合插图,引导学生理解阿妈就像天上的月亮,“我”就像那小星星。
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我”阿妈走月亮,有什么作用?
小结。课文以“走”为线索,用“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串联全文,写出了途中看到的景物及联想,带给我们诗情画意般的感受。
【设计意图:落实教学目标2和3。引导学生通过勾画优美生动的句子,联系生活,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多种阅读方法感受文中的月夜美景、浓浓亲情。在阅读、批注、交流等语文实践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提升语言积累与建构的核心素养。】
四、回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葡、、稻”
“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葡—萄”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淘、牵、鹅、卵、坑、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指导书写:“淘、鹅、填、稼、俗、跃、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牵”字理识字。
小篆 隶书 楷书 简化字
“牵”字由“玄”(可看作绳索,并表声)、“门”(可看作牛栏)和“牛”构成,表示用绳子把牛从牛栏里牵拉出来。
“牵”字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
【设计意图:落实教学目标1,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识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下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本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设计意图:激发了他们主动搜集资料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2.走月亮
“月亮升起”图 明亮柔和
“月下溪边”图 月亮祥和
“月下田园”图 丰收景象
“月亮牵星”图 浓浓亲情
景物 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