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剃头大师》教案(表格式,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9.《剃头大师》教案(表格式,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2 23:3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19课 剃头大师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 教师:
学生:
教学目的 1.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3.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难点 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3个生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4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农历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忙碌场面的视频。教师引导:这是在干什么?(理发)理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人隔一段时间都要去理发。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理发时的感受吧!(指名说)过渡:同学们的理发经历真是多种多祥!今天,让我们跟着秦文君奶奶,一起体验当剃头大师的有趣经历吧! 2.介绍作者,见课件。 秦文君,1954年生于上海,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文学》主编。其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家有小丑》《宝贝当家》《调皮的日子》等。 3.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师生齐读。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进行质疑。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见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读准宇音,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2)标画出自然段,思考:“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么称呼? 2.(教师出示含舍生字的词语)全班齐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3.出示会写字,学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识字方法。 (1)游戏识字:走迷宫。 (2)生字归类识字。 (3)加一加识字。如:王+里=理,口+虫=虽。 4.指导学生书写易错字。 “表”的上半部分三横之间距离相等,下半部分的撇略平,捺舒展。 “差”是半包围结构,横画较多,注意横画的长短和距离。 5.指导多音字“差”。(字音、组词、造句,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见课件。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讨论,指名说说自己的见解。 师生总结: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主要讲述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经历。 第二部分(第7~18自然段):主要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讲的内容,总结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小结:课文主要讲了小沙怕剃头,所以找“我”帮忙,“我”剪坏了小沙头发的故事。 4.文中的“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么称呼?(“剃头大师”指的是文中的“我”,因为刚开始“我”剪头发速度很快。“害人精”是理发店的老师傅,小沙害怕让他剪头发。)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我们这节课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了解到了“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谁。希望大家课下把课文多读几遍,仔细体味课文的趣味性。 2.布置作业:完成《黄冈同步练》夹册中本课的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体会情感。 2.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之处。 3.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见课件。 1.听写生字词,小组内互查。 过渡:我们上节课了解了文中的“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谁。这节课,我们一起仔细品味故事情节,看一看“我”是怎样做“剃头大师”的,小沙又为什么不愿意去理发店。 2.教师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研读课文,重点感悟,见课件。 (一)表弟“小沙”的性格特点 1.学生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找到写小沙特点的语句。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1)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吃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说明表弟胆小。) (2)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体现了表弟害怕理发。) (3)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神态描写,“怒视对方”以及“害人精、仇人”等词语,体现了小沙对剃头师傅的反感,甚至仇视。) 3.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就写了表弟的性格特点呢?(开头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的。) (二)研读老师傅给表弟剃头 1.表弟为什么这么害怕剃头呢?那位被他称为“害人精”的老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学生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小组讨论交流。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老掉牙”说明剃头工具不行,“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说明技术不行,“受刑”说出了小沙理发的感受。这些都说明了小沙理发时是痛苦的,所以小沙才害怕理发。这为后面小沙让“我”给他理发埋下了伏笔。) 2.联系自己理发时的感受,再读第4~6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研读“我”给表弟理发 过渡:小沙的头发长了,他又不愿意去理发店,所以就请“我”给他理发了。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第7~18自然段,找出描述“我”给小沙剪头发前做的准备、“我”给小沙剪头发以及小沙被“我”剪完头发后的表现的句子,画出有趣的地方。 2.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1)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給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架势”“嚓嚓”这些词语说明了我信心十足,动作迅速。) (2)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这儿”“那儿”“长长短短”说明我的动作虽然很快,但是乱剪一气,把头发剪得长短不一。) (3)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剃头水平的糟糕,为下文小沙去理发店剃了光头作铺垫。) ①指导学生想象当时“我”看到自己“杰作”时的心情。 ②指导朗读。语速要稍慢,“可惜”后面读得低沉一点儿,表现“我”做错事后的害怕。 3.学生想象“我”给表弟理发的画面,思考问题。 (1)“我”给表弟剃头的结果是怎样的?和老师傅相比,如何呢?学生自读课文找相关句子。 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形象地写出了“我”剪的头发到底有多糟糕。) (2)谁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才是“害人精”?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老剃头师傅是“剃头大师”,“我”乱剪才是“害人精”。) 设计意图: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运用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读懂题目。 三、指导朗读,升华情感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出感情。 指导朗读,要读出小沙对理发的厌恶之情;读出“我”帮小沙理发时的得意与自我感觉良好;读出“我”发现闯祸后害怕的心理等。 2.引导学生思考用“剃头大师”做题目的原因。(指名说) 教师小结:这里有些自嘲的成分,嘲笑自己不懂装懂,冒充“剃头大师”,结果把小沙的头发剪得不成样子。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的趣事,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学习了本课之后,你有没有想起自己童年的许多有趣的事情呢?想想它们是怎样发生的,结果如何。试着写一写吧。 2.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的习题。
作业设计 2.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的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 1.让学生观看视频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质疑课文题目,能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在教学中始终是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其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有所感悟。 2.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太多,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