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九一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第三次调研考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九一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第三次调研考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9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03 20:5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庆九一六学校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调研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
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其中,“商朝的书面语”绝大部分出现在()
A.陶器
B.龟甲、兽骨
C.玉器
D.青铜器
2.(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
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国家制度受宗法关系影响
B.以分封制垂直管理地方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D.早期国家形成集权体制
3.战回中期,“他”在社会长期战乱、民不聊生、天下盼望统一的形势下,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有学者认为“他”的思想主张是一个整体,有自己的内在结构和联系并制作了下图。据此判断,“他”
是()

取民有花
正经界
明人伦

贵民

王霸

义利
之辩
民贵君名

之辨

性善论
轻君

铺贤伐
明政刑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4.秦王赢政曾因韩国水工游说修建某水利工程,发觉这是阴谋后下令驱逐他国客卿,李斯为此上《谏
逐客书》劝阻。该水利工程位于下图中的(
巴智量水利工程
A.①
B.②
C.③
D.④
5.秦确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琅哪刻石记:“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秦简·工体》又载:“为
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这一举措旨在()
第1页共7页
A.巩固国家统一
B.统一制作规范
C.整颜社会风俗
D.提高行政效率
6.汉文帝时,贾谊上《治安策》,提出了“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渚侯而少其力”的主张;汉景帝
时,晁错上《削薄策》,主张削夺王国封地。此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在于(
A.平定七国之乱
B.郡国并行制
C.设置刺史
D.颁布推恩令
7.右图所示是余姚博物馆展示的颁布于中华民国廿
五年(1936年)的“官盐”营业招牌,顶部为“两浙
盐运使”,左下角为“号开设慈溪丈亭久兴”。这
种经济现象最早在全国推行是在(
A.战国
B.秦代
C.西汉
D.东汉
8.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之间的重要通道,敦煌在长安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
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汉代的敦煌那位于下图
的()
A.①
B.②
C.③
D.④
9.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业发展迅速,陶瓷、丝织、制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
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大量的人口南迁②优越的自然条件③北方多次统一④相对和平的环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唐代诗人孟郊和白居易曾经即兴作诗如下图。这反映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
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27岁)
A.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参与政权
B.九品中正制维护了士族的特权
C.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科举制剥夺和限制了贵族特权
11.(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
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言为差(征税)。…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而均征之。由
此推之()
A.粗庸调制难以保正财政收入
B.社会成员身份已趋于平等
C.政府调控经济同时开辟税源
D.资产已作为征税主要依据
第2页共7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