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 教案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3.《海底世界》 教案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2 23:5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23课 海底世界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 教师:
学生: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3.能说出第4、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 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教学难点 能说出第4、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窃、私”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生字,会写“海底、宁静”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教学过程 一、欣赏文字,导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与大海有关的句子。 风迎面吹过来,沁入心底,凉凉的,把酷署的炎热一点点带走。海水卷起一层层浪花,那一朵朵浪花,就像欢快的孩童相互追赶着,尽情地在浩瀚的海面上撒欢儿。风从远处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尘土和污垢,肆意撒向海面,海浪把它们卷起,神奇地变幻出新的面容,而又保持着自己蔚蓝的颜色,保持着自己的美丽和千净。让人感觉像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幻想!引导学生朗读课件中的文字,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说说你看到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大海的图片,见课件) 过渡:大海的景色美不胜收,大海的深处更是奇妙无穷,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进入神秘的大海深处,去领略海底的美景。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见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读准宇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遇到难懂的文字可以与同学互相交流,也可以请教老师。 (2)标画出文章的自然段。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会认字。 窃 私 警 肌 差 达 胞 煤 储 属 学生读生字(开火车读,分小组比赛读),教师正音。 (2)指导学生理解“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指背地里小声议论。 积累与“窃窃私语”格式相同的词语:头头是道、井井有条、勃勃生机、洋洋自得…… (3)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①组内说一下识宇方法,并推选比较好的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识字的方法有很多,加一加、换一换、在生活中识字等。这一课的生字,大部分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进行识记。 ②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学生进行书写训练。 “宁、官、参”都是上下结构,“宁、官”是上宽下窄,“参”是上窄下宽。 “迅、速、退”三个字笔顺都是先内后外。 “推”的右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4)处理多音字“差”。辨析宇音,组词训练。 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见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的? (1)小组讨论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引导学生观察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文章以问句开头,以回答结尾,一问一答,互相照应。)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产) 教师小结:注意每个自然段的结构特点,利用自然段的中心句进行问题梳理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便于整体把握课文。通过抓中心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海底世界》这一课,处理了生字词,也试着利用段落中心句总结了段落大意。大家课下把课文多诶几遍,熟知文章内容。 2.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的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体会“窃窃私语”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3.能说出第4、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见课件。 1.教师听写重点宇词,小组成员互查。 2.文章主要抓住了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思考: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感知文章用问句开头,既点明了本文要介绍的是什么内容,还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研读课文,深入理解,见课件。 (一)感受“宁静” 1.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海底世界的?(光线) 2.句段分析。(课件出示句子)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波涛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浪头很大。宁静:安静。) 指导学生明白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海底的奇特。 (2)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教师引导:因为海浪不足以影响海底,所以海底很宁静。“几十米”“五百米”准确说明了风浪和阳光能够影响到的地方。“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海底世界的神奇与美丽。 3.比较句子,指导学生体会句子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好处。(课件出示句子) (1)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2)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提问: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说,教师进行指导。) 4.指导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语速稍缓,语调轻柔,读出海底的宁静之感;用惊叹的语气读最后一句话,边读边体会海底世界的神秘与魅力。 (二)交流“声音” 1.同学们,海底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吗?(学生自主回答)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这个句子是设问句,也是过渡句。设问句放在段落开头,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自然地引出下文对海底声音的描写。) 2.第3自然段中谁在窃窃私语呢?(学生根据理解回答)有的像蜜蜂一祥嗡嗡,有的像小鸟一祥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1)学生读句子,找到句子中的拟声词。(嗡喻、啾啾、汪汪) (2)体会“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句式的特点与作用。 (这是排比句,写出了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 (3)比较句子,体会表达效果。有的嗡嗡,有的啾啾,有的汪汪。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作者把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比作蜜蜂、小鸟等的声音,让我们对海底世界的声音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使文章语言变得生动形象。) (4)句子中的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试着补充一下。 (小组讨论。明确省略号在这里是列举的省略,说明还有很多动物的声音没有被列举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3.教师引导:海底动物吃东西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行进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遇到危险时又会发出什么声音? (1)课件出示: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像( )的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像( )的声音,遇到危险时还会发出像( )的警报声。 (2)小组讨论:用想到的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 4.教师指导学生用比较轻柔、活泼的语气读出动物的可爱,用好奇的语气读出海底世界的奇特。 (三)探索“活动” 过渡:同学们,海底世界的动物是如何进行活动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4自然段一探究竟吧。 1.课件出示表格: 学生研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表格内容。 教师引导:你觉得哪种动物的活动最有趣?根据你的理解,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指导学生理解“肌肉伸缩”这个短语,从中体会海参速度极慢的活动方式,“四米”这个数字突出了海参行动速度之慢。 (2)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教师相机出示梭子鱼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其活动方式。指导学生理解这句话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这三种说明方法都是为了突出梭子鱼的活动速度极快。 (3)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教师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乌贼、章鱼的活动方式。 (4)对比阅读,指导学生理解句子是拟人句,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显得活泼有趣。 ①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移动。 ②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用惊叹的语气来读,边读边体会海底动物活动的奇特之处。 5.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从第4自然段中找出合适的短语,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海里的动物,真是( )! (四)欣赏“植物” 过渡:同学们,海底的动物如此奇特,令人惊叹,那么海底的植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们又有哪些让我们眼前一亮的特点呢?一起读课文第5自然段吧。 1.学生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抓住关键句理解段落。 (1)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引导学生理解“也”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承接上文,因此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差 异”是说海底的植物差别很大。这提示读者第5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是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引导学生体会“有....有.....还有.....”句式的作用。 (3)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你在句子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五)了解物产的丰富 学生自读第6自然段,总结海底有哪些宝贵的矿藏。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自主学习。从找出中心句,到抓住关键字词,逐步深入理解中心句的作用和内涵,学习要求明确,这体现了学习的梯度。三、延伸兴趣,拓展阅读,见课件。 1.课件出示: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学生自读句子,了解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注意“真是”这个词语起到的作用是强调。 2.推荐书目:《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我们今天了解了奇特的海底世界,课下同学们再仔细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文章带给我们的奇妙体验。 2.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的习题。
作业设计 2.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的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 1.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能够锻炼其语言能力。 2.不足之处: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法,没有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该写法。以后要注意这方面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