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测 七年级科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测 七年级科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04 11:1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科学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8页,有4个大题,37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写明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答题时,将选择题答案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其余答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青少年向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祖国母亲深情告白。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以下做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是( )
A.为了追求美味,经常大吃大喝
B.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态
C.不想打扰他人,遇到烦心事闷在心里
D.避开异性,认为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
2.宁波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实验操作测试于2月25—26日进行,考察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配制溶液
C.盖盖玻片 D.加热液体
3.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4.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美。下列颜色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将氧气加压降温后变成淡蓝色液体 D.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
5.“美林”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小儿开塞露”主要成分是山梨酵。两者都是儿科常用药,且都是药物分散在水中制成。“美林”久放会产生白色沉淀,“小儿开塞露”即使密封保存久置也不会分层。“美林”、“小儿开塞露”分别属于( )
A.乳浊液、乳浊液 B.乳浊液、溶液
C.悬浊液、乳浊液 D.悬浊液、溶液
6.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物品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以下过程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注射器推入药水 B.塑料吸盘挂衣物
C.吸尘拖把洁地 D.真空袋收纳衣物
7.下列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属于汽化 B.露的形成属于液化
C.霜的形成属于凝固 D.雪的形成属于熔化
8.如图是我国研发的“无水免冲生物马桶”,其特点是不用冲水,却能和水冲马桶一样干净。仅需一年更换一次生物菌群,在该菌群的作用下能将粪便中的有机物最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该生物菌群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因素
9.多肉植物适宜在比较干燥、透气性又好的土壤中生长,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将会导致多肉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已知瓦盆透气性好,瓷盆透气性不好。则下列土壤和花盆中最不适合种植多肉植物的是( )
A.壤土类土壤、瓦盆 B.黏土类土壤、瓷盆
C.砂土类土壤、瓦盆 D.壤土类土壤、瓷盆
10. 2021年12月,“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含有21%的氧气、78%的氮气和0.7%的二氧化碳及其他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造空气”和真正的空气成分一样
B. 21%和78%指的是物质的质量分数
C.绿色植物在“人造空气”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若“人造空气”只含有氧气,则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11.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图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科同学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后,做了如下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A.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
B.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C.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是脐带
D.睾丸和卵巢是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
13. 2023年5月13日宁波多地上空出现“日晕”奇观。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其由内到外的颜色分布和彩虹相反),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 “晕”的内圈为紫光,外圈为红光 D.通过日晕这种景象,说明太阳是复色光
14.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若撤掉酒精灯,水会立即停止沸腾
B.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小
C.水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可能是因为水量过多
D.在实验中,为了使水受热均匀,应该用温度计不断搅拌
15.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碳燃烧,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①中,能说明N2不支持燃烧
B.实验过程①中,将氮气换为二氧化碳也能得出燃烧的有关条件
C.实验过程②中,碳燃烧时发出白光
D.实验过程②中,只能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
16.如图是人体生长曲线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从青春期开始发育生殖系统
B.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唯一高峰
C.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
D.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的总发育一致
17.将完全相同的四块金属片甲、乙、丙、丁,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若将丁表面涂成白色,甲、乙、丙表面涂成黑色,则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温度上升最快的是( )
A. B. C. D.
18.豌豆是常见的双子叶植物,如图为豌豆荚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B.豌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子叶中
C.豌豆荚内有5粒种子,是因为子房内至少有五粒胚珠
D.豌豆一生要经历:开花→传粉→受精→结果四个过程
19.下图分别为橘树的扦插示意图、青蛙和蚕的生殖发育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结果实的性状与②的品种相同
B.乙图: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C.丙图:蚕发育过程经卵细胞、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甲图、乙图、丙图中的生殖方式均为有性生殖
20.室温时,对100毫升氯化钠不饱和溶液甲进行如图①②③操作(不计水的蒸发),分析正确的是( )
A.操作③前后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
B.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丁溶液
C.乙、丁溶液一定饱和,丙溶液一定不饱和
D.甲溶液和乙溶液相比,甲溶液属于浓溶液
21.鲸落是鲸鱼死亡后沉入深海形成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其演化分为四个阶段:①鲨鱼、螃蟹等取食鲸鱼的柔软组织②海蜗牛等无脊椎动物以残余鲸尸为食③鲸骨腐烂产生硫化氢气体,硫细菌从硫化氢中获取能量(与光合作用类似),蠕虫以硫化菌为食,蛤蚌以蠕虫为食④鲸骨的矿物遗骸作为礁岩成为生物的聚居地。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③阶段中的一条食物链为:硫化菌→蠕虫→蛤蚌
B.鲸落中的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上述特殊生态系统
C.虽然深海没有阳光,但是特殊生态系统鲸落中仍存在生产者
D.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鲸鱼的尸体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2.小科做了关于二氧化碳相关性质,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甲实验中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C.乙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液面上升,溶液由紫色变蓝色
D.若乙中试管换成矿泉水瓶,则一段时间后瓶身会变瘪
23.下列实验中,实验用品的选择及使用目的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A 观察和解剖桃花 显微镜 观察雌蕊结构
B 观察冰熔化过程 玻璃棒 加速冰块熔化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细沙 防止瓶底炸裂
D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维持细胞形态
24.图甲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细胞的干重(有机物的质量)和鲜重(总质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种子吸水萌发,其中H由胚轴发育而来
B.图乙中,X曲线表示幼苗细胞有机物(干重)的变化曲线
C.图甲中,种子萌发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D.图乙中,X曲线的cd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时吸收了水分
25.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瓶时的标签为“NaCl溶液100g”
B.所配溶液溶质和溶剂质量之比为4∶25
C.称量氯化钠时砝码生锈了,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7大题,每空2分,共38分)
26. 2023年3月15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依次穿过对流层→
→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成功将试验十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7.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23年4月24日,宁波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同步通过蓄水验收,标志着电站正式进入储能阶段。水库的建成将影响水循环中的 (填图中字母)环节。
(2)2022年台风“梅花”四次登陆我国,给华东、东北等地带来明显强风雨影响。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填图中字母)环节。
28.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若此生态系统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该食物网中 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29.如图是小宁在实验室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A B C D E
(1)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2)D操作中应该选择量程为 mL的量筒(选填“10”或“50”)。
(3)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0.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有藻类、芦苇、水草、鱼、虾、水鸟等生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它属于大型涉禽,嘴长而粗壮,腿、脚甚长,如图所示。
(1)该湿地公园里所有东方白鹳是一个 (填“种群”或“群落”)。
(2)东方白鹳的形态结构特征是对湿地环境的 。
31.如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
(1)导线A端与电源的 (选填“正”或“负”)极相连。
(2)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3)实验中测得C试管与D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于理论值,原因之一是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4)装置乙与装置甲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5)现用45克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水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是 克。
32.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C表示的意义是: ;
(2)50°C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3)如果在大量的A中含有少量杂质B,要提纯A,可先将样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 (选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获得更高纯度的A。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大题,每空2分,共20分)
33.科学课上,为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某组同学设想:当吸了水的无纺布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因水分蒸发而质量变小,所以可以通过测量无纺布在相同时间后的质量变化情况,来判断其中水分蒸发的快慢。于是他们用相同材质、相同大小的无纺布,在等质量水中浸泡相同时间,使其含水量相同,并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
(1)选择装置甲和装置丁作对照,可以研究 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若要探究“空气流速”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
(3)如表是利用装置甲与装置乙进行实验后的数据记录。
实验组别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甲 装置乙 装置甲 装置乙 装置甲 装置乙
电子天平读数(克) 开始时 7.5 7.5 7.6 7.6 7.4 7.4
5分钟后 7.1 6.5 7.3 6.7 7.0 6.6
①数据分析:在每组实验中,5分钟后装置甲的质量都比装置乙大,可以得出装置甲的无纺布中水蒸发得
(“快”或“慢”)。
②利用装置甲与装置乙进行实验后可以得出结论: 。
34.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选取健康、饱满的绿豆种子60粒,并准备好3个带盖的塑料盒、纱布等。②分别在塑料盒上贴上标签A、B、C,每个盒子中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各放上20粒绿豆种子。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装置 种子数量 条件
A 20粒 不洒水 23℃恒温培养箱
B 20粒 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 23℃恒温培养箱
C 20粒 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 4℃冰箱
实验结果:只有装置B中的种子萌发。
(1)根据A、B、C装置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另一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又设置了一个实验装置D,选取20粒健康、饱满的绿豆种子放在塑料盒里,装满水并盖上盒盖,放在23℃恒温培养箱中3天。观察发现部分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小明对此现象疑惑不解。对此,解释和推测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这些绿豆种子是特殊挑选出来的,不需要氧气也可以进行萌发。
②水中溶解了部分氧气,一些种子可以借助这一小部分的氧气进行初步萌发。
③D实验中,如果将水煮沸并冷却后再使用,那么能萌发的种子数量将更少,甚至没有种子能萌发。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也需要一定的内部条件。小科同学偶然发现,一粒子叶小部分缺失的种子也能发芽,就此现象,小科认为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请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
35.图甲所示为教材中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装置,选用红磷作为药品是最佳选择吗?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准备如图乙的玻璃容器,顶部用密封盖密封,并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氧气传感器(能实时显示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固定在容器内壁,装入足量的红磷。
③用激光笔点燃红磷,红磷剧烈燃烧,观察并记录氧气传感器所显示的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
④用白磷替换红磷重复上步骤①~③。
⑤换用食品脱氧剂(可以直接与氧气反应,无需点燃的物质)重复上述步骤①~③。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三种物质氧化时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
(1)步骤①中检查气密性时,将玻璃容器浸没水中,如果观察到 ,则说明气密性不好。
(2)装置甲中150毫升集气瓶中装入1/5的水,量筒内装有50毫升水,根据图丙的实验数据,用红磷做实验,理论上实验结束后量筒内剩余的水为 毫升。
(3)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用图甲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你会选用哪种药品(从图丙中选择),并说明理由: 。
四、解答题(本题共2大题,每空2分,共12分)
36.科学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筒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时,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1)请在答题卡中画出“↑”状发光体的像。
(2)验证猜想1时,应固定小孔和 的位置,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同时观察光屏上像的亮度变化情况。
(3)验证猜想2时,固定“↑”状发光体、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是 。
37.馒头的制作,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使馒头变得膨松可口。
(1)发酵过程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 。
(2)发酵的面取少量放入清水中,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发现酵母菌上有芽体,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生殖(填“分裂”或“出芽”)。
(3)小科将和好的面团分成两半,分别为甲和乙,甲随手放到碗中,乙晒干放在密封袋内,一段时间后,你认为会发霉的是 (填“甲”或“乙”)。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B D A B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C D C C D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C C C
二、填空题(本题共7大题,每空2分,共38分)
26.平流层
27.(1)B (2)D
28.(1)太阳能 (2)草→鼠→蛇→鹰 (3)鹰
29.(1)瓶塞正放(瓶塞未倒放) (2)50 (3)搅拌,加速溶解
30.(1)种群 (2)适应
31.(1)负 (2)增强水的导电性 (3)大于
(4)便于检验生成物或便于取用气体(合理即可) (5)9
32.(1)在4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3∶5 (3)冷却热饱和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大题,每空2分,共20分)
33.(1)液体表面积 (2)甲、丙 (3)①慢
②水表面积和表面空气流速相同时,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34.(1)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2)②③
(3)子叶的有无会影响种子萌发吗?子叶部分缺失的种子能萌发吗?(合理即可)
35.(1)容器内出现水(或有气泡冒出)
(2)33.2
(3)食品脱氧剂,因为其能耗尽密闭容器内的氧气且不需要点燃(或白磷,因其耗时最短;或红磷,因其着火点、燃烧时间较适宜)
四、解答题(本题共2大题,每空2分,共12分)
36.(1)
(2)“↑”状发光体(发光体或↑) (3)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
37.(1)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2)出芽 (3)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