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3 13:05:1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六下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交流中明晰写作要求, 激发习作内驱力。
2.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家乡风俗, 有重点地介绍风俗特点及活动经历。(重点)
3.养成关注生活的好习惯, 生成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一、家乡人——营造语境,激发习作兴趣
1.交流家乡, 感受不同地域风俗。
师: (板书课题: 家乡的风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同学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快来说说, 你老家是哪里的呀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来自哪里, 或者自己的老家在哪里。)
2.交流方言, 初步感受家乡地域语境感。
师: 同学们, 你能说一两句家乡的方言, 让我们感受到你作为家乡人的骄傲与自豪吗
二、家乡缘——建立交际,感受风俗习惯
(一)同质分组,掌握交流方法
师: “老乡见老乡, 两眼泪汪汪。”既然这么有缘, 老乡们就成立一个小组, 找找对家乡风俗的共同记忆, 大家相互交流, 家乡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学生分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交流。)
(二)异质组合, 扩大交流范围
师: “离家三里远, 别是一乡风。”同学们肯定也想了解了解不同地域的不同风俗习惯。接下来, 我们重新分组, 要求每个小组都要涵盖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地区的人, 然后再相互交流,请大家重新寻找自己的小伙伴吧!
(学生分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交流。)
三、家乡事——抓住重点, 表现风俗特点
(一)学习课文例子,感受“同节日,不同风俗”
师: 同学们交流得都很用心, 如果把今天交流的成果写下来, 让家乡的风俗文化习惯被更多的人知道, 那更是意义非凡。到底怎么写家乡的风俗呢 让我们再去读读本单元的课文, 或许你会受到很多启发。
(出示课文《北京的春节》片段,学生默读。)
除夕是热闹的, 可是没有月光; 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 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 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有的都是纱灯; 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 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 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 制成各样的冰灯, 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 把顾客招来。
除了悬灯, 广场上还放花合。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 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 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 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 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师: 谁来说说看, 老舍笔下北京的元宵节,风俗特点和我们家乡的元宵节有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总结: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但是都很热闹。)
师: 那么大作家老舍是怎样来描写元宵节的热闹场景的呢 他重点写了什么
明确: 作者写了元宵节大家看灯会的活动场景, 其中, 重点描写了各式各样的花灯, 带有北京地区独有的风俗味道, 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
(板书: 活动形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二) 学习课外的例子, 感受风俗的不同文化内涵
(PPT出示如下文字。)
春节这天, 人们会早早地醒来, 在开口说话之前,一定会拿出除夕晚上放在枕下的糕点, 吃上一两口, 我们称之为“开口糕”。薄薄的糕点吃在嘴里, 软软的, 甜甜的, 让人忍不住想多吃几口,从嘴里蹦出的话也一定是甜甜的了。“糕”与“高”同音, 小孩吃了开口糕, 预示着新年中个子长得高, 成绩节节高; 大人们吃了, 在新年中一定“福运高、财运高”; 老人们吃了则希望来年“福寿高升”。正是因为人们对新年的这些渴望, 吃开口糕就成了新年的第一件事。
放完开门鞭,全家都穿上了新衣,洗漱完后,都围在桌子旁吃团圆饭,也就是吃汤圆或饺子了,人们把饺子称为“万万顺”, 表示新年中做任何事都会顺顺当当。“顺心”的心愿也就寄托在这常见的饺子上了。吃汤圆则预示着新一年中全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这喝茶也有讲究, 落座时, 北面的位置必须空着, 听妈妈说这是为了给灶神爷留的,只有招待好他,新一年里灶台上才能总是满满当当的。喝茶快结束时,每个人的碗里须留下一些饺子或汤圆,预示“年年粮食皆有余”。不管是吃开口糕也好,称饺子为“万万顺”也好, 还是给灶神爷留位也罢,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它们虽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 但这些饮食上的小风俗正是人们对新年中丰收、平安、健康、幸福的一种美好愿望吧!
师: 刚刚老师给大家看的这段文字, 来自山东一位小朋友的习作,同样是描写了过年的风俗习惯, 相信大家看了都觉得非常亲切。我们大年初一早上起来也会吃糕,早餐也会吃汤圆或者饺子,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这些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风俗寓意着什么呢 这段文字的小作者不仅写出了风俗, 还写出了风俗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一来, 我们读者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他所介绍的家乡的风俗文化。这也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 即不仅要写活动形式, 还要介绍风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比如来历、寓意, 等等。
(板书: 文化内涵。)
(三) 片段练写
师: 看到大作家和小作者都写得这么好, 同学们是不是也跃跃欲试啦 接下来, 就请大家向同学有重点地介绍家乡的一种民俗活动,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要求详略得当、特色鲜明, 时间8分钟。写完后不只是给老师一个人看哦! 写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读、互相改, 既有助于大家了解了他乡风俗, 又帮助他人写作提升。
(学生练写片段。)四、家乡情——互读互改,领悟习作主旨
师: 同学们, 文章是写出来的, 但是好文章却是改出来的。互相学习是一种很好的修改方式,让我们从伙伴们的习作中学习写作吧!
1.再次学习本次习作要求。
2.小组合作: 一人读自己写作片段, 其余几人从习作要求的角度, 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对家乡风俗习惯的描写是否抓住了重点、写出了特点 是否写出了风俗习惯的文化、内涵、来历等方面
3.同桌互读, 讨论: 怎样还可以把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写得更有特点
4.学生修改, 教师行间指导。
5.当堂交流修改后的习作(只交流改动的部分, 指名三到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