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在笔尖流淌——9.《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让情感在笔尖流淌——9.《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3 13:09:2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让情感在笔尖流淌——9.《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课基础字词,了解作者基本信息。
2. 能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发现作者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出真实细腻的情感。(重点)
3. 能比较发现《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写法上的异同。(难点)
4. 在自己的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多种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难点)
【环节速览】
一、知人论事,走近作者
二、借助鱼骨图,把握全文
三、发现方法,细品情感
四、对比阅读,方法总结
五、动笔实践,流露真情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事,走近作者
课前同学们都查了史铁生的生平和《那个星期天》的写作背景,但仅读一下或者抄一下资料,意义不大,于是我选择了史铁生的一句话,作为引入。
请大家结合你查找到的资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小鹏:史铁生的身体不好,二十多岁的时候双腿残疾,到后来有严重的肾病,最后甚至发展为尿毒症,所以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
小刘: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散文作品,比如《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等,因为生病,所以他的很多散文的名字都看起来和生病有关。
教师提问:透过这句话,你还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史铁生?
小睿:我看到了一个很乐观的人,刚刚鹏宇说他生了很严重的病,但是他还能调侃自己,“职业是生病”感觉有点自嘲,能以开玩笑的方式说这件事,我很佩服他的乐观。
教师:盛睿能透过文字,看到文字背后的人的品格,这一点非常了不起。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个星期天》。
二、借助鱼骨图,把握全文
课前同学们都用鱼骨图的方式梳理《那个星期天》中男孩发生的事情和过程中的心情,课堂上先请2个同学分享自己的梳理,其他同学发言补充,理清文本脉络及心情变换。
在对文本有宏观把握后,就要开启本堂课的重点,从多角度去体会文章细腻的情感,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式,让课堂思考逐渐走向深入。
朗读课文第一段话:
结合梳理出的鱼骨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黄:对全文来说,第一句是个总起句,用很简单的一段话,介绍出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盼,记录了那个星期天发生的事情。
小王:我觉得第一段像个引子,引出下面“我”等妈妈带我去玩儿的故事。
小肖:前面梳理鱼骨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文中“我”的心情是随着妈妈的行为和时间变化的,再回看这第一段,我感觉“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不仅仅是在说时间,也暗含了作者的心情。
我追问: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小肖:失落的情绪,读起来就让人有淡淡的伤感。
小周:这篇文章有点倒叙的感觉,开头第一段是站在长大成人之后的我的角度写的,而从第二段开始讲故事,又是站在一个小孩子的角度写的。
三、发现方法,细品情感
方法1——转换视角
原本计划最后再引导大家发现“视角转换/人称转换”的方法,没想到,从开头第一段的理解上,小周已经把话头引到了这个方向。既然如此,索性就先从这个特殊的写法聊起,看看大家会有怎样的思考。
我继续提问:文中转换视角的地方不止第一段,你还从哪里看出了视角的转换?
小睿:在课文第7段中出现了好几次视角的转换。
第一句“我到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这个我就是成年后的我。
还有后面“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以及最后一句“男孩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前文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我”写的,在这两个地方,突然换成了“男孩儿”,这也是视角的转换。
教师:这样视角的转换让你在这个场景看到几个人?分别是谁?
小刘:以前的“我”,以前的母亲,还有现在成年后的“我”。
小张:我觉得还能看到我们自己,我们都是旁观者,当读到“母亲发现男孩子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的流泪”,我们也像站在现场的旁观者,在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我追问:站在成年后的视角,你觉得作者看到了什么?
小远: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很可怜,很弱小。
小钰:我觉得他无能为力,他只能自己哭,太小了也做不了什么。
教师:成年后的我看到当年的我,会有怎样的感情?
肖:会很同情那个弱小可怜的我吧。不过我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妈妈有那么多事情,还要答应我带我去玩儿?早知道做不到,为什么一开始就要承诺呢?
小马:可能妈妈只是随口一答应,并没有那么认真,但是对男孩来说,这件事无比重要。
小高:又或许妈妈也没想到会耽误那么久,她也想带我去,但是洗衣服、买菜这些事又不得不做。
小肖这堂课比平时更投入,刚刚的问题才解答,又提出一个新问题:我还有一个好奇的地方,史铁生的爸爸去哪里了呢?他为什么不带孩子去,所有的事情都让妈妈来做?
围着这个问题,大家又热烈地思考起来。
小睿:我查了这篇文章写作的背景资料,写《务虚笔记》的时候,史铁生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文中最后一句“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他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也消逝了,他写整本书,包括这篇文章,也有对母亲的怀念,所以主要写了和母亲有关的事情,没说爸爸的事情。
小叶:我有反对意见,不是说散文都要抒发真情实感吗,那史铁生写的故事总不能瞎编吧,比如把明明是父亲做的事情放在母亲头上,这就不太对了,所以他也应该写出来父亲干了什么,这才完整。
小叶一说完,小手如雨后春笋。
小王:我不同意,作者没写父亲,不代表父亲什么都没干,这篇文章主要是怀念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事情,主要想突出的是我从期盼到失落的心情,所以父亲在其中并不重要,不是作者想重点表达的,不写也没关系。
老师:小王的回答让我联想到我们一单元学习的重点。一单元交流平台有这样一句话“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些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回归的这篇文章,作者没有提到爸爸,不是因为爸爸什么都没做,而是并不是他想主要表达的,那写这篇文章,主要表达的什么?是为了谴责母亲不负责任,说话不算数吗?
小刘:不是在谴责母亲,视角一转换,我们发现母亲其实也很可怜,她每天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有那么多事要操心,她也很辛苦。从最后母亲抱着哭的我,一直道歉,可以看出母亲很自责。她想把时间规划好,但是时间就那么多,太难协调了。
老师:所以对长大后的“我”来说,再回看当年的母亲,会有什么想法?
小扈:比起小时候,他会更理解母亲,知道母亲不是故意不带他去的,而是没有办法。
老师:当时的“我”可能生气、失望,甚至是对母亲有怨恨,但长大以后再回看当年的事情,“我”很同情那个失落小孩,但“我”也理解母亲的为难和力不从心。所以这件事才成了“我”记忆里最难忘的回忆。而转换视角和人称的方式,恰恰把我们拉出了主角视角,让我们能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到这更深一层的情感。
老师:这篇课文最妙的就是很多情感都“藏”在文章的细节之中。下面,让我们继续化身“情感侦探”,抽丝剥茧,继续探寻细节中的情感,发现表达情感的方法。给小组10分钟时间,小组成员交流预习环节中的思考和发现。
方法2:妙用符号
在各小组之间来回转时,他们不约而同提出了一个问题,对话本该有:“”提示语,但为什么文中把这些符号都删掉了?
再仔细一读,发现这种方式在3、5、6都有出现,到底是为什么?讲到这里,我借鉴高晓玲老师的“画蛇添足”法,给3段加上了冒号、引号、提示语,再请同学朗读,对比一下,大家便恍然大悟。
华仔:老师您改的版本太啰嗦了,史铁生的更简洁。
小心:我同意,不加符号和提示语,读起来会更紧凑,更着急,这样更能表现出文中“我”急切盼望出去的心情。而且我发现,这些写对话和心理的句子都很短,也能让大家感觉到这个孩子的着急。
老师:妙用符号,会给文章增色不少,除了这一类妙用外,史铁生还有藏在标点符号里的秘密,你发现了吗?关注一下写“我”的内容。
小晗:我发现文章用了很多问号和感叹号,也能表现出这个小朋友的着急。
接下来,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3段,把藏在符号里的情绪,用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
请一位同学当旁白,我读妈妈的语言,大家读孩子的话,师生配合朗读。
没想到这一读,大家一不小心又发现了一个新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方法3:语言和心理交织
在师生配合朗读时,当读到“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子?”“您说了去!”这个部分时,问题出现了。
有的人读了第一句,有的人没读,于是齐读成了稀稀拉拉多声部交响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抛出问题。
小远:因为那句“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子?”明明是心理描写,不是说出来的话,但是有一些同学因为没有符号搞混了。
教师:所以你们有发现藏在其中的又一秘密吗?
小黄:史铁生把人物的心理和语言都混到一起了,就像腊八粥一样“糊糊涂涂煮成一锅”。
她引用了一单元课文《腊八粥》里的句子来形容她的感受,懂得都懂,大家会心一笑。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糊里糊涂,还大作家,写文章这么没有条例。
小刘:我反对,这里就是要表现男孩的急切,他急得都胡言乱语了,一直念念叨叨,都分不清楚哪些是说的,哪些是想的了。
小雨: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就是他有些话是不敢和他妈说出来的,比如当听到妈妈说:“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着呢吗?”他在心里想“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要是真把这些话说出来,说不定妈妈不仅不带他去,还会以为不尊重长辈、顶嘴为理由,揍他一顿!
听到小雨的想法,大家都哈哈大笑,乍一听有点好笑,但仔细一想,这才是真正孩子的思维,设身处地替文中人物想,或许自己也曾有过这样“惨痛”的经历,敢怒不敢言,于是只能在心里暗搓搓顶嘴。如果不是上课的时候,听她说出来,这个想法我是决然不会想到的。交流完这一点,侦探的搜索任务继续。
方法4:融情于景
小轩:我发现这篇和以前学过的《盼》有相同的地方,环境描写里都藏着作者自己的心情。
这一点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我请宇轩带着全班同学一起画一画课文里提到的环节描写,并说说暗含着怎样的情感。
小轩:第3段“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好不容易到了盼望的日子,他特别高兴,阳光也更加明媚。
接下来第4段“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已经能感觉到他有点无聊了,再往后4段结尾“去年的荒草丛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对院子的描写表现出他的失落,心里空空落落的。
6段“我感觉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明白了。”7段“我到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自己内心的希望随着光线逐渐消失,剩下的就是绝望和沮丧了。
最后一段“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更是写出了男孩的绝望。
小雨:在自学的时候我有一个问题,7段说“我到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急遽是快速的意思,光线怎么又漫长又急遽呢?这不矛盾吗?
这个问题也是我在备课的时未曾考虑到的,但听佳雨一提出来,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也佩服他细腻的观察力。
小叶:我觉得漫长说的是时间很长,但是急遽强调的是变化很快,比如黄昏到晚上中间切换的非常快,可能一转眼天就黑了。
小许:也可以和他的心情结合在一起,漫长指男孩等待的时间,在他心里这一天的等待,比任何一天都更加漫长;急遽指现实的时间,他再想留住时间也做不到,一天很匆匆地就走完了,一转眼就到了晚上,根本不可能再出去玩儿,这样看时间又过得很快。
看似矛盾,但结合男孩的心理一分析,我们又解锁藏在一对“矛盾词”中的秘密。到此,融情于景的方法,同学们也聊明白了。
其他方法:重复、具体事例、心情变化
熙熙:我发现文中有很多重复出现的词句,比如6段里“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下午和去这几个词反反复复出现,把妈妈那种哄小孩的感觉写出来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同样的意思说了两次,感觉男孩更自责了,还有“一声不吭”在这段话里出现了3次,一次比一次绝望。
小远:请大家看到第4段,第四段写了很多我无聊时做的小事:跳方砖、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画报、想象画报里的人,通过这么多我打发时间的小事去表现我的无聊和着急,让大家都能感受到“这段时光不好挨。”
教师:大家想了很多,还有一点,就藏在你们梳理的鱼骨图里,快找找看。
子周:故事主要写盼望,但是全文男孩的心情经历了很多变化,从期盼到焦急到失望,最后绝望,这样的心情变化也能表现出人物的情感。
四、对比阅读,方法总结
经过2节课的探索,《那个星期天》里的秘密大多都被同学们解锁了,接下来,请大家思考课后第3题,《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后发言。
小张:虽然都是散文,但是《匆匆》是纯抒情散文,《那个星期天》是写景叙事散文,通过具体的事情表达作者的情感。
小梦:都有很直接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比如《匆匆》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来表达对时间的不舍,《那个星期天》也有很多非常直接的心理描写,写出男孩的急躁。
小刘:《那个星期天》用到的方法更多样,我们这节课说了很多,比如人称转换、环节描写、语言和心理交织等等,《匆匆》少一些,主要是追问,自问自答,形象化。
教师:希望大家能从朱自清、史铁生两位老师身上,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手中笔,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这样的人是幸福的,希望你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
五、动笔实践,流露真情
本单元的核心任务是在《小学毕业纪念册》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讲完《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后,先让同学们自己写一写。
为更好地带入,我借助电影《头脑特工队》再次出示本单元的核心任务:
真实情境
《头脑特工队》里,不同的情绪球构成了不同的城堡,每一颗都是成长弥足珍贵的记忆。
在你小学六年的时光里,一定也有“闪着金光的情绪球”,是感动?是开心?是不舍?还是沮丧?这些情绪球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学完了《匆匆》和《那个星期天》,我们学到了多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哪些你印象深刻,想要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结合以上思考提示,将你的真情流露于笔尖,永远留在你的《小学毕业纪念册》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