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3 13:1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作业等级:
一、基础知识我能行
1.看拼音写词语。
jù pà qī kǔ qīn xí
qīng fù kuān wèi wú liáo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畜养(xù) 挨饿(āi) 藤蔓(màn)
B.瞟见(piǎo) 叛乱(pàn) 商业簿(bù)
C.木筏(fá) 消瘦(sòu) 呻吟(yíng)
D.哀悼(diào) 仆役(pú) 刨虫子(bào)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A.寂莫 书藉 奈何 毫不稀奇
B.凄凉 防卸 理制 心平气和
C.搅合 荒芜 晏会 天崖海角
D.吹嘘 倒霉 奄奄待毙 焉知非福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闻:A.听见;B.听见的事情;C.名望;D.用鼻子闻
坊间奇闻( ) 闻香寻药( ) 充耳不闻( ) 闻达诸侯( )
5.下列名著与相关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汤姆·史密斯、星期五
B. 《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索亚、 乔埃、多萝茜
C.《骑鹅旅行记》——尼尔斯、莫顿、巴塔基
D.《爱丽丝漫游奇境》—— 爱丽丝、红皇后、白兔先生
6.最能概括下面句子主要内容的句子是(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A.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
B.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
C.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
D.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
7.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经过几百次的失败,试验终于成功了,大家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B.渔船都扬起白帆,往来拉网,仿佛是成群结队翩翩飞舞的白蝴蝶。
C.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缓步走来,他看上去气宇轩昂,非常富有。
D.他是个健谈的人,跟朋友讲起故事来总是滔滔不绝。
A.③①④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积累运用
当你觉得已经很努力,想要松懈的时候,请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提醒自己还需加油!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
时间可以检验一切,正所谓“路遥_______,日久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我最棒
(一)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外国文学是指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世界文学源远流长,绚丽多彩。东西方许多民族都出现过杰出的文学大师和众多的名家名著。人们热爱和珍视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是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显示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并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审美的愉悦。
【材料二】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虽然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但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文化开放意识,与世界文化发展相接轨,必须适当进行外国文学的教育和吸收。让学生发展成思维多角度、文学视野宽广的高素质人才。
【材料三】 金榜希望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对外国文学作品是否感兴趣”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对外国文学作品是否感兴趣
非常感兴趣 感兴趣 感到一般 感觉无所谓 完全没有兴趣
11.05% 31.05% 43.16% 5.79% 8.95%
【材料四】 金榜希望小学六(1)班开展了“读外国名著,看广阔人生”的读书活动,他们制作了名著书签,探寻了标题的奥秘,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话题交流活动。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有什么好处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给人们以审美的愉悦
B.加强文化开放意识,与世界文化发展相接轨
C.发展思维多角度、开拓文学视野
D.为了出国,促进教育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2.从【材料三】的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 ( )
A.对外国文学作品完全没兴趣的学生最多。
B.对外国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学生约占三分之-。
C.对外国文学作品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很多。
D.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阅读热情很低。
3。根据【材料四】,如果你是六(1)班的一员,请你在书签上用一句精练的话写出你对某部外国名著的评价,如“《安徒生童话》是献给世界儿童最好的礼物”。
4。有些人对外国文学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同学认为中国文学名家辈出,作品浩如烟海,根本读不过来,没有必要读外国作品。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文学性文本,完成练习。
童年读书
莫言
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当时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①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祥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②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③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④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后来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下列不属于作者看的“闲书”的是( )。
A.《血海深仇》 B.《儒林外史》 C.《破晓记》 D.《青春之歌》
2. 我"看“闲书”的样子让父母看着不顺眼,原因是( )(多选)
A.怕“我”中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
B.怕“我"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
C.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
D.班主任说可以适当地看一些“闲书”。
3. 对相关词句表达效果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①句中“晕头涨脑"写出作者因长时间专注看书及被蚊虫可咬而出现的身体不适,表现作者童年对读书的痴迷。
B.第②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描写出作者童年渴望看书的状态.体现作者对读书的迷恋。
C.第③句中“费尽心机”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写出哥哥不想让作者找到书.反衬作者对读书很迷恋。
D.第④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读书的渴望。
4.通读全文,可以看出作者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 ).
A.不爱劳动 B.调皮 C.坚强 D.酷爱读书
5.请概括出本文记叙了哪些事。
6.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莫言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惧怕 凄苦 侵袭 倾覆 宽慰 无聊
B
D
BDAC
A
D
C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非连续性文本
1.D
2.B
3.例:《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勇敢孩子的成长教科书。
4.例:我认为不对。文学作品没有国界,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我们应该尽量打开视野去学习、吸收,而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小的范围内。
(二)文学性文本
1.A
2.AC
3.B
4.D
5.“我”为了看《封神演义》给同学家拉磨;“我”为了看《青春之歌》被虫咬且耽误喂羊;“我”为了看破晓记被马蜂蜇;“我”为了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头发被烧焦
6.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辉煌。我们要像莫言那样热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为我们的成才成功奠定基础。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