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大单元分析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英语 八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单元组织方式 自 然 单 元
课时信息 序号 教学内容 课型 课时
1 Listening and talking about the process of making food 听说 Section A(1a-2d)
2 Review of the Countable/uncountable nouns and learning how to use the How much/many questions 语法 Section A (Grammar Focus3c)
3 Listening and talking about the process of making sandwiches 听说 Section B(1a-1e)
4 Reading a passage about the topic “Thanksgiving in North America” 阅读 Section B(2a-2e)
5 Writing a passage about the process of making food 写作 Section B(3a-Self Check)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本单元主题内容为“人与自我”,话题为“食物制作”。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四级目标要求,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能具备根据交际需要发起谈话、维持交谈并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意义、转移话题并清楚地描述事件的过程等基本技能。在英语教学中中,教师可以创新语言呈现方式、巧妙运用微视频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逼真的视觉直观情景,实现视、听、说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记忆和运用能力,提升其英语综合素养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差异。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对本单元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
1.语言技能:能运用所学词汇,在真实情境中熟练使用表示顺序的副词,正确描述事件的过程。
2.语言知识:能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能掌握并使用祈使句;能正确分清楚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会用数量词来计量一些不可数名词;能熟练
运用How many/How much 提问;能正确使用表示序列的副词,如
First...Next...Then...After that...Finally...来描述事件的顺序。
学习能力:通过谈论食物制作,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听、说、读、看、写等各项技能策略的感悟、体验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搜集学习资料;能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英语思维,努力做到善学、乐学。
4.思维品质:通过听说读看写等训练,能够准确获取有关食物制作方面的信息,学会与人交流和表达此类信息,并尝试创造性制作,提高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5.文化意识:分能够通过谈论和制作水果蔬菜食物,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并体会劳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理念;了解西方饮食,认识并理解不同文化,体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同时,能够通过学习用英语介绍祖国和家乡的饮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以及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食物制作”话题展开,首先描述了香蕉奶昔、罗宋汤和其他食物的制作过程,既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次通过学习火鸡晚宴的历史背景及制作过程,引出了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及食物制作,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了跨国文化意识;最后通过对众所周知的云南米线的制作过程的学习,引出家乡美食及其制作方法,增强了家国情怀,树立了文化自信。单元语篇以口头、书面、音频等多模态形式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单元话题。整个单元在不同板块,从听、说、读、写、看不同的维度,围绕单元主题,不断深化拓展,提升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体验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时 What (编写内容) Why(编写意图) How(语篇特点)
第 1 课时 通过对话及主题图的呈现,描述了香蕉奶昔的制作步骤、水果沙拉制作所需食材和数量及罗宋汤制作的真实语境。 1.通过听力与对话的形式让学生熟知有关食物制作的原材料、需要的量以及制作过程。 2.主题图等多模态信息增强了语篇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主题意义。让学生体会在活动中学习英语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及爱生活和爱做家 务的好习惯。 文体:对话 结构:以文字、 图示、等多模态的语篇形式呈现多个对话。语言:对话中涵盖三个话轮,分别就如何制作香蕉奶昔、水果沙拉以及罗宋汤展开。
第 2 课时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巩固有关“食物制作”方面的语法学习。 通过语法活动设置,让学生更好掌握了食物制作相关语言点。既关注了语言形式,又关注了语言意义。 语言:学习描述食物制作顺序的祈使句以及表 示顺序的副词;用how many/how much... 句 型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提问;动词和动词短语的使用、量词的表达等。
第 3 课 时谈论三明治的做法进一步巩固了食物制作的表达,了解不同风味的美食。听力任务通过让学生制作自己喜爱的三明治,学习相关生词并巩固相关句型,渗透健康饮食习惯意识。
文体:对话结构:通过制作三明治,了解三明治的来历,熟悉制作食材,巩固食物制作步骤。语言:巩固食物制作的相关描述
第 4 课 时学习北美感恩节传统食物— 火鸡的制作,并了解与美国感恩节有关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节日和食物名称。
1. 阅读语篇内容结构清晰,一是美国感恩节历史背景,二是美国传统节日美食火鸡制作步骤,以此引出更多中国传统节日美食及制作方法。
2.引导学生对主题的深层理解,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更好地突出单元主题意义。也为本单元后面的写作板块提供了丰富的话题和信息储备。
文体:说明文结构:通过对比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突显单元主题。语言:了解阅读材料,教授阅读技巧;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国传统节日和食物名称。
第 5 课时本课通过挖词填空的形式了解云南米线的做法, 引出家乡特色美食及其制作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在多样化、综合性的真实语言活动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美食制作的相关知识,提升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前面积累的语言素材,结合家乡文化背景,借助一定的语言支架,让学生能够用英语介绍家乡特色美食及其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3.通过介绍家乡传统美食,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了跨文化意识。文体:对话、说明文。
结构:按照云南米线制作先后顺序来描写。
语言:巩固有关食物制作的相关语言点和句型,能够用英语描写家乡风味美食。
基于“了解中外美食,弘扬饮食文化”的主题意义, 分为三个功能板块,利用5 个课时分别设计一系列具有综合性、关联性特点的语言学习和思维活动,进行主题意义的探究。第 1、2 课时旨在向他人介绍经典美食制作流程,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第 3、4 课时着眼追溯传统饮食,感悟中西方文化差异;第 5 课时介绍家乡传统美食,树立文化自信。
2.单元内容框架
(三)学情分析
What they know (已知) What they wonder (未知) What they will learn (将知)
1.学生在七年级上册 1.学生对表示序列 1.熟练掌握按照顺序表达食物
Unit6 Do you like 的副词比较陌生,很难 制作步骤的方法,并正确运用
bananas 这一单元已经 用英语去描述食物制作 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学习了大量与食品有关 的步骤。 2.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基本
的词汇,并且能够区分 2.学生难以借助量词表 差异和北美的传统节日感恩
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 达食物的用量。 节。
词。在七年级下册Unit 3.对西方文化感恩节不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习
4 Don’t eat in 甚了解,缺乏文化背景 俗文化和家乡美食,宣传本土
class,学生掌握了祈使 知识储备,缺乏在食物 风味小吃,提升文化自信,激
句的用法。 与文化、家乡之间建立 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大部分学生熟悉课本中出现的美食,有小部分学生有制作美食的经历。 3.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乐于尝试新鲜事物, 话题贴近生活。 情感连接的能力。
三、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1.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词汇和目标句型来描述食物的制作过程。 第1课时 1.能 够 运 用 祈 使 及用first,then,next, finally 等表示顺序的副词来表述制作食物的步骤;
1.学生能够掌握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用法 2.学生能够将美食制作的表达运迁移运用到其他日常活动中,提升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第2课时 1.巩固可数名词与不可 数名词及 how many/how much 用法。 2.提升表达制作美食步骤的综合语用能力。
1.学生学会正确描述三明治的制作步骤; 2.学生学会制作中国传统小吃; 第3课时 1.能够通过了解三明治的来历,巩固所学词汇和食物制作流程,引申到中国传统风味小吃的制作过程,感受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能够通过阅读掌握阅读技巧; 2. 能够通过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对比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第4课时 1. 能够通过阅读与美国感恩节相关的文化背景和食物制作过程,了解西方文化,并能联想中国传统节日及家乡的美食,增强跨文化意识,从而激起对家乡的热爱。
1. 能够通过运用目标语言介绍自己的家乡美食,孕育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 第5课时 1、能够通过对美食制作过程的描述,掌握写作技巧。 2、能够制作图文并茂的家乡菜谱,旨在开拓思维,培养综合运用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