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3 20:0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4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玉磬(qìn) 萌动(méng) 点缀(zhuì) 撩乱(liáo)
B.寒漪(yī) 澄澈(chéng) 万顷(qīng) 华侨(qiáo)
C.倭瓜(wěi) 旖旎(yī) 秉性(bǐng) 凉飕飕(sōu)
D.浩渺(miǎo) 无垠(yín) 玷污(diàn) 眷恋(juàn)
2.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5分)
(1)妈妈zhòu( )出夜归 ,yún( ) 田chǎn( )地,采sāng( )gē( )麦,为这个家辛苦操劳。
(2)祖父的菜园生机勃勃。阳光下,hú dié( )在花间起舞 ,mà zha( )在草丛中闲 guàng(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 )然大悟 乐此不( ) 相( )成趣
颇( )盛名 美妙绝( ) 良( )美景
(1)他的医术高超,在全市
(2)天上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中的那个月亮 ,每逢这样的
,我就会在院落里静静地欣赏。
(3)荷塘里的景色 ,我每天晚上 ,来欣赏这荷塘月色。
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童孙未解(解决) 供(从事)耕织
B.短笛无腔(曲调) 信口(随口)吹
C.稚子(幼小的孩子) 金盆(金子做的盆子)脱晓冰
D.能书善(长于,能做好)画 颇(偏,不正)负盛名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B.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C.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D.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即使历经多少磨难,即使受到怎样的欺
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3分)
(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4分)
这几句话运用 、 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情感寄托在
、 和 上,通过对它们的描写,表达了自己
的心情。
(2)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
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如何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6 分 )
这句话中,“大月亮”指 ,“小月亮”指 ,
作者认为“大月亮”比不上“小月亮”是因为
(3)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 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3分)
这两句话运用了 、 、 、的修辞手法,以四个“ ”字和三个“ ”字,体现了梅花 的特点。
7.积累填空。(9分)
(1)《月是故乡明》一文的作者是 。文章借 表达了作者
之情。《梅花魂》 一文通过写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对
的挚爱,反映了他对 的眷恋之情。
(2) 夜绩麻,村庄儿女
(3)敲成玉磬穿林响,
(4) ,报得三春晖。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从“ ”一词可以看出,此诗描写的时间是傍晚,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 图。(2分)
2.在前两句诗中,“草满池塘水满陂”中的“满”字写出了 的景象,“山衔 落日浸寒漪”中“漪”字的意思是 ,“衔”字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山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动态。(3分)
3.后两句诗表现了牧童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二)课外阅读。(16分)
只拣儿童多处行(节选)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着
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也有些孩子,
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
小船,在波浪上荡漾, 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我们站了一会儿,沿着湖边的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去,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
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亭和园门口大
概是他们集合的地方,太阳已经偏西,是他们归去的时候了。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
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
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这样地泼辣,这样地华侈,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引得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 他们抬头看看
花,又看看我们。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女孩子,笑问:“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
看 ”她归怩(niǔní) 地笑着说:“好看。”我又笑问:“怎么个好法 ”当她说不出来低头玩着纽扣的时候, 一个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着说:“就是开得旺嘛!”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门外去了。
朋友,春天在哪里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
春天的!
1.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表示该顺序的词有:
。(2分)
2. 文中画“ ”的句子都写出了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写同一个意思可以 (3分)
3.第4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 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用“ ”画出作者的见闻,用“ ”画出作者的联想。联想的句子的作用是
。(4分)
4. 作者除了写儿童,还详细写了 。这样写的原因是
。(3分)
5.作者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呢 说说你的理解。(4分)
三、习作。(30分)
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
要求: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450字左右。
第一单元测评卷
一、1.D 2.(1)昼 耘 铲 桑 割 (2)蝴蝶 蚂蚱 逛
3.恍 疲 映 负 伦 辰
(1)颇负盛名 (2)相映成趣 良辰美景(3)美妙绝伦 乐此不疲
4.B 5.D
6.(1)排比 拟人 花 鸟 虫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2)在故乡以外的地方看到的月亮 故乡的月亮 小月亮代表的是故乡,在作者心中故乡永远是最美丽最让人怀念的
(3)对比 排比 拟人 愈 最 不畏严寒
7.(1)季羡林 月亮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梅花 祖国
(2)昼出耘田 各当家 (3)忽作玻璃碎地声 (4)谁言寸草心
二、(一)1.落日 村晚牧归
2.青草茂盛、池水盈盈 水中的波纹 拟人
3.调皮可爱,天真活泼。
4.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二)1.地点转换 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2.孩子很多 用不同的写法;突出表现内容,照应文题
3.画线略写出了海棠花开得灿烂、茂盛、活泼的情景
4.春天的海棠花 借赞美春天灿烂开放的海棠花来赞美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儿童
5.这句话表面意思是说儿童多的地方,春光最饱满最烂漫,有儿童在的地方,便有盎然的春景;实际上是指儿童像春天般生机勃勃,他们是春的使者。这句话也表现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